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蕓英
雙減政策已貫徹執行了一年,對一線教師來說,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是對雙減政策最大的支持。課堂上學好了,才能減輕學生的課外學習負擔。初中生物抓住重要概念的教學就抓住了課堂的教學要點,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極大的幫助。概念是對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學重要概念對學生學習生物學科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2011年版的初中生物新課標,最大的特點就是突出了重要概念的作用。有效的概念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知識框架。在初中的概念教學中既要如實展示概念的實質,又要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還要讓這些重要概念成為學生的認知構建的一部分,且還能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發展,生成高于目前的認識的新概念,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不斷學習,在實踐中積累。以下是我在對重要概念進行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正確認識概念教學
概念教學不是教概念名詞,更不是背定義。一個美國著名的教育調查顯示,對“一粒種子長成大樹,所增加的重量從哪里來?”這樣一個問題,去問小學生、大學生、博士、已在工作的成年人等,結果幾乎都一樣,大多數人不能準確作答。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不把學習內容內化成自己認知的一部分,記憶也不會長久。概念教學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會理解和運用知識,而不僅僅是記憶。如果我們能讓學生真正理解接受“一切生物的能量歸根結底來自太陽光;植物為其他生物制造了有機物。”而不是去背,那么學生就能明白植物儲存的能量來自太陽,植物所增加的重量來自二氧化碳和水,多年后也不會忘記。由此可見,教學中應該以適當的方式來傳遞概念,既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 教師在備課時要先備重要概念。重要概念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備課時抓住了當堂課的最重要的概念,解決好用什么方式向學生傳遞重要概念,就是一次成功的備課。
二、實驗和證據面前確立概念
合理利用實驗,能建立更為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教材上很多重要概念的呈現,都是采用這種方法,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種子萌發的條件等。除了教材呈現的實驗,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自己增加。如在教學生態系統相關內容時,除了調查一個生態系統都包含那些成分,還可讓學生做密閉的生態瓶,無論成功與否,學生都能或多或少領會“生態系統包括一定區域內的所有植物、動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環境”。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要幫助學生通過對事實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學重要概念。也就是說任何概念都來源于事實。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不能離開事實空談概念。如“細胞能通過分解糖類等獲得能量,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離開具體的實例來教學,學生是無法學好的。應該先讓學生看到萌發的種子溫度升高,說明種子在呼吸的過程中釋放了熱量:再讓學生看到萌發的種子產生的氣體讓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在呼吸過程中釋放了二氧化碳:把蔬菜裝入塑料袋放在冰箱,一段時間后發現有水珠,說明植物呼吸釋放了水分……擺出了事實和實驗結果,讓學生及時的歸納出呼吸作用的公式,有理有據,讓人信服,實現了從具體到抽象,從事實到概念的過程,讓歸納出的理論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
三、分步掌握重要概念
怎樣把對學生來說很困難、很復雜的一個概念傳遞給學生?有時我們不必過于強調概念的精確性。如人教版教材有關血液循環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我試著讓學生分步掌握。第一步,掌握“心臟四腔,左室最厚”,知道血液從左心室流出回到右心房是體循環。在左心室最厚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領會左心室會把血液泵向全身。然后讓學生找規律:血液從左心室→右心房;從右心室→左心房。 即第一次只要求掌握左心室、血流方向、區分全身和肺。第二步,要求學生標出與心臟相連的四條血管名稱。讓學生觀察四條血管血流方向(從左心室出發是基礎)。學生會在上次學習的基礎上答出都從心室流出都流回心房。那么從心臟流出的是動脈嗎?這個“動”字怎么理解?幫助學生歸納“動”可看作動力,哪來的動力?心臟收縮,給血液動力,所以從心臟出發的叫動脈,與心室相連的都叫動脈。第三步,標出血管內留的是動脈血還是靜脈血。注意和學生區分:動脈,指從心臟流出的;動脈血,指含氧豐富的。兩者不能混為一談。觀察自己畫的圖,血液在哪里得氧?得氧后的血液叫什么?在哪里失氧,失氧后的血液叫什么?搞清楚動脈血、靜脈血分別流經哪些地方。如果覺得學生還學有余力,可再分身體上部、身體下部等。從上可發現學生先掌握一個血液循環的輪廓,這個輪廓越大,越粗糙,學生越容易掌握,越容易在學生心目中留下印象。留下粗糙的輪廓后,再一步步勾畫,越描越細,越描越清楚。這樣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細微,這個重要概念容易被學生接受,即使是特困生,也能掌握一部分,而不是亂猜亂撞。分幾步要求,層層深入的教學特點,實現了重要概念的螺旋式發展。除了血液循環這個概念以外,還有肺的呼吸原理也適合用這種方法。教師的工作本身就具有創造性,我們要打破常規,學會創造性的解決難題,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四、用好概念圖
采用概念圖,能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從概念圖上展現出的聯系層次關系能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理順概念的關系,構建合理的生物學知識體系。用好書上現成的概念圖。如《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一章,在基因、DNA、染色體這三者的關系理解上,人教版上有圖清晰的呈現了 三者的關系。但是,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觀察,指明哪里是DNA,哪里代表蛋白質,學生看懂了圖,才能將三者的關系存留于心中。要附上提問,能更好的起到幫助理解本質的作用,如基因、DNA、染色體三者的關系圖,加上幾個小問題,會更好用。當一個章節學完了時,要及時把章節中各內容用概念圖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