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新課標準指出,語言運用是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基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情境創設、理解助力、質疑追問、有效拓展等方式,努力喚醒學生的言語欲求,激活學生的表達欲望,盡最大可能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展語言運用這一學科核心素養,效果甚好。
在情境創設中激活表達欲望。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促進學生表達。在教學《風箏》這篇課文時,出示一組風箏的圖片后,我問學生:“風箏做好了,你最想干什么?”學生們非常響亮地回答:“放風箏!”我隨即播放放風箏視頻,歡快的音樂在學生們耳邊響起,歡樂的情景在學生們眼前展現,學生們一下子就被感染了?!罢垎柾瑢W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我話音一落,學生們紛紛舉手,表達欲望一下被激活了。一個學生說:“我看到一個小朋友用手托著風箏,另一個小朋友牽著線,一起迎著風兒奔跑?!绷硪粋€學生緊接著說:“我聽到拿風箏的小朋友一說‘放,牽著線的小朋友就奔跑起來,那線一緊一松,風箏漸漸飛起來了?!瘪R上又有學生補充:“風箏越飛越高了,像一只美麗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學生們越說越精彩,表達的欲望就如那只放飛的風箏,越來越高。
在理解助力中喚醒表達欲望。理解是語言表達的前提和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關鍵語句,也有助于表達欲望和能力的提升。在教《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時,我抓住“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一中心句提問,學生初步感知后,我進一步引導:“你是從哪個詞語體會到的?”學生們馬上找出了“不可估量”這個關鍵詞,接著補充了一組圓明園被毀的數據資料給學生們閱讀,讓學生們直觀地理解了“不可估量”的意思。加深理解后,他們朗讀課文的感情得到了升華,暢談內心感受的欲望被充分喚醒。有的學生說出了對可惡的侵略者的痛恨,有的學生道出了對昔日輝煌瞬間毀滅的惋惜和對無能的清政府的強烈憤恨……字字句句發自肺腑,直達心靈深處。
在質疑追問中點燃表達欲望。“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田鼠阿佛》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當讀到阿佛說“我在采集陽光,因為冬天的日子又冷又黑”時,一個學生突然大聲說:“陽光怎么能采集呢?阿佛是個大騙子!”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質疑,我不但沒有制止,而是追問:“是啊!陽光怎么能采集呢?大家有沒有辦法采集陽光呢?”問題一提出,學生們語言表達的欲求被瞬間點燃,各種各樣的辦法層出不窮,對于阿佛是不是大騙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并善于追問,讓學生帶著疑問去解決問題。
在有效拓展中迸發表達欲望。有效的拓展不僅有助于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在教學《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我以作者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寫作為切入點,開展了“猜猜他(她)是誰”的拓展延伸活動。先讓學生們選取班上一名同學,抓住其外貌特點寫一兩句話,寫好后,再將句子念出來讓其他同學來猜。剛一出示寫話要求,學生們興趣盎然。活動中,他們不僅發言積極,而且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進行描述。有效的拓展延伸,教師首先得抓住一個合適的拓展延伸的點,這樣的點可以是課題、作者、一句話、一個段落,也可以是文本內容或文本意義。拓展延伸的方式也很多,例如續編故事、填充內容、仿寫段落、寫讀后感、畫說將來等等。
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如果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處處留心,時時留意,將學生的表達欲充分激活,學生一定會妙語連珠,妙筆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