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彤 陳柯宇
編者按:維護好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根基,是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021年,云南省金融業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全力支持和服務地方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截至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619億元,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13.77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戶數94.4萬戶,比年初新增17.6萬戶;普惠小微貸款利率5.77%,較2020年下降10BP,普惠小微企業融資繼續保持“量增、面擴、價降”的良好態勢。從這期起,本刊將從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出發,通過一組系列報道展示云南金融助力“六穩”“六?!?,踐行普惠初心,全力支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所取得的成效,并展望2022年的發展態勢。
回顧:2021年 “六穩”“六?!憋@成效
2021年受疫情多輪反復影響,云南省實體經濟面臨著供應鏈受阻、資金鏈緊張、訂單量減少等困難,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發展承壓給全省的實體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困難,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以下簡稱“昆明中支”)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帶領全省金融機構全面做好“六穩”“六?!惫ぷ鳎ㄟ^推動一系列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舉措落地實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取得了初步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積極的政策引導實體經濟發展
針對如何保障實體經濟發展工作,2020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即印發了《關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措施”)。該《措施》共計17條,從四方面穩固實體經濟發展:一是穩工業,即支持重點企業開展有色金屬產品商業收儲,支持有色產業發展、從而帶動關聯產業的穩定發展;二是穩消費拉動內需,撬動社會消費;三是完善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利率和辦理費用,并加大貼息補助,降低擔保費率,完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四是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在減免房租的同時,降低用電用氣成本,加大稅收減免力度,降低用地出讓成本,加大就業補助力度,加大清欠工程款力度。旨在通過這些舉措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 全力破題融資難
中小微企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體經濟承壓的同時,融資難的問題更加凸顯。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率,改善營商環境成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六?!睕Q策部署,2021年昆明中支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要求,通過四項舉措有效支持了云南省市場主體的平穩發展。
措施一:落實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并積極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中小微企業融資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2021年,全省兩次落實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為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釋放長期可貸資金117億元;累計發放再貸款134.5億元,辦理再貼現284.7億元,將園區小微企業票據貼現納入再貼現優先支持范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
措施二:用活用好普惠小微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實體經濟支持政策。
自2020年6月兩項直達政策實施以來,累計對地方法人銀行給予延期還本付息激勵資金1.9億元、購買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本金41.8億元,牽引帶動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辦理普惠小微貸款延期319億元,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1233億元,支持市場主體逾168萬戶。
措施三:組織開展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中小微企業創新推廣主動授信、隨借隨還等貸款模式,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款投放,打通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最后一公里”。
措施四:發揮“政銀企”合力,提高市場主體融資便捷度和獲得感。
去年以來,全省舉辦各類融資活動235場,對接企業1萬余戶、對接重點項目1643個,對接融資需求5849億元,極大推動了中小微企業融資供需信息的有效對接。
動產融資初顯成效
為擴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2021年昆明中支積極推動轄區動產融資服務,聯合云南省商務廳等六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省級試點工作的通知》,并指導銀行創新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通過創新融資方式,有效解決抵押擔保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應收賬款融資業務快速發展見實效。截至2021年末,全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新增開通用戶24,887戶,其中中小微企業13421戶、占比達53.93%;全省通過平臺促成融資1071.06億元、同比增長27.54%,成交業務2270筆、同比增長43.04%,成交金額、成交筆數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9、第11,其中融資額的93.2%支持了中小微企業、首貸率達23.7%;成交全流程線上中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12筆、融資金額2400萬元,有效促進了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通過以上措施,全省小微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21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619億元,同比增長25%,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13.77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戶數94.4萬戶,比年初新增17.6萬戶;普惠小微貸款利率5.77%,較2020年下降10BP,普惠小微企業融資繼續保持“量增、面擴、價降”的良好態勢。
展望:2022年“穩中求進”促發展
政策“加碼”穩經濟
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突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2022年穩增長政策措施,打出務實管用的政策“組合拳”,1月30日,云南省召開了2022年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從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出發,突出疫情防控“大前提”,發展投資、消費、外貿“三駕馬車”,助力產業發展和城鄉建設“兩個主抓手”,以及創新能力活力和助企紓困“兩個關鍵點”,共計推出八個方面、32條具體措施著力,保障云南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在指導金融機構工作方面,明確了通過促進財政金融投資同向發力,充分建立財政資金、預算內投資、金融機構融資聯動協同機制,更好發揮政府資金撬動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企業信貸投入,持續加大信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并要求按月梳理重大項目、重點企業融資需求清單,積極開展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定期溝通會商,加速“政銀企”協力完善營商環境。
金融服務突出“穩”“進”“實”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昆明中支圍繞省政府提出的全年經濟增長7%左右的目標:在“穩”字上下功夫,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圍繞“進”優化信貸結構,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抓“實”金融支持政策落地,深入開展四個專項行動,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此外,昆明中支還將依托經濟運行聯席會議、財政金融協同機制、省級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聯席會議等平臺,促進發揮財政、金融、產業、監管、投資等多領域政策合力,推進首貸中心、續貸中心、產權評估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融資擔保和風險分擔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云南對金融資源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多方協力加大金融支持市場主體力度
當前,云南省正處于戰略機遇疊加期和經濟運行承壓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省內都有具體表現,實體經濟的壓力不小,中小微企業資金緊張情況還將持續存在。
2022年,在緩解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方面云南省將更加注重實施精準、可持續的減稅降費政策。通過圍繞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制造業等重點行業,精準實施更大力度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全面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好面向市場主體新的減稅降費措施,幫助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在緩解中小微企業經營風險方面,云南銀保監局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指導保險公司結合云南實際不斷豐富產品供給,針對不同領域個體工商戶經營特點創新保險產品,推動實現一張保單覆蓋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的各類風險保障需求。同時,加大對“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情況進行再梳理,組織銀行機構主動聯系有融資需求、但從未在銀行機構貸過款的小微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融資需求,結合信用信息數據資源,為企業“精準畫像”。并要求銀行對符合授信條件的企業,“一企一策”制定授信方案,提高企業獲貸效率。在提升中小微企業發展活力方面,昆明中支將在已有政策框架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充分發揮好央行職能,一是用好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做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接續轉換,運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二是持續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動金融機構繼續優化內部政策安排,增強客戶識別、信用評價、貸款定價、風險管理能力,進一步簡化信貸流程、降低抵押擔保要求,提高金融服務適配性,提升市場主體融資獲得感;三是有序發展供應鏈、產業鏈金融,從全鏈條角度緩解中小企業流動性壓力。著力緩解中小微企業缺乏抵押物問題,努力推動形成供應鏈上大企業、小企業、金融企業協同發展的局面;四是推動完善中小微企業融資配套機制。強化“政銀企”對接,構建常態化、長效化對接機制,擴展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覆蓋面。發揮“幾家抬”政策合力、構建立體協同的配套機制,改善區域金融營商環境,促進中小微企業金融的持續發展。
整體來看,2022年全省經濟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全省金融機構也將合力構建協同作用,并依托政策引導力、托舉力為基礎,大力提升信貸獲得率,充分發揮金融“活水”作用,為支持市場主體倍增添磚加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維護宏觀經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