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桂梅 羅伶俐



摘要:目的 探討1~3歲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霧化治療中實施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月~12月廣西醫學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門診收治的100例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設為研究對象,依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對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實施常規護理與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每組各50例患兒。對比兩組患兒的依從性、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家屬焦慮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兒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 < 0.05) 。實驗組患兒咳嗽、呼吸不暢、肺部喘鳴音、喘息消失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 < 0.05) 。護理后,兩組家屬的SAS評分均降低,且實驗組下降程度更明顯(P < 0.05) 。結論 對接受霧化治療的喘息性支氣管患兒開展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可提高患兒的霧化治療依從性,縮短其癥狀恢復時間,改善家屬的焦慮情況。
關鍵詞:1~3歲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霧化治療;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
喘息性支氣管炎是指伴有喘息表現的急性支氣管炎,多見于嬰幼兒。霧化是一種將藥物分散為微粒直接作用于肺部的治療方式,大大提高了藥物利用率。但由于患兒的自控力與護理配合度較低,導致霧化治療難度較大,因此需加強霧化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干預,以提高治療效果 [1]。由于常規護理缺乏針對性,導致臨床療效不佳 [2]。由結構-過程-結果構成的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可將護理流程進一步規范化,同時加入質量評價體系,能充分發揮醫院-家屬的聯動性,對患兒疾病的恢復具有積極作用 [3]。基于此,本文將探討1~3歲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霧化治療中實施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12月廣西醫學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門診收治的100例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設為研究對象,依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對患者進行分組。實施常規護理的患兒設為對照組(n = 50) ,應用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的患兒設為實驗組(n = 50) 。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27∶23,患兒年齡1~3歲,平均年齡(2.14±0.33) 歲;實驗組中,男女比例為13:12,患兒年齡1~3歲,平均年齡(2.19±0.35) 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 > 0.05) ,可進行比較。
納入標準:(1)出現喘息、發熱、咳嗽等癥狀;(2)經檢查滿足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相關診斷標準;(3)患兒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1)伴有先天性疾病者;(2)合并肺部感染者;(3)患有腎臟、肝臟等其他器官功能障礙者;(4)過敏體質或免疫缺陷者;(5) 遵醫行為較差者;(6)家屬情緒激烈者。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
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模式。患兒入院后,向家屬介紹患兒的治療方案與注意事項;在患兒治療期間,注意患兒的心理狀態,對其不良情緒進行安撫;霧化治療結束后,進行用藥、飲食、生活習慣等指導。
1.2.2 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
實驗組患兒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具體如下。
(1) 構建適應性支持護理框架:成立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小組。組內針對“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護理”過程中缺乏規范的干預措施進行討論,并擬定適應性支持護理規范操作。建立以護理組長為群主的“喘息性支氣管炎兒童家屬微信群”。
(2) 護理過程:① 針對首次就診的患兒,由護士建立個人檔案,詳細記錄家庭聯系信息、患兒病情。② 患兒在接受診療時,易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護理人員應保持溫和的語氣與其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另外還需注意家屬的情緒,并及時進行安撫。③ 通過模擬演練向家屬示范霧化治療的過程,使其熟悉霧化治療的操作。④ 針對在院內進行霧化治療的患兒,可借助患兒感興趣的事物轉移其注意力,保證治療過程的順利進行;針對在家中進行霧化治療的患兒,要求家屬將霧化治療過程的視頻上傳至微信群,由責任護士對其霧化治療的規范程度進行把控。霧化吸入治療后,幫助患兒進行排痰,并及時清潔患兒的面部、口腔,以減少藥物沉積。⑤ 護理人員需將患兒的癥狀、病情評估結果及時反饋給家屬,以便其及時了解患兒的情況。⑥ 依據患兒所用的治療藥物,向家屬介紹用藥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強調遵醫用藥的重要性,不可隨意增減藥量或停止用藥;告知家屬用藥時要注意觀察患兒的用藥反應,一旦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及時告知責任護士。⑦ 邀請患兒家屬進入微信群,定期推送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相關健康知識視頻,并對群內患兒家屬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
(3) 護理質量評估:① 院內具備開展疾病相關知識講座的場所及能力,能為家屬講解護理相關知識;具備專業醫護團隊,能為出院患兒提供專業的咨詢及健康指導服務。② 患兒入院開始,先收集患兒的基本信息,包括疾病狀態、健康需求等,根據患者現狀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并保證計劃可順利實施。結果評估內容包括統計患兒依從性、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以及家屬焦慮情況。
1.3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1) 對比兩組患兒的依從性,依從性評價標準。完全依從:患兒很少哭鬧,能夠定時定量完成吸入治療;部分依從:患兒有哭鬧,偶爾抗拒霧化治療,放棄吸入治療次數 < 5次;不依從:患兒哭鬧很多,患兒情緒波動較大,治療期間≥5次放棄吸入治療。依從性 = (完全依從+部分依從)/ 總例數×100 %。
(2) 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括咳嗽、呼吸不暢、肺部喘鳴音、喘息消失時間。
(3) 對比兩組患兒家屬護理前后的焦慮情況,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 對患者家屬的焦慮情況進行評分,評分表共20個項目,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 > 69分為重度焦慮。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 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 表示,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兒依從性比較
實驗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5) ,見表1。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 < 0.05) ,見表2。
2.3 兩組家屬護理前后SAS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家屬的SAS評分均下降,且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 ,見表3。
3 討論
本次研究發現,實驗組患兒依從性以及護理后家屬的SA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 < 0.05) ,說明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運用于進行霧化治療的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可有效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改善家屬的焦慮情況。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通過科室內護理小組商討后,確定通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用藥指導、規范霧化治療開展護理干預,并利用微信群進行定期隨訪。護理過程中,通過安撫患兒的不良情緒,同時充分調動家長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監督作用,有效提高了患兒對霧化治療的依從性 [4~5]。本次研究發現,實驗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 < 0.05) ,說明利用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可縮短患兒的疾病恢復時間。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可讓患兒慢慢適應霧化吸入治療的整個流程,促進治療效率,可有效提高其癥狀的控制情況,縮短其疾病恢復的時間 [6]。
綜上所述,對接受霧化治療的喘息性支氣管患兒開展三維適應性支持護理,可提高患兒的霧化治療依從性,縮短患兒癥狀恢復時間,改善患兒家屬的焦慮情況。
參考文獻
[1]鄒福金.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療效及護理措施[J].藥品評價,2019,16(23):42-43.
[2]張艷,李紅娟.舒適護理對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6):2075~2077.
[3]易智婷,方歡.結構-過程-結果三維評價模式在哮喘穩定期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11):1666-1670.
[4]顧秀萍,林玲,孫傳萍.三維適性支持護理在肺炎患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7):14-17.
[5]徐燕,王婧婧.結構-過程-結果三維評價模式在哮喘患兒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8):1521-1524.
[6]宋娜.結構-過程-結果三維質量評價模式在支氣管哮喘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14):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