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p>
學習好、貫徹好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不斷開拓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境界的必然要求。
針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特點,開展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培育的理論研究并指導教育實踐,培養和提高青年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和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既是筑牢國家安全基石的時代要求,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湖南農業大學陸海燕老師撰寫的《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培育路徑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一書,即是對這一時代命題和使命責任的回答。
本書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研究思路展開。首先以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影響為切入點,在開展實證調查的基礎上,分析梳理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培育的現狀特點、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而從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教育環境等方面提出對策思考。在研究視角上,本書超越現有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多局限于傳統國家安全觀內容,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培育的科學內涵、教育現狀、培育路徑進行有效的闡釋和探討,拓展了當前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的新視域。在分析框架上,本書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從教育的主體、教育的客體、教育的介體、教育的環體四個方面構建新媒體時代加強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路徑方案,形成一個多管齊下、內外聯動、協同創新的全新分析框架。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從事高校國防教育實踐經驗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積淀的結晶。內容緊貼當前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實際,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國家責任觀念、構建和諧穩定的高校育人環境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對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具有較高的學術理論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