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紐約時報》報道稱,目前許多運動員已經克服了30歲開始考慮退役的想法,這個年齡不再是繼續職業生涯的障礙。
很多超過30歲的選手都在證明,體育不僅適合年輕人,隨著營養和恢復技術的進步,他們的生涯能夠持續更長時間。
在歐洲五大聯賽中,有11名年齡超過36歲的球員貢獻了超過1000分鐘的上場時間,要知道彼時聯賽剛剛進行了一半多一些。
Twenty First Group(體育咨詢公司)針對全球150名最優秀的球員排名中,30歲以上的球員數量是過去十年的兩倍。看上去,30歲已經不是球員職業生涯的一道坎,當代球員并不會因為自己來到30歲后就出現競技狀態的大幅下滑。
C羅也證明自己在37歲的年紀依然進球“如麻”,34歲的萊萬多夫斯基依然能撬動數千萬之巨的轉會金額,40歲的伊布和華金還獲得了俱樂部新的續約合同。這種老當益壯的現象其實已經蔓延到各種運動項目中,不僅僅是馬術、高爾夫這樣看上去并不劇烈的運動,美式橄欖球、籃球、拳擊、短跑、體操、滑雪等體育圈最具對抗性、爆發力和協調性的項目也擁有許多高水平的高齡選手。
瑞士伯爾尼大學體育科學研究所對344名瑞士頂級運動員進行調查后也發現,從1988年到2012年的24年間,男子選手的運動生涯延長了7年零1個月,女子則延長了4年。
運動心理學家嘉伯曼認為,“體壇常青樹”的存在一方面源于他們職業生涯少有嚴重的受傷,而當代運動醫學、訓練學、康復學、營養學甚至心理學等一系列運動科學都在幫助高齡選手延長職業生涯。
“某種程度上,年長的運動員更優秀是有道理的。經驗和成熟帶來的好處如此之大,以至于如果能從實力算式中減去生理上的衰退,或者確保這種衰退來的比過去更晚,那么最好的運動員將會出現在35歲或40歲。”美國《Inc.》雜志記者說。(據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