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淑勤 王麗萍


摘? 要:球蟲病引起的腸道壞死性病變會損害雞的消化能力和腸道屏障功能,同時會增加繼發性細菌感染的風險。養雞業通過抗球蟲藥和免疫接種已成功控制球蟲病。然而,人們對艾美耳球蟲屬的球蟲對抗球蟲藥的耐藥性、免疫空白期和限制使用抗生素的擔憂,正在促進科研人員研究和應用替代性和/或補充策略來控制球蟲病。本文的目的是評價有關介紹飼用酶和酵母衍生物在調控球蟲病功效的文獻資料。在受球蟲病影響的雞中,內源性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分泌量可能會變得不足,飼用酶可以彌補這些酶的缺乏。發生在小腸上端的球蟲病為提高植酸酶的功效創造了條件,有報道指出補充植酸酶可以減輕球蟲病對雞骨骼質量的負面影響。補充纖維降解酶會增加腸道中短鏈脂肪酸的濃度,進而降低艾美耳球蟲的存活率。有證據表明整個酵母(活的或死的)及其衍生物可以調控球蟲病。研究證明,酵母衍生物的免疫調節特性可增強艾美耳球蟲挑戰模型中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這對球蟲疫苗的接種效果至關重要。此外,研究證明酵母核苷酸有利于促進動物腸道黏膜表面的愈合。其他新的研究表明,某些酵母細胞可以產生含有抗球蟲化合物的衍生物,從而有效減少卵囊脫落。還有研究證明,酵母細胞表面是艾美耳球蟲口服疫苗的一種高效載體。總體而言,雖然需要進一步完善研究以解決反應和商業性應用中的不一致問題,但有證據表明,飼用酶和酵母衍生物可以作為維持肉雞腸道功能的補充策略,以提高患球蟲病的肉雞的生長性能。然而,肉雞日糧含有多種不同作用模式的飼料添加劑,而且缺乏關于預期反應的實證數據。未來的評估應考慮添加劑的組合,以記錄動物反應和潛在的協同作用。
關鍵詞:飼用酶;酵母衍生物;球蟲病;肉雞;腸道健康;腸道功能
中圖分類號:S816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2)04-0105-05
4? 飼用酶和酵母衍生物可減輕球蟲病的 危害
在家禽行業,因腸道疾病造成的生產損失、死亡率增加、動物福利降低以及家禽產品污染風險增加倍受人們關注。許多試驗研究使用腸道病原體感染模型來檢驗一種飼料添加劑或飼喂方案的有效性。這種體內感染模型是將病原體作為家禽胃腸道生態系統一部分的情況下對給定的飼料添加劑進行評估。然而,要確定最具影響的易感因素,構建一個真實可信且可再現的感染模型至關重要。球蟲感染試驗模型常采用的方法是通過攝入秸稈或墊料感染活孢子化卵囊球蟲,總體來看這種感染模型合理可信。然而,對于疫苗接種過量和與產氣莢膜梭菌合并感染等,試驗方法會在劑量、物種、時間和成分(野生型或弱毒型)上各不相同。對于營養學研究,球蟲感染模型不僅要有再現性,而且要靶向于對營養物質消化吸收有重大影響的 腸道。
我們實驗室已經構建了一個模型,用于探究球蟲病對消化吸收能力以及對胃腸道生態學的后續影響。其原理是利用這個模型來檢驗在感染的急性期和恢復期的日糧策略。常規的做法是,對高劑量組(使用100 000個堆型艾美爾球蟲和60 000個巨型艾美爾球蟲孢子化卵囊感染肉雞,形成肉眼可見的病變)和低劑量組(使用25 000個堆型艾美爾球蟲和5 000個巨型艾美爾球蟲孢子化卵囊感染肉雞)的肉雞進行挑戰,以探究改變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的后果。簡而言之,艾美爾球蟲是由Shirley進行增殖純化而來,感染劑量是根據加拿大奎爾夫大學John Barta博士的寄生蟲學實驗室的滴定試驗確定的。如圖1所示,我們已經能夠再現與感染動物的生物學一致的病變評分,這表示該感染模型具有高度再現性。艾美爾球蟲對腸壁的破壞會造成肉雞生長性能下降,糞便稀,甚至死亡。被寄生的動物生長阻滯的部分原因在于其食欲不振和營養吸收不良。在該感染模型中,通過對組織形態、消化酶、營養物質轉運載體和養分沉積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小腸的結構和功能受損。此外,堆型艾美爾球蟲和巨型艾美爾球蟲感染會下調消化酶和營養物質轉運載體的表達。
5? 飼用酶在調控肉雞球蟲病上的應用
球蟲病會導致家禽明顯降低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這與厭食癥相關,同時伴有腸道形態和功能的損傷(圖2)。腸道黏液生成和腸細胞更新速度增加,腸道吸收后的代謝變化,免疫系統激活,都可能會影響肉雞的營養需求。如,艾美爾球蟲感染會使空腸黏膜細胞增殖增加40%,同時隱窩深度也會增加,這說明肉雞在腸道損傷后優先考慮腸道發育。研究也發現,在感染艾美爾球蟲的肉雞的腸道隱窩基底中細胞增殖增加。通常情況下,隨著肉雞的成熟,其維持能量的需求會與代謝體型成比例增加。然而,有研究指出,球蟲感染會顯著增加維持能量需求。如,Leung等(2019)發現,用巨型艾美爾球蟲感染10日齡肉雞和用堆型艾美爾球蟲感染35日齡肉雞后,用于增重的能量(以熱量效率衡量)減少了16%。健康的肉雞用于免疫系統發育的能量需求是5%,而感染球蟲的肉雞能量需求是28%,而且隨著日齡的增加,能量需求還會不成比例地增加。
感染球蟲的肉雞消化能力減弱,能量利用率降低,在這種情況下,補充內源性酶可能會對機體有利。然而,通過添加飼用酶來補充內源性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研究對感染球蟲的肉雞影響的文獻很少。日糧中添加蛋白酶可削弱球蟲感染(堆型艾美爾球蟲、巨型艾美爾球蟲、柔嫩艾美爾球蟲)對肉雞增重的不利影響,但是對病變和卵囊脫落無顯著影響。相反,Parker等(2007)發現,給感染球蟲的肉雞飼喂含有復合酶(淀粉酶、蛋白酶和木聚糖酶)的日糧,肉雞回腸養分消化率和生長性能無顯著變化,但病變評分顯著降低。有研究證實,堆型艾美爾球蟲和巨型艾美爾球蟲誘導的家禽腸道損傷,與其對骨骼健康的不利影響有關,主要因為它們感染了十二指腸和空腸前段,這些部位是礦物質吸收的主要場所。在這種情況下,補充植酸酶對礦物質利用率的影響在球蟲感染模型中也得到了證實。健康的肉雞十二指腸pH是6.0或更高,但感染球蟲的肉雞十二指腸pH降至5.0以下。十二指腸pH降低會提高植酸酶的功效,因為植酸酶最適合在pH為2.5~5.0的環境中降解植酸。事實上,不管肉雞是否感染堆型艾美爾球蟲,日糧中添加植酸酶都會提高其生長性能和脛骨灰分濃度。球蟲病會降低肉雞的生產性能,影響鈣磷吸收,導致骨骼強度降低。然而,添加植酸酶并不能明顯減輕肉雞感染球蟲后對磷利用率的下降。單獨添加植酸酶、蛋白酶、木聚糖酶或者復合酶均不能減輕混合球蟲感染對肉雞生長性能的下降。
評價飼用酶對調控球蟲病的作用,重要的是要考慮艾美爾球蟲與產氣莢膜梭菌之間的關系。艾美爾球蟲感染會增加血漿蛋白和黏蛋白的內源性損失,這會滋養產氣莢膜梭菌。盲腸中大量氮源的持續供應會促進有毒代謝產物如硫醇、胺、氨和吲哚的產生,但更重要的是,盲腸食糜的pH升高會促進產氣莢膜梭菌等病原菌的增殖。飼用酶可以調節胃腸道生態學,減少未消化的營養物質,產生具有潛在益生元效應的低聚糖(圖2)。如,日糧中添加復合酶(淀粉酶、蛋白酶和木聚糖酶)可以改變感染球蟲的肉雞的腸道微生態結構,降低腸道尤其是盲腸的病變評分,從而維持腸道生態。研究人員認為,雖然該復合酶對肉雞回腸養分消化率無顯著影響,但其改變了食糜的性狀,從而使盲腸微生物菌群發生改變。不管肉雞是否接種了球蟲疫苗,在受到艾美爾球蟲感染時,日糧中添加植酸酶對卵囊脫落均無顯著影響,但可降低其腸道病變評分。研究已經證實,這個影響歸因于揮發性脂肪酸的產生。Ruff等(1974)研究發現,球蟲病會降低肉雞小腸腔的pH,提高盲腸的pH。研究證明,添加飼用酶可以增加盲腸中揮發性脂肪酸(如乙酸和丁酸)的濃度,降低盲腸食糜的pH。研究發現,乙酸在抑制球蟲病對肉雞生長性能的不利影響方面,與抗球蟲藥物氨丙嗪的作用相當。綜上所述,飼料中添加飼用酶在一定程度上可影響肉雞存活率或腸道損傷程度。
6? 酵母益生菌在調控肉雞球蟲病上的應用
在肉雞上,關于酵母益生菌(如布拉迪變種釀酒酵母)在調控球蟲病的作用方面的研究很少。常見的研究方法是將酵母益生菌和細菌培養物混合在一起,但前提是益生菌的有益效果具有屬、種和菌株特異性,使用來源于多菌株、多物種的益生菌可能比使用單菌株更有效。事實上,一些研究已經證實,同時添加酵母來源和細菌來源的益生菌可以提高肉雞存活率和生長速度。而且,乳酸桿菌和酵母菌的聚集物可以增加胃液或腸液的耐受性。如,添加富含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釀酒酵母和米曲菌的復合物可以提高養分利用率,調節腸道微生物,進而提高肉雞的增重。酵母和嗜酸乳桿菌、屎腸球菌組合使用,可以通過提高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改善肉雞的生長性能。研究表明,發酵乳桿菌和釀酒酵母可以調節肉雞腸道免疫系統,對其生長性能無負面影響。相反,復合益生菌(植物乳桿菌、保加利亞乳酸桿菌、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雙歧桿菌、嗜熱鏈球菌、屎腸球菌、米曲菌和假絲酵母)并不能減輕延遲飼喂對雛雞生長性能和胃腸道生理機能的負面影響。這些關于復合益生菌的評估研究存在一個挑戰,試驗設計并未使用單菌株來描述每個菌株與菌株組合的反應。
布拉迪變種釀酒酵母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非細菌酵母之一,而且研究證明其在各種人胃腸道疾病模型中具有益處。這種酵母最初是由Henri Boulard于1920年從印度的荔枝果實中分離得到,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該酵母一直被用于治療兒童和成人的腸道疾病。關于食用酵母益生菌對人類健康的廣泛促進作用,研究已經提出了幾種作用機制,從局部的一般營養作用到對先天性和獲得性免疫的作用。臨床試驗包括減輕抗生素相關的腹瀉、艱難梭菌引起的腹瀉、腸易激綜合征和炎癥性腸病。Folignè等(2010)測試了6種酵母菌株的抗炎潛力,發現酵母介導的保護作用似乎主要發生在腸黏膜水平。該作者指出,通過改變管腔環境,對腸道屏障功能的預防性強化和治療性修復刺激了黏膜屏障。該項研究擴展了之前的研究結果,即在各種敗血癥模型中,酵母益生菌可以增加腸上皮的完整性,減少細菌移位。酵母菌調控腸道疾病的作用方式尚未闡明,但已證實與抗菌肽的釋放、周圍環境酸化、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的改變或毒性因子的破壞? ?有關。
目前,利用酵母益生菌來調控人類腸道疾病已得到了廣泛研究,但是對農場動物的腸道疾病卻很少關注。在一項研究中,給感染鼠傷寒沙門菌的肉雞飼喂添加1 g/kg或100 g/kg布拉酵母菌的日糧,研究人員發現對照組肉雞盲腸的細菌定植率是70%,而1 g/kg和100 g/kg酵母菌組肉雞盲腸的細菌定植率分別是20%和5%。一項創新性研究證實,從季也蒙畢赤酵母培養物中分離出的復合物具有抗球蟲活性。體外模擬試驗顯示,這些復合物可降低卵囊存活率,具有抗柔嫩艾美爾球蟲的活性。在其他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釀酒酵母作為口服艾美爾球蟲疫苗的運送載體,與之前成功運送口服病毒疫苗相當。在這種情況下,在活的釀酒酵母細胞表面表達了一種與宿主細胞侵入密切相關的微線蛋白EtMic2。將表面有或沒有EtMic2的整個酵母細胞用作口服活疫苗,以幫助小母雞抵抗柔嫩艾美爾球蟲感染。相比對照組或表面不含EtMic2的酵母組,飼喂含有EtMic2酵母的肉雞球蟲卵囊脫落顯著減少,病理評分也更低,增重顯著提高。通常,球蟲病疫苗在行業中的應用主要依賴細胞免疫來抵抗艾美爾球蟲的感染。然而,研究證明,在堆型艾美爾球蟲和巨型艾美爾球蟲中發現的免疫顯性表面抗原除了可刺激細胞免疫外,還可誘發顯著的抗原反應,尤其是IgA的產生。因此,通過活體免疫接種或針對特定階段艾美爾球蟲抗原產生的抗體有可能抑制寄生蟲的生長。酵母分泌的抗球蟲復合物的田間應用和酵母作為疫苗運送載體的應用都需要進行商業應用研究,才可以用作抗球蟲藥物的補充劑或者球蟲疫苗的佐劑。
(未完待續)
原題名:Utility of feed enzymes and yeast derivatives in ameliorating deleteriou seffects of coccidiosis on intestinal health and function in broiler chickens(英文)
原作者:Elijah G Kiarie、Haley Leung、Reza Akbari Moghaddam Kakhki、Rob Patterson 和John R Bar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