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初中美術教育是中學兩大藝術專業之一,它在中學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培養中學生審美意識的主要途徑。通過美術教學來實現對學生的藝術追求,使其得到充分的發展,是現代教育對學生的要求。此外,在藝術教育中,還可以培養出一個好的學習藝術的習慣,這對他們以后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一)提升美術學習效率。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變多,尊重學生在課堂中主體性,提高了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合作學習重點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輔以書本理論,從而提升學生美術學習的效率。藝術是一門比較注重實踐的學科,并且要求也比較高,在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藝術能力和審美品質。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以傳授知識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中學藝術教學中,采用團隊協作學習的方式,能創造和諧、相互學習的氣氛,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在中學藝術課堂中,學生可以采用團體探索的方式進行課堂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程中來,并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他們的主體性,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營造出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
(三)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將合作學習運用于中學美術教育,主要是在美術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合理的團隊分工,并鼓勵學生以協作的方式進行藝術學習,并通過搜集和整合有關的美術教材,提高學生的藝術技能和審美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的本質是學生之間的藝術知識和經驗資源的分享,這對中學美術教育中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美術合作學習小組。比如,在七年級的《畫家筆下的色彩》中,老師們可以按照學生的特征將他們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按照不同的主題來確定他們的優勢,有些人的畫畫技術不怎么樣,但是他們的表現卻很好,而有些人則擁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這些學生合理地安排在一個小組中,以確保他們的綜合能力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同時,通過小組間的異質性分組,可以使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與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分組后,指導學生從幾何形體的聯想中創造出新的意象,并對優秀的作品進行鑒賞,分析他們的創作思路。
(二)明確學生在小組合作扮演的角色。團隊合作學習是以組員為基礎的,要使團隊的協作效果最大化,就必須科學地組織好團隊,并根據學員的表現和個性特征,合理地組成團隊,明確學生再小組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防止團隊中的不均衡。以均衡兼顧、互補為劃分原則,可采用以一帶二、前后、左右、優生、優生和差生為組隊策略;另外,以個性特征作為劃分原則,根據個性、紀律、水平等因素進行區分,以避免相同類別的學生進入一個群體。只有通過科學合理地組織學習團隊,才能使學生達到共同學習和進步的目標。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確定學生的在小組中的角色,保證合作學習取得預期的效果,防止相互干擾和影響。
(三)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比如,老師在講授《筆墨千秋》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通過欣賞中國的傳統藝術來培養他們的藝術審美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首先,老師將學生分成數個小組,在上一節課的末尾,安排下一節課的教學內容。老師讓學生查找中國傳統藝術的相關信息,并請他們在下一堂藝術課上進行演示和解釋。在學生分組完成作業時,學生積極參與,并對這項任務進行適當的分工合作。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們不但可以有效地完成作業,而且可以增強他們的團隊精神。
(四)運用小組合作加強師生交流。比如,《標志設計》一課,老師要組織學生們就標志的分類與表現形式、標志的設計原則與方法、標志的應用等進行討論。在討論時,老師要主動管控課堂紀律,并在討論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然后,讓每一組的人都有時間來回答這個問題,并且盡量讓他們有機會來回答這個問題。最后,老師就小組的討論問題進行一次恰當的總結,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進行思考和分析。在課堂上,老師應該掌握學生在討論時的松緊程度,讓他們在有紀律約束的情況下自由說話,在此過程中也加強了師生的交流。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