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燕



摘要:目的 分析對支氣管肺炎患兒聯合應用優質護理及機械排痰的護理價值。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收治的76例支氣管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人工叩擊排痰,觀察組行優質護理+機械排痰,對比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康復總有效率、家長滿意度及患兒依從性。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康復總有效率為97.37 %,高于對照組的84.21 %(P < 0.05) ;觀察組患兒咳嗽、咳痰等癥狀的消失時間少于對照組(P< 0.05) ;觀察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為100.00 %,高于對照組的89.47 %(P < 0.05) ;觀察組患兒治療依從性優良率為97.37 %,高于對照組的86.84 %(P < 0.05) 。結論 對于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在護理中采取優質護理及機械排痰可取得確切的護理效果,有利于提升患兒的康復效果、治療依從性,并縮短其病程時間,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關鍵詞:支氣管肺炎;小兒;優質護理;機械排痰
支氣管肺炎在小兒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該疾病對患兒的身體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也是十分典型的兒童呼吸系統疾病,患兒會出現氣促、咳嗽以及咳痰等癥狀,多數患兒存在大量的黏液膿性痰,需采取有效的輔助排痰措施促進患兒排痰,改善其肺部通氣以及換氣情況,預防呼吸系統阻塞 [1]。目前,輔助排痰方式主要有人工叩背法排痰及機械振動排痰。優質護理是近年來比較常用的護理服務模式,提倡“以患者為核心”,根據患者需求和病情特點等給予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本文旨在分析為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治療期間提供優質護理及機械排痰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收治的76例支氣管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6個月至12歲,平均(4.5±0.6) 歲;發病時間1~5 d,平均(1.6±0.6) d。對照組中男19例,女19例;年齡5個月至12歲,平均(4.4±0.7) 歲;發病時間1~4 d,平均(1.5±0.7) d。組間基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可對比。
納入標準:(1) 符合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2) 年齡3個月至14歲;(3) 家長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 合并重度呼吸衰竭者;(2) 合并先天性心臟病者;(3) 合并重度代謝性疾病者。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接受常規治療,如霧化吸入、抗感染、平喘、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以及止咳等。
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為常規護理+人工叩擊排痰。常規護理包括病情觀察、用藥干預、環境護理、對癥處理等。人工叩擊排痰,保持五指并攏,使手掌維持凹狀,由患兒肺底開始,遵循由下至上以及由外向內的方向對患兒的背部叩擊,40~50 次 /min,10 min / 次,每日上午、下午各進行1次。
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取優質護理及機械排痰,具體內容如下。
(1) 優質護理:① 環境護理。患兒住院期間需要為其營造良好、舒適的病房環境,確保室內的整潔、安靜,定期加強病房的清潔、消毒,預防住院期間的交叉感染;② 健康教育。與患兒家長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并開展多元化的健康宣教,通過護患溝通、發放教育手冊、健康宣傳展板及播放宣教視頻等多種形式,使患兒家長能夠了解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疾病知識,如發病原因、常見危險因素、治療措施和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等,講解機械排痰的應用方法、必要性、科學性,介紹機械排痰過程中的配合要點以及注意事項;③ 飲食營養指導。治療期間為患兒提供營養豐富的流質食物,對嬰幼兒鼓勵母乳喂養,同時適當提供果汁及溫水飲用,注意補充維生素以及各類微量元素,確保患兒治療期間的機體營養攝入充足,改善其機體代謝狀況,并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④ 用藥指導與病情監測。嚴格遵循醫囑,為患兒提供相應的藥物治療并加強護理巡視,重點對患兒用藥前后的癥狀表現、體征變化等密切監測,同時密切觀察患兒用藥后的癥狀及緩解情況,發現異常要及時查明原因并上報主治醫生,積極配合處理;⑤ 心理護理。準備玩具或者各類卡通圖片加強與患兒的互動交流,對于年齡稍大的患兒需要及時運用鼓勵、引導和表揚的方式安撫其負性情緒,增強患兒的自信心和依從性。引導家屬共同做好患兒的心理疏導工作,安撫患兒的煩躁、緊張等負面情緒。
(2) 機械排痰:患兒保持側臥位,準備多頻振動排痰機并接通電源,合理設置排痰時間和排痰過程中的機械振動幅度,通常振動幅度為15~25 Hz。手持一次性叩擊頭,同時另一手對叩擊頭進行引導以及加壓,確保叩擊頭能夠保持由下至上、由外向內的順序對肺部進行叩擊,5~10 min / 次,2次 / d,每日上午、下午各進行1次。
1.3 評價標準
(1) 護理干預1周時,評估患者患兒的康復效果:顯效,相關癥狀均消失,復查血常規、胸部X線片等結果恢復至正常;有效,癥狀顯著改善,各項復查結果明顯恢復;無效,病情無明顯變化或進一步惡化。
(2) 記錄兩組患兒主要癥狀消失時間。
(3) 對兩組患兒家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非常滿意(90~100分) 、滿意(80~89分) 、不滿意(0~79分) 。
(4) 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存性:優,藥物治療以及護理操作等過程中能夠安靜且主動地進行配合,過程順利;良,偶有緊張、哭鬧等行為,然而通過家長和護理人員的安撫可配合完成;差,患兒的哭鬧情況較為頻繁,并且抗拒護理操作和藥物治療,在家長、護理人員的安撫下仍具有不配合行為。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兒的康復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康復總有效率為97.37 %,高于對照組的84.21 %(P < 0.05) ,見表1。
2.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較
觀察組患兒咳嗽、咳痰、肺部濕啰音以及氣促等癥狀消失時間少于對照組(P < 0.05) ,見表2。
2.3 兩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為100.00 %,高于對照組的89.47 %(P < 0.05) ,見表3。
2.4 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優良率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依從性優良率為97.37 %,高于對照組的86.84 %(P < 0.05) ,見表4。
3討論
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發病后,患兒出現支氣管黏膜局部充血以及水腫等情況,同時分泌物異常增多,影響了患兒的正常通氣與換氣功能,易出現痰液大量淤積甚至影響患兒的病情康復,增加了感染等并發癥風險 [2~4]。以往多應用人工叩擊排痰方法促進痰液排出,然而叩擊力度的把握難度較高,排痰效果較差。機械排痰中應用振動排痰機充分發揮物理定向叩擊的作用,能夠促使支氣管黏膜表面分布的痰液快速松弛并產生液化,有利于促進痰液的排出。優質護理在應用中充分結合患兒的年齡特點、病情狀況等,為其提供具有人文關懷性質的護理服務,滿足患兒治療期間的個體化需求。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兒各主要癥狀消失時間較對照組縮短,康復總有效高于對照組,家長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優良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表明該綜合護理方案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支氣管肺炎患兒的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對于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在護理中聯合應用優質護理以及機械排痰可取得確切的護理效果,有利于提升患兒的康復效果、治療依從性,并縮短其病程時間,且有助于構建和諧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徐芳,李禮,鐘麗娜.兒童重癥肺炎經通氣治療感染閉塞性毛細支氣管炎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20,18(19):2413-2415.
[2]侍月娥.優質護理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26(10):154-155.
[3]郭慶.優質護理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的方法及臨床效果[J].健康必讀,2020,15(30):133.
[4]張婷婷.優質護理干預在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護理對肺功能的改善效果[J].科學養生,2020,23(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