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飽受戰爭蹂躪的敘利亞,在嚴重的經濟危機和糧食危機下,許多女性外出工作,承擔起養家糊口的責任。不久前,38歲的穆菲達·拉赫蒙在難民營開辦了一個乳制品作坊。她看待鄰居的方式自此有了微妙的變化:他們不只是朋友,還是潛在的客戶。
作坊成立的第一個月,拉赫蒙賺到了40美元。這個帶著兩個孩子的母親告訴德國“德國之聲”電臺,這筆錢足夠養活他們母子。“在那些事發生后,我第一次對好日子有了向往。”2012年8月29日,拉赫蒙的丈夫在一場沖突中失蹤,從此杳無音訊。拉赫蒙沒上過學,也沒受過任何與就業有關的培訓,只能靠援助過活。今年早些時候,她居住的難民營決定為她提供乳制品生產培訓。“許多姐妹鼓勵我,說會買我的東西。”拉赫蒙說。她鼓起勇氣,邁出步入“職場”的第一步。
在敘利亞,持續的武裝沖突讓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養家的人。世界銀行今年發布的《敘利亞經濟觀察》報告稱,敘利亞婦女的勞動參與率從2010年的13%增至2021年的26%,翻了一番;同一時期的男性勞動參與率略有上浮,從72%升至76%。
“我支持女性打破固有思維。”48歲的薩桑·賽義德是當地一個援助組織的負責人,她告訴“德國之聲”,她籌備的第一個女性就業項目是培訓女性修手機。過去,敘利亞從事這一行的都是男性。“女人在這方面很出色,現在她們的生意都挺好。”賽義德說。
2011年敘利亞沖突爆發時,加薩克·阿里還是高中生。現在,27歲的她要養活11口人,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工作后)我認識了許多有同樣經歷的女性,她們成了家庭的經濟支柱,這給她們的地位帶來了巨大變化。”阿里說。
(摘自《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