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創中國是全國科協系統著力打造的創新、創業、創造服務品牌,其目的在于把科技供給與產業需求結合起來,實現人才聚合、技術聚集、服務聚力,推動科技經濟融合,助力高質量發展。
科創中國·山西碳谷行動是山西省科協聯合省直相關廳局,匯聚“政、產、學、研、金、服、用”多方創新力量,圍繞雙碳目標實施的具體行動計劃。該計劃將用3年時間,通過建設山西碳谷科技智庫、院士創新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多種方式,集聚國內外科技資源、匯聚省內外創新人才,培育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增長點,壯大碳達峰碳中和新動能,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打造“科創中國”新品牌,建設山西雙碳科技領域“硅谷”。
作為本次承辦方的尚風綠谷碳中和環保科技園,將對標國際一流的零碳園區,打造科創中國山西樣板間,建設數字碳谷、互聯碳谷、協同碳谷,為科創中國·山西碳谷行動計劃提供范例指引,樹立引領旗幟,助力山西全方位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在山西綜改示范區晉中開發區,有一個正在建設中的科技園區——尚風綠谷碳中和環保科技園(以下簡稱“尚風綠谷”)。這個規劃用地面積10萬平方米,園區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的園區,在建設初期,就充分體現工業示范園區在促進減排降碳、協同增效、推動區域綠色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尚風綠谷采用零碳設計理念,從零碳建筑、零碳產業、零碳能源、零廢棄、零碳交通、碳匯景觀、零碳管理、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八大方面,從直接碳排放、間接碳排放兩個維度進行全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核算,從源頭削減資源消耗和碳排放,清除溫室氣體,最終實現“碳中和”。那么,什么是零碳設計理念?可以從零碳管理、零碳建筑、零碳能源三個方面窺見其真貌。
尚風綠谷采用的零碳設計理念,是要通過減排降碳、節能降耗、提質增效等環節減少碳排放,并對廢棄物實現充分循環利用。
尚風綠谷建成后將分為7大功能區,如研發創新區、總部辦公區、智能制造區、共享服務生活配套區等。未來,這里將聚集一批綠色低碳循環等相關環保科技類企業。
想要精準掌握園區設備耗能情況、可優化空間、每天的碳排放數據等,離不開數據采集、信息化技術分析、智慧管理、優化能耗等大數據支持。為此,尚風綠谷搭建了智慧園區管理系統,并建立零碳制度、園區零碳運營管理體系,制定園區碳排放核算方法和范圍,實現園區碳排放的動態智能管理,使園區內減排效果達到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及可視化。只要輸入園區內企業生產過程活動數據或輸入園區內廢棄物處理的數據,即可計算出相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過這套智慧管理系統,園區可以掌握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知曉其在社會和生產活動中各環節直接或者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事實上,智慧管理系統不僅可以掌握企業在生產中產生的溫室氣體量,也能計算出園區內每個團體和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更重要的是,有了碳排放管理平臺,就能夠結合能耗監測、生產設備監控、碳排放量、減排等數據,通過一定的算法進行分析計算,得出一套可行的減排方案,為減碳目標達成提供數據支撐。
此外,園區還將引入和推廣應用低碳技術、碳中和服務機構和金融機構,幫助企業減排降碳、進行碳資產管理和提供碳金融服務。
尚風綠谷的建筑采用了國際零碳建筑前沿設計理念。所謂零碳建筑,就是指采用綜合建筑設計方法,不用常規污染性能源(零能)和不損失綠化面積(零地)的建筑。
園區建設中,建筑材料、運輸、建筑過程都是一個耗能的過程,因此會不可避免地產生碳排放。園區在設計、施工、建設階段,便直接或間接地減少了含碳化石能源的使用,盡可能多地選用綠色建材、本地建材,降低建筑材料的隱含能耗。同時,園區還集成自然采光、通風、清潔可再生能源等多項綠色設計與技術,大大降低了建筑能耗。
在取材方面,園區建材建立綠色供應鏈,就地取材,減少因建筑材料運輸產生的能耗。如采用電廠廢棄物粉煤灰為原料,制作自保溫外墻保溫板,與傳統使用的巖棉板硅酸鹽砌塊外保溫墻體相比,每建設100平方米的自保溫外墻保溫板,便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0千克。園區外墻保溫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建設完成后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6噸。
此外,設計者根據園區微氣候,規劃不同功能房間的朝向,使園區內的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實現建筑內環境的自我調節功能。如將建筑設計成長條形,可同時增加室內的空氣流通和采光;內部的對流通風布局,可增強自然通風。這樣一來,便降低了空調的使用率,無形之中也就節約了能源。
一個零碳園區,最為基礎的是零碳、低碳能源供應系統。尚風綠谷采用太陽能光伏板發電,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光伏板面積約4萬平方米,年發電量為500萬度。按節約1度電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997千克算,園區每年大約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00噸。
這些電量完全可以滿足園區內照明、充電樁、入園企業的日常生產、辦公用電等。同時,為了合理利用能源,園區內的智能數字化管理系統,還會為入園企業提供24小時能耗監測、用能分析、能效評估、智能運維等數據,為企業的能耗優化及成本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要真正做到“零碳”,排放是個大問題。只要有人活動,有生產進行,就會產生碳排放。如何解決?
尚風綠谷以環保科技產業為基礎進行延伸,在園區內通過搭建綠色低碳循環體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碳園區。園區采用碳中和垃圾分類站進行廢棄物回收循環利用、節能減排等方法,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垃圾分類站分別設置了紡織類、塑料類、金屬類、廢紙類、廚余垃圾等分類投放區。將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廢舊材料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如廚余垃圾堆肥,可用于園區景觀的使用;剩余的不銹鋼邊角料可以用于建筑以及生活裝飾所需。目前園區的花壇就是用廢舊材料制作而成。為推動垃圾分類的實行,園區還配備了大尺寸的液晶屏,用于宣傳和廣告投放,設置了獎勵系統,鼓勵個人節能減排。個人投放越多,積累的碳中和指標就越多,獎勵就越多。
此外,垃圾分類站內還設置了空氣消毒凈化裝置,可對站內和周邊空氣進行消毒凈化。
同時園區建立雨水收集系統。收集的雨水經過處理后,可用于園區綠化和生產辦公。
路燈桿、指路牌、景觀綠化柱、垃圾桶……在尚風綠谷新產品與新技術展示中心,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都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捕集、清除二氧化碳,同時還能對空氣進行凈化和治理。
園區將零碳理念滲入每一個角落,從建筑材料的選擇、清潔能源的利用,到園區內的微環境空氣質量治理、景觀綠化等,都能看到節能減排的身影。
交通方面,園區從自身出發大力推廣內部交通電氣化:如叉車等專用車采用新能源電池,加裝新能源充電樁,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積極打造零碳交通。
景觀方面,尚風綠谷以打造碳匯景觀為理念,在建設初期就同步建設園區綠化系統,優選種植固碳植物和花卉,利用各種植物和花卉的高度差以及建筑物外立面,進行立體種植,打造園區固碳小氣候景觀,使園區景觀具備景觀文化功能、休閑活動功能、生態環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