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 聶方勇 孟慶海 張生霖

9月12日,從麻陽苗族自治縣(下稱麻陽縣)水上運動學校傳來喜訊,在湖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上,該校代表隊男女龍舟28名運動員奪得5金1銀的好成績,向全省展示苗鄉“體教融合”的教育成果。
麻陽縣屬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是全國5個單一苗族自治縣之一。一直以來,該縣立足基本縣情,切實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小財政辦大教育”方針,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和教育強縣戰略,結出一個個獨屬于苗鄉教育的碩果。
高位推進“教育優先”
一直以來,麻陽縣把辦好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作為“首要工程”。“2021年、2022年的第一次縣委常委會就是議教會。”麻陽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周華銀感慨道。
盡管麻陽經濟欠發達,但對于教育的投入毫不含糊。2018年起,麻陽將教師年終績效評估獎納入縣財政預算,2021年,縣財政按1萬元/人標準給全縣教師撥付了年終績效考核獎,2021年義務教育教師年平均工資收入8.9萬元;同時,為加強學校債務化解,近年來僅為高中學校化解債務就近1000萬元。
為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麻陽縣調整教育布局,先后投入9.25億元,新建了錦江中學、第二錦江小學、第一芙蓉學校、蘭里芙蓉學校、龍升幼兒園、龍升小學,為全縣48所“兩類”學校實施提質改造工程,新建教師周轉房1307套,城區民族幼兒園、職業中專改擴建暨產教融合等學校建設項目正加緊施工,啟動了城西代遠學校建設。近幾年來,共投入7359萬余元購置教學設備,完成“三通兩平臺”建設,保障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100兆光纖入校園,實現班班通;試點推行了在線課堂,建成4個高清互動錄播室,讓農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特別是2021年,麻陽制定一校一策方案,投入1043萬余元,為48所學校購置了教學設備,城鄉、校際間差距逐步縮小。
多方促進教師提升素養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麻陽縣強化師資力量建設。
2016年以來,通過特崗招聘、人才引進、定向委培、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新進教師898名。每年按80名指標實施鄉村教師基層專業人才定向培養項目,彌補鄉村學校師資不足的短板。
引進師資,培養師資,麻陽建立教師常態化培訓機制,抓實抓細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縣級等各類培訓,2018年以來,各類培訓累計達到43782人次,受到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充分肯定。
此外,各級各類學校也一校一策,制定了教師培養方案。
作為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省長工程”,蘭里芙蓉學校2021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該校55名教師均齡32歲,將近一半的教師教齡不足5年。“他們大部分畢業于師范院校,專業能力強。”校長吳健佳為年輕教師制定了3至5年成長計劃,由學科新秀到校級教學能手再到校級名師。
抓好業務能力的同時,該縣還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在教育系統開展師德公開承諾、“師德師風大巡講”等主題活動,選樹師德標兵榜樣,涌現出“全國模范教師”黃前才、“省最美鄉村教師”顏安等一批優秀教師、師德楷模和育人標兵。
為學生多樣化成長賦能
遵從學生發展規律,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麻陽縣全面發展特色教育,穩步推進“體育、藝術2+1”項目,推進足球、武術進校園。
9月8日,麻陽縣特殊教育學校操場上,幾名學生正在教練的指揮下認真練習,積極備戰9月下旬舉辦的湖南省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該校學子在2018年省第十屆殘運會上獲21金11銀5銅,金牌數和獎牌數均列懷化市代表隊各縣市區第一位。并在2019年和2021年的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奪得13斤2銀5銅,為苗鄉教育爭光添彩;錦江中學和富洲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錦江小學“盤瓠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研究已列入省級重點課題;全縣43所中小學校被命名為全省武術段位制試點學校;麻陽縣被國家關工委頒發“2017年中華少兒武術教育傳承發展特別貢獻獎”。
在呵護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麻陽縣呂家坪鎮中心小學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已經成為了麻陽地區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的樣板校,引得多校前來參觀學習。麻陽縣第二錦江小學開展思政大講堂、班級思政微課堂經驗做法被媒體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推介。
同時,麻陽縣一直強化控輟保學、學生資助工作,僅2022年上半年,就為全縣各階段學生發放各類資助金1062萬余元,惠及學生17213人次,確保兌現了黨委政府“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而失學”的承諾,保障每一名學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