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海燕
閱讀與寫作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但同時它們也是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兩大難題。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融合,能夠相互促進,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教育學內容,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一定的閱讀量能夠幫助學生下筆如有神。閱讀既能給學生舉例,也能讓學生記住更多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豐富詞匯量,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而寫作又是閱讀強有力的輔助,寫作能夠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能夠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規范使用詞匯、短語和語法,增強學習靈感。寫作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能夠提高,思路隨之打開。
一、指向學生思維發展的以讀促寫教學方法探究
(1)圍繞話題,夯實詞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是詞匯,只有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閱讀才能夠順暢。教師應改進詞匯教學的方式方法,被動地記憶詞匯,還不如與閱讀融合,讓學生以讀促記,以讀促寫。教科書提供的語言材料內容豐富,話題廣泛,涉及歷史、科技、文化、地理、名人、旅游等各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圍繞單元的不同話題,整合詞匯,既便于學生掌握詞匯在實際生活中的用法,又便于學生對詞匯的有效記憶。
(2)精講語法,靈活運用。初中英語課教學語法是有必要的,但學習語法不是目的,是為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語言。滿堂灌的語法課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若利用教材設置的情景來講解語法句法,易懂而實用。
(3)文本解讀,謀篇布局。學生的作文習作中結構松散,文氣不暢的問題很突出,所以閱讀教學中僅有語法和詞匯是不夠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而文本解讀正是培養這種能力的有效手段。語篇是有條理、上下連貫、前后一致的有機語言整體,英語語篇常見的結構有議論結構、描寫結構、說明結構、敘事結構等。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不同類型語篇材料的框架結構、文體特征以及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幫助學生理清線索,列出框架,乃至猜測意圖或續寫結局。通過語篇分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水平,這樣的思維訓練對學生謀篇布局很有益處。
三、結語
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的單元話題,按詞匯、句式、篇章、邏輯的訓練思路,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技巧的滲透,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提高閱讀寫作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根據教材本身所提供的材料開展寫作訓練,應該是最接地氣最為現實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