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宇
摘 要:詩詞研學旅游,在現階段作為一個新興的文化旅游發展類型,它通過把古詩詞文學和自然景觀相結合,讓參與者在游覽過程中不但得到精神的釋放,也同時得到了詩詞文學的精神陶冶。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古詩詞旅游商品的研發與創作應與現代旅游產業的發展相適應;同時,還應把詩詞的獨特優勢應用到詩詞旅游商品的推廣與宣傳這一整套的市場運作過程中,從而讓古詩詞旅游商品具有文化內涵,又具有藝術魅力,并以此增強商品的市場競爭能力,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關鍵詞:詩詞研學;市場;優勢
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學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發展而產生的結晶,對中華民族的文學傳統發展具有著非常巨大且無法取代的關鍵作用。因此,我國眾多地區景點也通過當地詩詞描寫來擴大景區的知名度。在景區融入了詩詞文化,可以使旅游者在觀光過程中,深深體會到景區的自然風光中的濃郁人文氛圍。實現了古詩詞與當地景區旅游業的融合發展,并給本地旅游市場帶來了嶄新的生命力。
一、詩詞與研學
近年來,傳統旅游與我國傳統文化的融合方式已經成為旅游觀光的一個熱點,并受到社會大眾和專家們的廣泛重視,我國傳統民俗文化也已為國內外旅游企業所利用,而研學旅行作為"學"、"游"相結合的旅游方式也更能凸顯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詩歌中許多吟詠的內容包含了我國的風景名勝,古詩詞作家通過對風景名勝的描寫或賞析,從而表達或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讓風景名勝具有韻味,更有深意。將古詩詞吟誦較多的地方,或者古詩詞創作比較集中的地方和旅游景區核心區域進行結合,就能夠制定出獨特的古詩詞旅行路徑。本文將從"詩詞研學旅行"角度,淺談詩詞研學發展的有關內容。
二、詩詞研學旅游產品市場分析
旅行者的出游需求也會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更新交替,旅游商品的供應范圍也是非常局限,在這個問題狀況下的解決方法,就是以游客市場為目標針對性進行選擇,合理劃分旅游市場,選取正確的目標,以便取得良好的長效旅游市場發展效果。
(一)研學旅游產品開發
旅行社等研學旅游行業可以針對研學旅游市場的不同需要設計多種游覽專線,以滿足各種種類、級別的游客,并以此擴大研究游客市場。其中在游覽路線上,可以針對古詩詞中所描繪的人物較集中的地點,設計一些古詩詞教學名人游覽專線,或者針對古詩詞吟詠與描寫過的各個景區,設計區域性的游覽路線;它還能夠根據古詩詞的地點中已經出現過特殊的歷史事件,設定"歷史事件內涵故事"等各種表現形式,不同內涵的旅行線路。
(二)研學旅行產品的目標市場
(1)具備文學知識與詩詞素質的群體。詩詞本身就蘊含著詩人對詩中景物和人文意義的獨特感情,這也決定了旅游者對詩詞一定要有特定的理解和愛好,才可以從真實的旅行中獲得對歷史回味的滿足。
(2)感受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人群。詩詞研學與旅游拆分看來是指詩詞和景區風景相結合,在得到身心上的放松之外還可以陶冶情操。像黃山、泰山、桃花源等地都能夠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了解詩詞中的人文精神,既能夠放松身心又能夠欣賞美景。
(3)陶冶情操的學生團體。一般學生從小時候便已開始認識了大量的古詩詞,并具備鑒賞與解析古詩詞的能力,而把古詩詞與游覽相結合,則是將其納入游覽當中,培養其團體,讓他們在游覽景觀中更加了解詩詞的內涵。
三、詩詞研學旅行產品的運營
詩詞研學旅行產品若想讓大眾所接受就要有合適且得體的包裝,讓研學旅行不僅僅局限于學生團體,讓廣大旅游愛好者所接受,這就需要對詩詞研學旅行產品進行運營。
(一)詩詞研學旅行的宣傳
不論是任何面對市場的產品都需要適當的宣傳,詩詞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傳播性與記憶性,有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情壯志、有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懷念之情。朗朗上口的古詩詞能夠為研學旅行的宣傳起到重要作用。
(1)多樣的網絡宣傳。在疫情的大環境下,網絡小視頻等多樣的網絡環境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而"云旅游"更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所產生的。詩詞研學旅行可以通過小視頻、官微等形式,拿出讓人們膾炙人口的詩詞與詩詞的景觀相融合進行宣傳,既能夠讓大眾消費者體驗"云旅游",感受詩詞與景觀的美好,又能夠吸引眼球并在大眾心中留下"疫情過后去親自體驗一下"的潛意識。
(2)大眾媒體的宣傳。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方式已經深入人心,真正能夠立竿見影的宣傳方式依然使大眾媒體的宣傳。在央視的廣告當中我們能看見祖國的大好河山,各地景區的宣傳視頻,而研學詩詞旅行產品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途徑做出具有針對性的詩詞廣告,以此來吸引大眾旅行者。這樣通過景色與詩詞的宣傳,吸引大眾參觀、拍攝,景區也可以在游客的拍攝照片中選擇適合宣傳的照片購買,從而進行二次宣傳。
(3)舉辦相關的文化活動。景點的管理部門等人員還可以在古詩詞的主要游覽景點內組織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包括古詩詞的誦讀大賽、古詩詞書法大賽、古詩詞欣賞大會等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以提高對古詩詞游覽目的地的認知度,進而間接地推廣文化旅游商品。
(二)詩詞研學景區的發展
詩詞研學的宣傳只是一方面,真正能夠留給大眾深刻印象的還是景區的展現。具有詩詞內涵的景區應充分發揮詩詞資源的優勢,做出相應建設與樹立詩詞文化形象,由此來吸引游客游覽。
四、詩詞研學旅行的創新
研學旅行的出現可以說使文化與旅游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但要應對不同的環境與市場,研學旅行也要與時俱進,深入考慮應對市場與消費者的正確發展路徑。
(一)詩詞不局限于古代
詩詞研學雖然有絕大部分的詩詞來源于古代,但近現代的詩詞也同樣可以作為詩詞研學的一大亮點。比如,詩詞研學可以與紅色旅游相結合,根據毛主席的詩詞,規劃出紅色詩詞研學旅行,讓旅行者能夠感受到"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洶涌氣派,能夠順應國家支持紅色旅游的政策,跟隨革命前輩的腳步學習中國近現代發展歷史,既能夠感受到詩詞中的大好河山,又能夠學習紅色文化。可以說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們不僅僅擁有古代詩詞,還有近現代的詩詞值得我們去了解、體驗。
(二)創新具有特色的詩詞文化產品
詩歌研學旅游是一項旅游的“藝術”,它涉及到對詩詞內涵、意象的認識,所以其需要推銷工作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解釋才能,同時景區也能夠采用虛擬再現的形式對詩詞中所描述的情景進行部分復原,這樣可以把詩詞研學旅游的特點、蘊涵的人文含義給旅游者做出詳盡而真實的解釋。旅行社或是旅游景區都可組織一個關于古詩詞文化的展會,一方面向旅游者展示古詩詞文化底蘊和地方文化,另一方面也可借機向旅游者推介自身的旅游文化商品。讓這些旅游產品成為承載詩詞文化與地域文化的載體,彰顯出詩詞自身的典范作用,能夠讓旅行者對于詩詞文化與旅游景區有深刻的印象。
五、結語
能夠表現出景區的內涵文化的詩詞,不論是現今的、還是古代的,都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遺產。不論是研學旅行還是不同的旅行方式,這些都是對詩詞文化的體現與傳承,讓詩詞文化通過身臨其境的方式嵌入到人們的心中,可以說是對詩詞文化的發揚。但在這基礎上,我們更要去愛護詩詞文化的相關文物與建筑,從而實現詩詞旅行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捷,程章燦,劉澤華.作為地方文脈的古典詩詞的旅游規劃模式 [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7.
[2] 李楊,佟松林. 淺談古詩詞在旅游業的運用 [J].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2009.
[3] 王海平,王飛,王榮,何彤慧.詩詞在現代旅游業中 的效應——兼論寧夏的詩詞旅游開發[J].科技 信息,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