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杏 沈洋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價值意蘊;政治品格;發展思想
馬克思在關于人的理論中認為人是“現實的人”,而非“抽象的人”。“現實的人”在歷史進程中進行能動性的實踐與創造性的活動,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使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實現人的全面與自由發展,是激發人民群眾創造力的前提條件。新時代國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正是著力于實現個體的自由與全面發展,真正做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為人民謀幸福,回答黨和國家、人民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論述中也蘊含對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追求,孟子主張開明的思想“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主張統治者親民、愛民,為百姓著想,為百姓謀利益。新時代立足于中國五千年文化底蘊的基因上,追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發展源頭和理念精髓,人民為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沒有辜負歷史和人民。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的執政初心和力量源泉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發展為了人民,印證了中國共產黨從成立那一刻就樹立起始終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信念,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實踐中得以升華。
我國始終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做到人民的事情由人民來做主,人民參與國家治理,培養人民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正是堅持群眾路線才取得了革命最終的勝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尊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眾,從人民實踐活動中不斷汲取智慧和力量。
馬克思指出:“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要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到發展帶來的成果,也要在發展過程中注重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將發展的立足點、落腳點和動力來源、最終目的均體現在滿足人的需要、保障人的權益、實現人的價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本質要求。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一思想是黨的時代宣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不斷滿足人民需要的實踐方向性指引。在新時代的歷史進程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融人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將人民是否擁護與贊成作為政策制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創造更加美好生活提供根本遵循。
百年大黨,初心在民。人民性作為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理論品格、最重要的實踐邏輯、最根本的價值旨歸、最突出的精神特質,這就要求黨關注人民最需、最急、最盼的問題,去謀劃、推進和解決,用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的期待,最終實現人民幸福。正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14億人民的鼎力支持,全面奪取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才取得了偉大勝利,以更大決心、更實舉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奮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新時代黨對人民力量的高度總結和闡發,進一步指明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有利于集中人民意志,為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實踐支撐。中國夢是將個人與國家、民族利益一體化,凝聚每一個人的力量和每一份夢想。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需要依靠中國人民凝心聚力、不懈奮斗。中國共產黨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征程,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課題信息:本文系貴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項目(原創文化精品推廣)“初心領航 乘風破浪”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遵義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1、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 陳紅杏 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