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文稱,其記憶中早年學的是“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卻發現現在的課本成了“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難道這么多年,我們都背錯了?
從未有過“斯人”——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透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教材,自1961年收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篇文章以來,歷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們也查閱了眾多古籍,查閱的結果也是“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兩個說法都沒有錯——有網友翻出了1992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人教版語文課本,發現課文中都是“是人也”。記者也找來杭州一位初中語文老師求證,目前杭州使用部編人教版語文課本,該課文原文用的是“是”。該語文老師告訴記者,其實“斯人”和“是人”兩個說法都沒有錯,都表示“這個人”的意思。
可能是誤導——其實嚴格來說,“斯人”和“是人”的最終意思都是相同的,不過按照各類查找,正確的就是“是人”,而之所以出現“斯人”的說法,一方面是教材不同,還有可能就是各類教輔書和影視劇中經常出現“斯人”的錯誤影響。
(綜合中國新聞網、《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