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真

陳軍,80后,一個成長軌跡上刻著北方烙印的南方人,一個選擇為愛奔赴、義無反顧的“山東女婿”,一個自強不息、守正創新的成功商人,他背后有什么樣的成長經歷和創業故事呢?
陳軍與山東的淵源還要從他的父母說起。陳軍的父母是白手起家的生意人,靠著吃苦耐勞、敢闖敢拼的勁頭,在商海沉浮幾十年。90年代,生意一度陷入低谷的陳軍父母看中了濟南服裝市場的潛力,毅然決然來到山東做起了服裝生意。走南闖北積累起來的經商經驗,加上南方人勤勞生財、百折不撓的實干精神,陳軍父母很快東山再起,陳軍也在這里度過了難忘的學生時代。
2005年,陳軍父母趁著江浙一帶大好的商業勢頭把生意轉移回了南方。陳軍大學畢業后,子承父業,同樣選擇了在南方生意場上打拼。但恰不逢時,正值環球金融危機前后,受其影響,國內服裝市場消費需求疲軟,家里生意收益斷崖式下滑。
陳軍從小在父母的熏陶下,既有經濟頭腦,富于創造,又在求學過程中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在這場全球經濟都被波及的危機中,他認為“轉型迫在眉睫”。轉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不斷的摸索中,陳軍只能大膽一搏。他根據市場形勢,從銷售渠道上,以韓國為第一站,開拓外貿市場;從經營模式上,增加了代工模式,把生產與銷售分開,降低成本;在經營范圍上,實現面料等原材料自產自銷,從單一的服裝生意擴展到沙發等家居行業。
2014年,歷經幾年的轉型,家里生意早已重新步入正軌,蒸蒸日上。這時候的陳軍,經過深思熟慮,做出了人生中一個重大抉擇——回濟南。這其中既有愛情的因素,也有他對山東經濟發展的信心。
父母認為家境殷實守業即可,很難理解他跨領域發展的決定,甚至反對,陳軍則在父母的“經濟封鎖”中,不顧一切回到了濟南,步入事業的另一個重要節點。
在濟南,一切從“零”開始。從父母那里耳濡目染的對市場的洞察力、判斷力及把握商機的行動力,養成了陳軍發現商機的眼光和能力。本著“民以食為天”的理念,陳軍放棄擅長的服裝、面料和家居行業,決定在餐飲業“大展拳腳”。他憑著對行業的敏銳度,和前期的市場調研,從整條商業鏈條的角度挖掘商機,獨辟蹊徑,“試水”承包大學餐廳。
大學一處位置偏僻,面積只有幾十平的小餐廳是陳軍“重新出發”的地方。艱苦磨煉是創業經商的必修課。經歷過父親在生意場上的兩起兩落,見到過父母創業時的勤勞艱辛,同樣在創業初期,陳軍也遍嘗了創業者的甜酸苦辣。切菜、炒菜、送外賣……后廚的各種臟活、累活他都干過;初到山東跨領域發展和突破所遇到的各種困難,也讓他苦惱過。所幸從父母那里繼承的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給予了他強大的精神力量。他一邊學,一邊悟,一邊做。

如何在眾多的學生餐廳中脫穎而出,舌尖上的味道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刨去裝修和購買原材料的投入后,陳軍把所剩無幾的資金,一股腦地全用來“挖”人才,甚至請來了米其林餐廳的廚師掌勺。為了“好吃”,他舍棄“大鍋飯”,用“小鍋快炒”的方式保證食物美味,營養不流失,讓菜品不遜色于外面的餐廳。
天道酬勤,陳軍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養胃、美味、品味、人情味、高貴但不貴的服務理念,為他的餐廳贏得了過硬的口碑。
“小試牛刀”后,陳軍再接再厲,轉而迎來了為學校的大型餐廳服務的契機。這次,他邁的步子很大,在結合師生需求和校方領導指導的前提下,他要打破大家對學校餐廳的刻板印象。
要想在一眾餐廳中“殺出”重圍,除了“征服”廣大師生們的胃,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誰能拒絕一個顏值爆表的餐廳呢?滿眼的綠植、一排排書架、別致的座椅、浪漫的吊燈、大大的落地窗、唯美的文藝范兒……設計和元素上的使用,突出了學生的溫文爾雅、平和理性但又不乏小清新與個性的特點,表達了學生的溫馨典雅與活躍;復古與現代流行元素的結合,既不過分張揚,又恰到好處的把個性滲透到每個角落,既突出了餐廳本身的自然優勢,又適當彰顯學生時代的群體品味和混搭樂趣。陳軍在餐廳裝潢上做文章,讓普普通通的大學餐廳通過因地制宜的設計一躍成為“網紅”。
在“樓上小時光”餐廳,一個小舞臺讓人眼前一亮,幾乎每周都有各個院系的學生組織,通過這個小小的舞臺來展示自己的才藝。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機會,這是陳軍的一個奇思妙想。他充分規劃、設計,利用餐廳的空間與時間,把餐廳打造成一個集餐飲、休閑、學習于一體多功能的時尚空間。
這里全天候開放,搖身一變就是學生們免費舉辦各種活動最佳場地;這里充滿情調,是同學們聚會、約會的首選;這里餐品中西合璧,可用舌尖周游世界;這里奶茶絲滑咖啡香醇,是可感官不可言說的年輕世界。吃飯、聊天、學習、唱歌、看電影……在這里既可靜靜享受午后陽光帶來的溫馨時光,也可在晚餐后,點上一杯美飲,盡情狂歡。
有顏值有實力,這樣的餐廳誰不愛?在網紅感和好味道的雙重加持下,陳軍餐廳的人氣爆棚,他的餐飲生意開了個“好頭”。
首戰告捷,站穩腳跟后,陳軍穩扎穩打,把餐飲生意從高校擴展到企事業單位,經營范圍從餐飲擴寬到供應鏈,目前在全省輻射幾十家中高等院校和企事業單位餐廳。生意規模擴大了,但陳軍對餐廳管理、原材料渠道、菜品質量把控更加嚴格。陳軍統一服務質量標準,統一人力資源調配,除了在每個餐廳配備一個主廚外,還專門聘請了研發主廚、行政主廚、營養師、面點師等專業人才,保證菜品不斷推陳出新。現在陳軍手下,核心員工就有100多人。
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是吸引食客的關鍵,而食品安全是陳軍嚴守的“底線”。陳軍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科學設置布局,完善硬件設施,保證廚房操作間環境干凈整潔,功能分區合理,打造安全的就餐環境。
品質化、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模式讓陳軍公司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他的創業之路越走越穩。這個在山東打拼數年的南方商人,內心深處如今也融入了北方人的人文秉性,他將繼續在這片土地上不斷地挑戰自我,贏得未來。

I met Chen Jun at the Mini Times Restaurant on the third floor of the eighth canteen in University of Jinan. Usually the restaurant is a buzzing area and full of people, however, its a little quiet as summer vacation began. I was impressed by the comfortable seats, green plants, layered bookshelves and starry ceiling. The environment was cozy but fresh and sophisticated in a gorgeous light, which went against the stereotype of college dining room. Chen Jun, has brought flexible and creative ideas to the business.
Chen Jun, born in the 1980s, is a southerner who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his experience of living in the North. He has married a girl from Shandong and built up a very successful business. His fascinating story is a testament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lf-improvement and crea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