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玉晨
9月7日,第38個教師節到來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北京師范大學“優師計劃”師范生回信,在對他們寄予殷切期望的同時,向全國廣大教師致以節日的祝福。
(9月9日《北京青年報》)
9月10日是我國第38個教師節,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第10個教師節。10年來,教師節的年度主題不斷更新,從“祖國的未來與人民教師的使命”到“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老師”,從“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到“迎接黨的二十大,培根鑄魂育新人”,其中一以貫之的是全黨全社會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為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作出不懈努力。營造尊師風尚,落實惠師政策,推進強師舉措的點滴進步,都會在每一個以教師命名的節日里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
我們看到,每逢教師節,都會有一批教師楷模受到隆重表彰。近10年來,就有“人民教育家”于漪、衛興華、高銘暄,“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時代楷模”李保國、黃大年、陳立群等一大批教師重大典型脫穎而出,4300余名全國模范教師和優秀教師、135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120名最美教師的事跡被廣為傳揚。教師,不僅成為學生,也成為全社會傾慕的為學、為事、為人的典范。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關鍵在教師。為了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教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近年來黨和國家出臺多項惠師政策,增強教師從教的積極性、幸福感。
比如,建立教師工資保障長效機制,各地基本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中小學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使績效工資發放有效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績效;投入260多億元支持邊遠艱苦地區建設農村教師周轉宿舍,超過83萬教師入住新居,讓教師們安居樂業……一系列惠師政策的相繼落地,讓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成為可能。
我們看到,10年來各項強師舉措相繼出臺。從“國培計劃”“優師計劃”到“特崗計劃”,從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到暑期教師專題研修,一支規模宏大的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正借助于此,日漸成為支撐世界上最大規模教育體系的“大國良師”。
今年教師節前夕,教育部發文強調,慶祝教師節要避免形式主義,讓教師成為節日的主角,提升教師獲得感、榮譽感、幸福感。要做到這一點,就不僅需要在節日期間打造喜慶祥和、感動人心、溫馨和諧的節日氛圍,更需要在平日進一步營造尊師風尚,落實惠師政策,推進強師舉措,讓更多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