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民軍
習作課,作文題目是“我的心兒怦怦跳”。我在課前發的學習單上寫道:“生活中,哪些事曾帶給你心跳不已的感受?”
小組討論時,我留意到后排靠窗有一些騷動。原來是男生小浩準備寫昨天放學時吵架的事,女生小葉不喜歡他寫到自己,趁他不注意,把他的學習單搶過去揉成一團。
看著小葉滴落的淚水,我輕聲問:“你是不是覺得他寫得不完全對?”
小葉點點頭。“你可以如實地寫下來,我們就能判斷誰對誰錯了。揉皺別人的學習單是不對的,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不尊重。”
小葉低著頭不說話。我把皺巴巴的學習單遞給小浩:“繼續寫吧,寫作最可貴的是真實。”
巡視中,我特別關注這兩個學生,小葉的題目是“一件不好的事”,小浩的則是“我錯了”。
他們寫完后,我讓他們按事情發展順序,交替朗讀自己的習作。
先讀“糾紛因何而起”部分。
小浩:“我隨手拿起后桌小葉的生抄本,在手中拋著,一不小心掉在地上,我沒有把它撿起來,而是在小葉撿生抄本的時候,又玩起了她的紙巾。”
小葉接上:“小浩可能是覺得好玩,就隨手拿起我的生抄本,把我生抄本上的紙巾也帶到了地上。他把我的生抄本在空中拋了幾下,有一次沒接著,掉到了地上。”
學生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習作分享片斷,覺得很新鮮,像聽兩個版本的故事一樣,都非常期待著后續的發展。
再讀“心兒為啥怦怦跳”部分。
小浩:“我一邊跟在老師后面,一邊心想:完了,完了,東窗事發了。我們走到學校門口,老師問我有沒有扔小葉的東西,我不敢承認,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小葉:“就讓這幾張紙巾留在那兒吧,這是他欺負我的證據。可一轉眼,他竟然把沾滿塵土的紙巾放到了我桌上,我的心里頓時燃起熊熊烈火。”
原來小葉故意不撿掉落的紙巾,結果臟紙巾“失而復得”,這才是小葉憤怒的原因。
最后讀“糾紛的結尾”部分。
小浩在作文中向小葉道歉,所以取標題“我錯了”。
小葉卻心有余怒,耿耿于懷:“雖然老師批評小浩多一些,可不知為什么,我的心里還是有些不平,這是為什么呢?”
此刻,我突然想到發動學生來說服小葉。
“小葉很生氣。”
“小葉,你要寬容一些哦,小浩已經知道自己錯了。”
這幾個學生的發言,提出要學會換位思考,教會大家如何安慰他人、寬容對方。
聽到這兒,我示意大家安靜,掏出手機找到小浩爸爸昨晚發給我的信息。
“昨晚小浩爸爸發來一段話,我讀給大家聽聽。‘柯老師,回家后我對小浩進行了教育: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借東西應該征求同學意見,扔別人的東西更是錯上加錯,以后一定得改。”
教室里鴉雀無聲,學生們都靜靜地看著我。我轉頭時,聽到小葉正低聲對小浩說:“我也有錯。”
“同學們,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難免會犯錯,犯錯之后真誠道歉,知錯就改,肯定更容易得到對方的諒解。我們把掌聲送給小浩和小葉。”
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
課堂上發生的這個小意外,被我有意識地借用和引導之后,不但促使兩個學生更好地完成了習作,解開了心里的疙瘩,也給所有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寫作課和思政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