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
新學年,一些高中生家長對學分要求中“三年不少于40小時”的志愿服務犯了難,甚至動起了歪腦筋。有需求就有市場,在一些網絡平臺上,志愿服務時長明碼標價、隨買隨充,支付費用即可輕松獲得。志愿服務本身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行為,其本意是讓學生從中得到鍛煉并獲得能力的提升,當志愿時長被廣為售賣,學生極易養成弄虛作假、不講誠信的惡習,也敗壞了教育風氣,影響了整個志愿服務環境。志愿服務造假的灰色產業鏈,務必要引起各方重視。
科教新報2022年36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