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軍
2021年,國家一聲號令,教育界發生了一場堪稱地震式的巨變一一雙減時代正式來臨。雙減,減的是學生沉重的書包,減的是家長的荷包。然而,雙減卻給老師帶來了一個嚴峻的現實:壓縮了學生在校時間,又缺少了校外培訓班的加持和助攻,教師該如何憑一己之力提質增效,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呢?這無疑成為每位老師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作為一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似乎雙減早已實施。畢竟在此之前教育部已經頒布法令:小學一、二年級原則上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也就是從原則上來說,一丶二年級早就實現了雙減。如果說這算是一個緊箍咒的話,那么雙減的來臨無疑讓這個緊箍咒更緊了一重。
大家都知道低年級語文是以識字教學為主,識字是閱讀的基礎,不識字就不會閱讀,這是人們的共識。但歷來識字教學就令人詬病不已:教法僵化丶機械抄寫、死記硬背……而部編版語文低年級教材識字量大,任務重,也是不爭的事實。在短短的一節課內要識記15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這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何調和時間緊、任務重的矛盾,如何突出重圍走出識字新路子,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為例,本冊需識記450個生字,平均每課14個;會寫250個生字,平均每課10個。這樣加起來,每課學生需要識記24個生字,這樣的識字量還是挺大的,學生要在一節課掌握這么多,想要達到熟練識記,有一定難度。課堂上,老師必須使出"十八般武藝",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如形聲字歸類、加一加、減一減、字理識字法、猜字謎、聯系生活實際識字等,再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開火車讀,小老師領讀,齊讀,賽讀等,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課堂里記住一些生字詞,方法還是卓有成效的,但要達到全員全覆蓋,一節課似乎無法實現。
那課后的鞏固呢?照原來的路子,課后鞏固生字的法寶就是一個字一一抄,現如今,這個方法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新的方法就必須替代它 。大量的寫已經不現實,那大量的讀可不可以呢?如果讀又要讀些什么呢?
為了達到精準記憶、及時復習鞏固的目的,我將每課所學生字串成詞組,讓學生利用晨誦間隙反復讀誦,如第10課《沙灘上的童話》-課要求會讀16個生字,"堡 插 兇? 狠?? 補? 充 攻? 量? 駕? 轟? 駁? 藥 贊 合 記”,會寫9個生字“周? 圍? 句? 補? 充? 藥? 合? 死? 記”。每個學生實際情況不同,他們所認為好記的字也略有不同,所以所有的生字都需要出現在詞串里。而這些詞串并不是本課生字簡單的組合,還應結合已學生字,以達到回顧復習的目的。雖然這些詞串并沒有邏輯上的關系,單獨讀起來毫無意義,但是由于詞串呈現了一個畫面,而且將新學的生字羅列起來,這樣就比簡單的讀詞語要有趣的多。
比如以上生字可組合詞串:
補充彈藥??? 商量駕車
轟炸城堡??? 就在周圍
有人反駁??? 有人稱贊
兇狠攻擊??? 死傷無數
插畫藥品??? 句句是真
合情合理??? 記錄歷史
既然這些字需掌握,首先要臉熟,見面次數多了,自然就臉熟了。讀課文當然可以,但如若縮小范圍,那就更利于精準打擊,逐個擊破。這原理其實跟甕中捉鱉相類似。今天捉,明天捉,很快就捉完,也就一網打盡了。今天讀,明天讀,讀個三兩天也就都是老朋友了。之后利用艾賓浩斯記憶法,1天后,3天后,及時再復習一下防止回生,這些字就徹底輕松牢記了。無需苦讀死記,既降低了時間成本,又降低了學習難度與坡度,于不知不覺中識記了生字。
再如第18課《太空生活趣事多》,會認字:航 宇宙穩固艙杯飲件題密浴桶,會寫的字:杯 失 洗 澡 容易 浴 桶,可連詞成串:
航空事件? 宇宙飛船
穩固機艙? 水杯不晃
飲品失重? 喝是難題
密封浴桶? 洗澡容易
這樣高度濃縮的詞串群,便于學生回顧記憶,也饒有趣味。
總之,嚴峻的雙減形勢下,如何有效進行識字教學,脫離窠臼,再辟蹊徑,已經成為一個新課題呈現在教師面前,迎接它,挑戰它,征服它,勢必迎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