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沛玲
新課改推進的過程中,人們對德育的重視度不斷提升,雅行教育作為德育的重要載體,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規范學生道德行為、陶冶其道德情操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德育過程中,開展雅行教育能夠使學生在認識自身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活動實現德成于正、行成于雅。
一、推行雅行教育的意義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推崇雅行教育,從《詩經》的“發乎情,止于禮”,《漢書·卜式傳》的“齊相雅行躬耕,隨牧蓄番,輒分昆弟”這類流傳至今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古人對雅行教育的重視程度極高。具體來說,雅行教育中的“雅”指的是人內外兼修的氣質,是一個人內在精神修養不斷提升,從內而外展現出的一種文雅風范;“行”則是指一個人能夠將認知與行為統一到一起的能力,是一種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培養出的一種穩定的行為習慣;“雅行”指的是規范標準的行為舉止;雅行教育則是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進行規范培養,使其能夠有著卓越的內在境界與規范的外在行為舉止,從而為其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為使學生都能夠成為文明修身的有用之才,合理應用雅行教育對學生的行為舉止進行規范培養,并通過以雅促德的方式,使學生規范的外在行為能夠逐漸融入其內涵、氣質中,為學生后續學習、生活、工作的順利提供助力。
二、推行雅行教育的方法
隨著人們對教育質量重視度的不斷提升,雅行教育在當前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現階段,為使雅行教育的實施效果能夠切實滿足教育工作的預期目標,教師可以通過逐步構建教師、學生、學校、家庭四位一體的雅行教育網絡,逐步引導學生對自身的行為習慣、思想品質進行優化升級的方式,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一)教師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當前德育推進過程中,為保證雅行教育能夠為德育提供有效的支持,教師需要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積累與德行素養,為雅行教育的順利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說,對于教師來說,其工作內容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還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榜樣,這一情況的出現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素養,還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性格、行為舉止產生影響。同時,在當前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禮儀教育資源的方式,引導學生從小接受良好的禮儀規范的熏陶,為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支持。推行雅行教育時,為進一步強化教師的榜樣力量,教師不僅需要保證自身有深厚的文化知識積累,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帶來良好認知體驗與情感體驗的方式,為學生良好氣質修養的形成提供參照。例如,在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雅行教育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融合到一起,使課堂形成尊重、平等、自信、賞識的氛圍,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時,在正常教學活動外,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雅行教育”主題班會的方式,使學生列舉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制訂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比如,某初中教師在舉辦雅行教育主題班會時,在班會上設立了“午休時間”“我談陋習”等環節,并且鼓勵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對學習生活中觀察到的不良行為進行表演,在加深學生對不良行為認識的同時,降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上述不良行為的可能性。
(二)學生
在德育推進過程中,學生是雅行教育的踐行主體,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影響更多乃至全校的學生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僅僅將雅行教育的目標確定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方面,無法切實滿足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在教育推進過程中,學??梢酝ㄟ^加強教育、營造良好校園氛圍的方式,在培養學生雅行品質的同時,實現校園、學生之間雅行行為習慣的良好循環浸染。雅行教育是一種在有資質、有計劃的教育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無聲文化沉淀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雅行教育要求學生能夠養成行安、行端、行慎的良好行為習慣。其中,行安是良好行為習慣的基本要求,具體來說,為了更好地保證學生的安全,學校、教師方面應當從小事上提升學生的修養素質。首先,應保證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文明游戲,避免追逐打鬧、樓梯推擠等情況的出現;其次,應保證學生在出行時能夠自行遵守交通安全準則、不在馬路上玩耍、注意交通安全、對陌生人保持警惕的狀態;最后,在日常生活過程中能夠注重自身的飲食、消防、用電等方面的安全。行慎指的是學生的行為舉止要足夠謹慎,在做事前對事情的危險性加以考量,首先,在交朋友時分清好壞;其次,不進影音廳,不染網癮,不吸煙、喝酒;最后,愛護公物、保護環境。行端主要指學生要保證自身的行為端莊,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夠講規矩、守規矩,具體來說,在教室、走廊等環境中,學生應保證自身能夠輕聲慢步,禮讓右行,關愛同學;保證自身的穿戴整潔;按時上學回家,有突發事件及時請假;等等。
(三)學校
雅行教育是一種以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教育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施雅行教育的方式,能夠使學生逐漸養成優雅的行止、文雅的氣質與高雅的情趣。具體來說,在雅行教育落實過程中,為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方面可以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創造良好校園環境;逐步引導師生踐行雅行,改掉陋習;鼓勵師生堅持雅行,保證雅行教育的成功。
1.加大宣傳
在雅行教育推進的過程中,為保證師生能夠處在適合雅行教育發展的校園環境中,對師生雅行舉止起到正向推動作用,學校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網絡、宣傳欄等形式,營造良好的雅行氛圍。例如,學校可以通過在教室內懸掛與雅行相關的條幅,要求學生在教室內的宣傳黑板上書寫、繪制與雅行相關的名人名言、相關事例等方式,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時刻感受到雅行教育的意義,令雅行教育在校園范圍內深入人心,為師生正德雅行的發展提供助力。
2.踐行雅行
在師生對雅行有了初步認識后,為使師生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踐行雅行,學校可以在全校范圍內開展雅行培訓,鼓勵教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夠用良好的行為舉止規范帶動學生正德雅行的發展。例如,學校可以通過組織師生觀看學習“感動中國”人物行為、對先進班級個人進行表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舉辦雅行教育主題班會等方式,激勵師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夠持續開展踐行活動,為和諧校園的構建提供支持。具體來說,為使學生能夠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避免出現“善小而不為”的情況,學校一方面可以通過向學生宣講“雅行教育”實踐的意義,使學生明白每日行善這一實踐活動的意義;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舉辦日行一善征文、朗誦比賽、主題班會、優秀行為報告會等方式,對做善事的優秀個人或集體進行表彰,從而更好地激發師生做善事的熱情。
3.堅持雅行
在當前的雅行教育推進過程中,為使學生能夠對自身的雅行行為有著更清楚的認識,學??梢酝ㄟ^定期對師生的雅行行為進行綜合評價,對表現突出的師生進行表彰的方式,對雅行教育的成效進行鞏固,從而達到培養“秀外慧中的現代化雅士”的目的。
(四)家庭
在當前雅行教育推進過程中,學??梢酝ㄟ^加強與家長之間聯系的方式,使家庭成為雅行教育推廣的堅實后盾。具體來說,做好家長的工作,讓家長能夠認同學校開展雅行教育的意義,成為一項必要的工作?,F階段,為實現上述目標,一方面,在學生新入學的時候,學校可以通過向家長闡述雅行教育開展的意義,爭取家長的配合,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加強與家長進行溝通,在家庭與學校方面逐漸滲透雅行教育思想的方式,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學??梢酝ㄟ^充分利用家長會、家訪等方式,使家長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與教育目的,同時,通過鼓勵家長參與校園雅行評價工作的方式,構建“校園—家庭”的良好雅行網絡,進一步提升雅行教育的落實效果。例如,某學校在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通過實行推門聽課、開放課堂、邀請家長參觀校園、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等方式,加深家長對雅行教育落實重要性的認識,實現學生雅行行為培養的家庭與校園的“聯動”,為學生良好行為品質的培養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雅行教育方法創新
(一)制訂完善評判標準
雅行教育與知識教育內容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本質上有所不同。知識教育將學生的成績、能力作為評價、衡量的標準之一,但雅行教育成果的評價方法是采用行為評價的方法,其評價結果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受評價人員的主觀思維影響較大。因此,如何制訂完善的評價標準,采用科學的評價方式是教師需要高度重視的內容,目前,很多教師也在積極探索評價體系建立的可行性,并嘗試將其應用到教育評價中。例如,教師采取量化評價的方式,按照雅行的內容設定每個行為的基礎分值,共設置10項內容,每項內容分值為10分,每20分對應一顆星星,每月對學生的星星數量進行評比。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將評價標準以板報的形式粘貼在班級墻上,設置相應的職位,引導學生參與到行為管理中。設置相應的扣分項目和加分項目,采用獎懲結合的方式對雅行教育的結果進行評價。具體而言,在雅行教育評價體系上,應采取靈活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認識到良好的行為會受到他人的尊敬和喜愛,從而養成良好習慣,樹立正確思維,提高自身的自制力。
(二)建立雅行教育平臺
目前,僅僅依靠傳統的行為教育模式無法讓學生認識到雅行教育的重要性,其效果也比較差,無法滿足雅行教育的最終目標。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在學生教育中逐漸普及,其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微課教學模式、慕課教學模式也是基于此技術而建立,且發揮著巨大的優勢。教師也可以倡導建立完善的雅行教育平臺,通過平臺發布視頻資源、考核資源以及評價標準等,利用平臺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及監督工作。如果教師的資源有限,在學校并未建設雅行教育平臺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嘗試應用一些主流軟件開展雅行教育工作。教師可以定期在軟件或者信息平臺中發布相應的任務,制訂目標,并發布相應的視頻、文本等資源。也可以在平臺上與家長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樹立正確的思維觀與價值觀。教育平臺建立具有強大的共享功能,教師可以將行為規范、行為故事等以視頻的方式上傳至平臺中,或者將禮儀故事制作成動畫片進行分享,進一步拓展雅行教育的空間,挖掘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在雅行教育中的應用價值與應用潛力。
(三)創新雅行教育手段
在雅行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發揮榜樣的作用,良好氛圍是雅行教育目標落實的基礎性內容。教師除了在日常教學中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以及相關語言、行為之外,也要探索新型的手段和方法,嘗試應用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設立雅行教育的具體目標。雅行教育除了需要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影響之外,也要通過多元的教育模式實現課程教學與素質教學的融合,培養學生的禮儀思維。例如,在小學語文寓言故事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情景感知教學法,將學生置入具體的故事情景中,感受情景人物的思維與習慣,對其優良行為進行評價,對其惡劣的行為進行批判。除應用該方法之外,微課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任務教學法與雅行教育目標融合均具有一定的契合度。教師應積極探索不同教學方法在雅行教育中應用的可行性,將具體的教學活動與品質教育、禮儀教育融合,同時樹立知識目標與情感目標。
(四)完善共育教育體系
雅行教育是行為教育和思維教育的內容,對于教師而言,雅行教育遠遠比知識教育更具難度,教師需要具備個性化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帶動作用,并將其作為課程教育目標嚴格落實。雅行教育不僅僅是一個教師的事情,而是需要所有的教師、學校、家長共同參與,共同發揮出雅行教育的作用。
家長的行為舉止、言談習慣等對學生的行為、思想有著深度的影響,這種影響已經超過了教師。但教師的語言教育效力更強,長期的教育灌輸可以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因此,學校和家庭是雅行教育落實的兩大主導者,應積極探索各自在雅行教育中的作用,充分落實家校共育的基本理念,在雙方溝通協調的基礎上創新共育方法。共育教育體系建設在雅行教育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但其在雅行教育中仍處于探索階段,需要進一步對其進行完善,如何更好地分配任務,如何積極落實相關規范,仍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
總而言之,雅行教育在培養學生良好的禮儀習慣、提高人格素質、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力推進雅行教育,已經成為引導學生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優化現有德育理念的有效方式之一。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課題“小學階段實施雅行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1]GHB037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