孟婧
生活處處有數學,而數學處處有生活的影子。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學習積極性更為高漲。結合當前小學數學生活化的現狀,提出具體有效的小學生活化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他們的數學能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完善小學數學教學。在小學數學中,將生活的源頭活水引進來,從而使學生對數學枯燥與乏味的認知轉變?yōu)橹鲃?、積極地去探究知識。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施現狀
小學數學教學引入生活元素,實現教學生活化,以期通過這一方式來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但是在現實教學中不難發(fā)現,一些教師刻意追求生活原型,力求讓學生看到一個豐富多彩的生活畫面,但實際上對于聯系生活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需要就生活的元素進行一定的“改裝”,讓其與數學知識達到高度凝練的結合,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有的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上都會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但這一教學內容是否需要情境的創(chuàng)設?而這一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否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符合?教師面面俱到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可能會造成學生被表面豐富多彩、熱鬧現象所吸引,而忽略了對數學知識的探求與創(chuàng)新,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能被生活化,而需要看它是否適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數學生活化情境成了形式化,但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記憶多少知識,而是這一知識是否真正地為學生所用,并且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有的教師在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時,其思路比較狹窄,因為對于這一教學內容的理解以及其生活化不夠深刻,生活元素的引進,簡單地認為就是生活化數學,但是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必然需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也有一些教師將生活化元素引入課堂中,僅僅是用口頭描述或者是簡單的圖片呈現,使得學生難以調動其主動性,這樣的課堂反而偏離了以人為本的教學主題,其枯燥與呆板使得學生的興趣得不到激發(fā)。
二、打造有效數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一)提高能力,引入現代教學理念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師首先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科學、合理地將生活化元素引入課堂時,提前對生活素材進行選取。而這一生活素材的選擇則需要與學生的認知相符,同時要恰當且有效。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細研究之后,對教學目標與內容等做精準制定,與其他教師共同進行交流、研討,選擇最為合適的生活教學素材,開闊教師的教學視野,從集思廣益中不斷地獲取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與
方法。
(二)聯系生活,激活思維
教師的教學形式提倡的是一種多元形式,單一的圖片、口述等方法缺乏趣味性、新穎性,無法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也調動不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具體的教學課堂上,通過將生活化的素材與教學內容相融合,創(chuàng)設一些小活動、角色扮演、小游戲等,引領學生在這一生活化的實例中不斷地進行模擬訓練。同時發(fā)揮教學的情境作用,對于一些道具和情景都要做到合理的準備與設置,從而激活學生思維。例如,教學兩步計算法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是通過買東西這一過程的應用來讓學生了解數學內容。同一方式用多了,學生就沒有興趣了。教師則可以結合生活素材,精心選取、處理、改編,變成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最佳素材。
(三)明確角色,激發(fā)學習自主性
在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模式下,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基本認知,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只有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生活的探索能力,使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圍繞學生這一主體,教師應不斷去優(yōu)化教學,同時也與實際生活更為緊密地融為一體。在學習百分數這一應用題時,教師則是鼓勵學生聯想一下自己購物的實際情景,同時也設立了購物超市,創(chuàng)設了一個真實情境,并且提出超市里打八折的活動,引導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調動自我的思維進行分析與探究,最終學會這一應用題的計算。學以致用數學教學的落腳點,引領學生通過一些數學生活化的實踐操作來不斷地自我發(fā)現、自我探究、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與自我創(chuàng)新。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中也逐漸提高了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等,也意味著學生的興趣會逐漸增強,教學效果也能顯著提高。結合生活元素設置多種多樣的練習,從而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實現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姜秀花.“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路徑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