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圣英 張偉
摘要:目的 探究優質護理在盆腔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商老莊衛生院收治的72例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6例。對照組采用常用護理方式,干預組采取優質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實施護理措施前后的生活質量、心理狀況評分、表現癥狀消失時間、護理滿意度。結果 干預組患者相關表現癥狀的消失時間均要短于對照組(P < 0.05) ;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心理狀態評分、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5) 。結論 將優質護理應用在盆腔炎患者的護理中,能夠有效減短患者相關癥狀消失時間,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及生活質量,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優質護理;盆腔炎;護理效果
盆腔炎屬于臨床婦科中較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表現有白帶異常、子宮壓痛以及月經異常等癥狀[1]。臨床針對此類疾病的治療多采用藥物治療手段進行干預,并且需要輔助相應的護理措施,保障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護理干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滿足患者生理上的護理需求,同時還要針對患者的心理方面實施護理干預。盆腔炎患者在受到疾病折磨時,其心理狀態容易出現變化,產生負性情緒,不利于患者的預后。本研究旨在探析優質護理在盆腔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商老莊衛生院收治的72例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49歲,平均(33.26±3.67) 歲;干預組患者年齡26~49歲,平均(33.35±3.69) 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 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均為盆腔炎;(2) 患者自愿參與此次研究,且家屬同意;(3) 患者無溝通障礙,能夠和醫護人員進行正常的交流,并且回答醫護人員的提問;(4) 能夠配合完成整個研究過程者。排除標準:(1) 合并存在其他嚴重心、肝腎疾病者;(2) 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臨床常用的護理方式,包括指導患者選擇正確且舒適的體位,對患者的外陰部位實施相應的清潔護理,幫助患者調整病房的溫度,密切關注患者的體征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干預組采用優質護理模式,具體內容如下。(1) 環境護理:由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較弱,易出現感染等情況,為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降低感染的風險,需要予以相應的環境護理。對患者所處的環境定期清潔及消毒,保障干凈程度,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個人需求進行滅菌處理。保障空氣流通,調整溫度及濕度,讓患者在更加舒適的環境中接受治療,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2) 心理護理:患者會受到生理上的疾病以及心理狀態變化的雙重影響,導致患者易出現負性情緒,不僅降低了治療依從性,同時也不利于后期恢復。對于存在負性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先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詳細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實際心理狀況,予以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如播放影視劇、音樂、廣播等。同時,護理人員也可以采取有效的溝通交流,引導患者主動訴說自身的情緒,便于醫護人員更好了解影響患者心態的因素,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幫助患者緩解甚至消除不良心理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接受治療及護理。還可以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促進緩解患者的疼痛感。(3) 日常生活指導:主要是從個人衛生護理、飲食指導以及運動指導等方面進行。保障患者的會陰部處于清潔的狀態,避免出現感染等情況;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個人護理指導,讓患者能夠有效提升個人衛生狀況。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飲食喜好,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及水果,注意日常飲食中的營養搭配以及微量元素的攝入量控制。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增強免疫力。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障睡眠質量,促進病情的恢復。
1.3 觀察指標
(1) 對比兩組患者的相關表現癥狀(子宮壓痛、白帶異常、月經異常) 消失時間;(2) 使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SF-36) 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主要包括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狀態、生理功能以及軀體疼痛等4個方面,患者的得分越低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差,反之則越好;(3) 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 以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價,患者的得分越低,則表示患者的心理狀況越差,反之則心理狀況越好;(4) 對比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錄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對,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干預組患者的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P < 0.05) ,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護理后,干預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5) ,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率以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干預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要高于對照組(P< 0.05) ,見表3。
3 討論
盆腔炎是指女性的生殖器官、子宮周圍結締組織以及盆腔腹膜的炎癥情況[2]。通常情況下,女性的生殖系統能夠有效抵御細菌的入侵。若是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導致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壞時,容易導致盆腔炎的發生[3]。盆腔炎主要分為急性盆腔炎以及慢性盆腔炎兩種類型,急性盆腔炎的主要表現癥狀為下腹疼痛、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且腹痛為持續性,急性盆腔炎若持續發展可能會引發彌漫性腹膜炎、敗血癥以及感染性休克等,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對危及生命。慢性盆腔炎主要是因為急性盆腔炎沒能得到完全治療或者是因為患者的體質較差,導致病情持續惡化發展引起的[4~5]。臨床針對盆腔炎的治療多為藥物治療,但是由于此病反復發作,且因為疾病的影響,致使患者的心理狀態發生變化,導致患者易出現負性情緒。因此,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應予以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在保障患者治療效果的同時,改善患者的心理環境。
優質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將患者的需求作為護理工作的導向,為患者提供更加舒適且優質的護理服務[6~7]。通過環境護理,改善患者所處環境的質量;通過消毒處理措施,有效降低患者的受感染的風險。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甚至消除負面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保障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8]。由于多數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較低,易產生消極心態或者是對治療產生疑慮,護理人員需要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幫助患者提升自身的認知。通過對患者的日常個人衛生以及飲食等進行指導,讓患者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應的個人衛生措施,并通過飲食增強患者自身的抵抗力。
綜上所述,將優質護理應用在盆腔炎患者的護理當中,能夠有效減短患者的相關癥狀消失時間,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環境,提高整體的日常生活質量,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沈淑濱.觀察優質護理在盆腔炎性疾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J].醫學信息 2020,33(z1):200-201.
[2]路春陽.整體護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J].健康之友,2020,(4):204-205.
[3]張芳.優質護理在盆腔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1,21(11):349-350.
[4]于云莉.淺析優質護理在盆腔炎護理中的有效性 [J].飲食保健,2020,7(5):150-151.
[5]王愛芹,王蓓.優質護理在盆腔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J].現代養生,2021,21(20):101-102.
[6]劉海英.優質護理干預在盆腔炎患者中的應用 [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231-232.
[7]嚴海霞.優質護理在盆腔炎護理中的應用 [J].飲食保健,2019,6(45):119-120.
[8]黃靜.探討優質護理在盆腔炎的干預效果 [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9):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