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彤彤



摘要: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因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處于低迷狀態,而中國經濟卻抓住機會實現經濟正增長。上海作為中國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研究其背后的影響因素對于提升上海經濟發展質量、優化經濟結構等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上海市經濟發展與經濟貿易、文教水平、科技發展多個方面等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發現,指標體系中的各個指標與上海市經濟發展之間相互影響,但不同指標對應的影響程度存在差異。文章從影響因素入手,為上海市經濟發展提出加大科研投入、加強對外開放等政策建議,為促進上海市經濟增長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上海經濟;主成分分析;政策建議
一 、引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奮斗的第一個五年,也是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五年。在這五年里,上海市科學地制定規劃和實施二○三五年遠景目標,對加快構筑新階段上海發展的戰略優勢、更好服務全國改革發展大局具有重要意義。
上海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岸,位于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接長江入海口。上海市優越的地理位置,使上海匯聚了國外許多金融機構和金融資源,成為了我國最大的經濟金融中心。同時,上海市港口經濟發達,其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因此奠定了上海市GDP穩居全國前三的經濟地位。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但是,有關GDP相關理論相對不足,因此,研究其影響因素已成為需要探討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文獻綜述
近年來,國內外多位學者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測度。舒服華(2018)通過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四川省的經濟發展水平進行測度,結論表明四川省經濟發展水平整體較好,但存在區域之間經濟發展不均衡。王曉亮(2019)通過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我國“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創業環境發展水平進行測度,結論表明“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創業環境總體上較好,但不同地區創業環境發展水平有較大差異。陳珈琪(2021)等通過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湖南省農村經濟發展差異水平進行測度,結論表明湖南省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呈現出區域不均衡的狀態,經過文章實證分析可知湖南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區位條件、制度政策、勞動力條件。陳海貝(2021)等通過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驅動力的影響因素,結論表明經濟發展外部驅動因素和農民生存與發展需求內部驅動因素是影響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主要因素。柳玉壽等通過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綿陽市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進行研究,結論表明四川省總體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均衡,其影響現代發展路徑的主要因素為人均GDP和社會消費品總額。曹韻詩(2018)等通過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測度了濟南市經濟增長質量,結論表明濟南市在這12年里的經濟質量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其中經濟增長效率和經濟增長穩定性呈下降趨勢而經濟增長結構呈現平穩趨勢。于娜等(2019)通過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測度了長三角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結論表明合肥在長三角地區中總體排在中上游的位置,其中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和農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排名較低,需加強這些方面的發展。楊芳等(2020)通過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測度了黔南州各地市的城市發展綜合競爭力,結論表明黔南州各地市發展水平不均衡且城市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不能帶動周邊城市發展。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關于中國經濟發展測度的研究較多但是研究影響經濟發展水平的因素較少,因此本文針對上海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從經濟貿易、文教水平、科技發展多個方面展開相關研究,為國家出臺相關經濟政策和制定經濟發展方案提供理論視角。
三、數據選取
在本文選取2005~2021年上海市GDP作為反映上海市經濟發展水平情況的指標,選取進出口總額作為上海市對外貿易情況的指標,選取科技成果樹木作為上海市科技發展水平情況的指標,選取財政支出和財政收入作為上海市財政水平情況的指標,選取圖書出版數量作為上海市文化水平情況指標,選取高等教育人口數目作為上海市教育水平情況指標,選取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作為上海市投資水平情況指標,選取第三產業產值作為上海市經濟結構情況指標,選取社會消費品總額作為上海市商業程度情況指標,選取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上海市經濟效益情況指標,由此構建上海市經濟發展指標體系。數據來自于2005~2021年《上海市統計年鑒》。
如圖1所示,各指標在2005~2021年均呈上升趨勢。上海市國民生產總值逐年升高,表明上海市經濟水平逐年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說明上海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進出口總額逐年增加,說明上海市對進出口貿易、國際經濟往來越來越重視。科技成果數量的增加,說明上海市的科技水平逐年提高。財政支出和財政收入的增加表明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政府在基礎建設上的花費逐年增加。高等教育人口數目和圖書出版數量的增加表明上海市的教育水平逐漸升高。第三產業產值逐年提高說明上海市第三產業逐年升級。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加,表明投資情況良好,企業工廠規模逐年擴大。
四、模型選取
本文通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上海經濟水平與對外貿易、科技水平、教育水平等因素之間的關系。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作為一種主流的降維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解釋資料的綜合性指標。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該方法可以將多個相關系較高的變量轉化為相互獨立或者不相關的變量,其具體步驟如下。
(一)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假設進行主成分分析的指標變量有m個:x1,x2,…,xm共有n個評價對象,第i個評價對象的第j個指標的取值為aij。將各指標值aij轉換成標準化指標Aij。
為標準化指標變量。
(二)計算相關系數矩陣R
相關系數矩陣R=(rij)m*n
式中rij=1,rij=rji,rij是第i個指標與第j個指標的相關系數。
(三)計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計算相關系數矩陣R的特征值λ1 ≥λ2≥……≥λm≥0,及對應的特征向量u1,u2,…,um,其中uj為列向量,有特征向量組成m個新的指標變量為
式中y1是第一主成分,y2是第二主成分,……,ym是第m主成分。
(四)選擇p(p≤m)個主成分,計算綜合評價值
1.計算特征值λj(j=1,2,……,m)的信息貢獻率和累積貢獻率。稱
為主成分yj的信息貢獻率;
為主成分y1,y2,…,yp的累積貢獻率,當αp接近于1(αp=0.85,0.90,0.95)時,則選擇前p個指標變量y1,y2,…,yp作為p個主成分,代替原來m個指標變量,從而可對p個主成分進行綜合分析。
2.計算綜合得分。
其中bj為第j個主成分的信息貢獻率,根據綜合得分值就可進行評價。
五、實證分析
第一,用極差標準化法對選取的10個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然后利用SPSS22.0進行主成分分析結果表明其KMO檢驗值為0.868>0.5,Bartlett球形檢驗的p值小于0.001,說明能夠進行主成分分析。具體的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第二,由表3可知,第一主成分的方差百分比為85.313%,特征值為8.531。第二主成分的方差百分比為11.974%,特征值為1.197。兩者的累積貢獻率為97.287%,且兩者的特征值均大于1。根據特征值大于1和累積方差大于85%的原則,從表3中提取的2個主成分代替了原有的10個指標,解釋了97.287%的方差變動,因而認為這兩個因子基本反映了原變量的絕大部分信息,起到了很好的降維作用。
第三,從表4來看,人均可支配收入,進出口總額,財政支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第三產業產值,高等教育人口數目,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總額,圖書出版數量在第一主成分上表現出較高的因子載荷量,這些指標反映了城市經濟發展綜合水平,因此命名為“綜合經濟發展水平”。第二主成分在科技成果數目上的系數較大,這個指標反映了城市的科技發展水平,因此命名為“科技發展水平”。
六、結論及建議
(一)加強對外開放,拓展國際貿易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國際合作交流越來越密切,加強對外開放,是追隨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因此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拓展國際貿易和加強對外開放。為此,國家應給予相應補貼,減少相關稅費,以此刺激鼓勵對外貿易,拓展國際貿易。
(二)注重教育文化,提高人才質量水平
教育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基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越來越注重教育人才的培養,人才是各行各業發展新興的基石,注重教育文化發展,提高人才質量水平,應該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職業建設。
(三)加強科技創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科技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科技創新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基石。科技創新對于促進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合理化及可持續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對此應增加科技專利補貼,完善科技專利保護制度,以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建立良好循環。
(四)加快第三產業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三產業的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因此加快第三產業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促進上海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應對第三產業各行業進行減稅降費并對重點升級的行業開放貸款等綠色通道,給予相應的補貼,刺激第三產業升級的進程。
(五)完善基礎設施,提高財政水平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基礎設施是否完善,是決定其經濟是否可以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提高財政水平,增加財政支出和財政收入可以加快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珈琪,項廣鑫.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湖南省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綜合評價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1(08):71-74.
[2]陳海貝,宋曉麗.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驅動力研究——以海南省為例[J].上海國土資源,2021,42(02):54-58.
[3]柳玉壽,何亮,李倩.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綿陽市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0(05):88-92.
[4]楊芳,邢穎,李青嬋,高長春,張文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發展綜合競爭力評價——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為例[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40(01):111-118.
[5]王曉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一帶一路”內陸重要節點城市創業環境評價研究[J].河北企業,2019(10):42-44.
[6]于娜,陳江華,楊承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發展評價[J].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2019,36(02):31-38.
[7]舒服華.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四川省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評價[J].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18,35(04):63-68.
[8]曹韻詩,王善松.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經濟增長質量評析——以濟南市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8(22):108-109.
(作者單位:西安外事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