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楠


摘要:當前,唐山正在努力建設成為中國在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窗口”,通過進一步分析唐山在參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優勢和劣勢,提出相關建議,使唐山更好展現輻射力和影響力,充當東北亞經濟合作引領區。
關鍵詞:東北亞區域;唐山;經濟合作
一、引言
從地理位置來看,“東北亞”是指亞洲東北部地區,包括中國東部、日本、韓國、俄羅斯遠東地區、蒙古國和朝鮮等,和歐盟、北美并列為當今世界最發達的三大區域之一。東北亞區域人口密度大,約占全球人口的23%,自然條件良好,沿海范圍廣闊,區域內各國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經濟結構梯次明顯,資源稟賦各具特點,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間。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東北亞各國之間的經濟、技術、貿易合作迅速發展,經濟總量不斷增加,國內生產總值之和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20%,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較大影響。
唐山位于河北省東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地處華北與東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綜合試點地區。201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唐山視察,作出了“努力把唐山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的重要指示。作為東北亞區域的城市窗口之一,唐山只有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大趨勢,樹立全域開放思維,轉身向海、依港開放,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才能不斷增強其國際競爭力。
二、唐山參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優勢
(一)區位優勢
首先,唐山位于東北亞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首都經濟圈的交匯處,對內腹地廣闊,交通便利,連接北京、天津等華北地區,輻射山西、內蒙古、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西北地區,對外與日本、韓國和朝鮮隔海相望。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唐山對接國際和國內兩大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唐山是一個海洋城市,資源豐富,海域面積達到4500平方公里左右,約占河北省的65%;大陸海岸線230千米,約占河北省47%;島岸線119千米,約占河北省的97%,發展海洋經濟前景廣闊。
(二)港口優勢
唐山正在發展形成京唐港區、曹妃甸區和豐南港區“一港三區”的格局。現如今,唐山港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鋼材、煤炭、鐵礦石運輸港口。已建成2個40萬噸級泊位、145個生產性泊位;開通46條集裝箱航線,基本覆蓋了國內的主要港口和日、韓的主要港口。2020年,唐山港全港實現了7億噸的貨物吞吐量,排名世界第2;集裝箱吞吐量達到了312萬標準箱,排名中國大陸港口第18位。位于唐山的曹妃甸有長達6公里的30米水深岸線,不凍不淤,可直接建設30萬噸級大型泊位,是渤海唯一具有如此地理優勢的地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等大宗貨物的需求會逐漸增加,進出口貿易規模更加龐大。在北方各大港口中,天津港水道淺,淤泥重,這一問題制約了港口未來的發展。大連港和青島港分別位于遼東半島頂端和膠東半島頂端,周邊不能形成城市群,由于自身經濟腹地的局限性,難以成為世界一流大港,唐山港獨特的深水港址降低了港口建設維護成本,后方有大面積鹽堿灘涂,適合臨港產業聚集,可為生態新城的開發及臨港工業提供充足低廉的平臺,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優勢,唐山港正在成為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新樞紐。
(三)資源稟賦優勢
唐山是資源型城市,因煤而建,因鋼而興,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擁有中國規模最大、產能最高的鋼鐵產業體系。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據河北省統計局統計數據,2020年,唐山市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分別達到1.33億噸、1.44億噸和1.68億噸,分別占全國總產量的15.0%、13.7%、12.7%。已形成煤炭、鋼鐵等 10 大支柱產業。唐山人力資源豐富,北京和天津有豐富的人才儲備和先進的研發能力,受益于京津冀一體化的政策,唐山具備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作為臨海城市,唐山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管轄海域面積共3493平方千米,沿海未利用海域1173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33.6%??捎糜陴B殖的淺海面積有15萬公頃,可利用養殖池塘資源3萬公頃,海洋漁業種類多達到137種。海鹽資源豐富,海水鹽度高,位于曹妃甸區的南堡鹽場是亞洲最大的海鹽生產場。唐山的濱海旅游資源種類多樣,既有港口溫泉,又有海濱、海島。正在開發中的唐山灣國際旅游島歷史悠久,分布著諸多形態各不相同的海島,海島上的海岸被天然細沙所覆蓋,有豐富優質的地熱溫泉,獨特的紅月亮也使它成為絕佳的賞月之處。
(四)合作平臺優勢
目前,唐山市擁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分別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曹妃甸經濟技術開發區。憑借著優越的地理位置、較低的投資成本及各種優惠政策,引進了松下電器、伊藤忠商事、神戶制鋼和愛信精機等世界500強企業在此投資興業。2010~2019年,全市引進東北亞國家外資累計16.2億美元,占全市總量的11.8%;對東北亞地區進出口額達到143億美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12.7%。同時,唐山市還擁有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曹妃甸片區、曹妃甸綜合保稅區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利用“自貿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政策優勢,建立了價格指數、交易、金融三大平臺,發展期貨現貨貿易,逐步形成鐵礦石、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氣、鋼鐵、木材六大物流貿易倉儲加工中心。并先后獲批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和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等,獲得累計投資超過5000億元,吸引了特色產業聚集發展,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
三、唐山參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劣勢
(一)與其他城市競爭激烈
與東北亞地區發展經濟合作的城市并非只有唐山一個,東北地區的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城市均提出了打造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尤其是大連市,與唐山一樣都是沿海城市和工業城市。大連提出要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設立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加強與日本的產業對接合作;構建“一核兩翼、多片區聯動”的空間格局。這些舉措必將推動大連與東北亞區域之間的經貿往來。沿海城市天津、青島、煙臺等地也在積極對接東北亞,尋求合作新模式。其他城市的競爭也就意味著大量的經濟合作被這些城市分流。
(二)對外開放程度和利用外資效率較低
2019年,唐山市的經濟外向度(對外貿易總額/GDP)為11.0%,其他沿海城市如大連、天津、青島、煙臺的經濟外向度分別為57.1%、52.1%、50.5%和38%,相比之下,唐山的對外開放程度較低。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規模較小。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7.9億美元,在外商直接投資中,第二產業增長18.0%,第三產業下降24.7%,全年新備案外商投資企業36家,合同外資9.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主要依靠股東留存收益和利潤再投,對唐山經濟結構的貢獻較小。
(三)美譽度不高,國際化水平較低
在很多人的眼里,提起唐山,對它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鋼鐵、煤炭、地震,污染等詞語上,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唐山是一個海洋城市,有優質的海洋資源。青島、天津、大連等地的憑借著聞名全球的濱海旅游口碑,并逐步完善了國際海陸空等交通設施及居住、醫療、教育等生活設施,不僅推進海洋文化的建設,還拉動了經濟的增長,使旅游業成為支柱產業,也提升了城市的國際化水平。如何改變國內外對唐山的印象,對于吸引外資,發展濱海旅游業至關重要。
四、唐山參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建議
(一)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加強與東北亞國家之間的合作
日本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三大經濟體,科技發達,但資源匱乏,人口老齡化嚴重,大量原材料、資源、能源、食品依賴進口,并出口高性能產品和中間材料;韓國的制造業實力雄厚,在電子產業、半導體制品等領域也有很大優勢,但礦產資源較少,主要工業原料依賴進口。俄羅斯橫跨歐亞兩洲,軍事、航空航天等方面技術位居世界一流,基礎科學研究和自動化技術化實力較雄厚,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但由于地理位置,輕工業和農業較為落后;蒙古國是東北亞區域內唯一的內陸國,以畜牧業為主要產業,自然生態資源和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國內水電、道路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朝鮮目前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各種物質仍處于極度缺乏狀態中,食品、能源等產品都依賴進口。唐山應繼續貫徹開放發展的理念,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充分發揮自身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加強與日、韓在醫養健康、節能環保、科技創新、高端制造、服務貿易等領域的合作,與俄羅斯、蒙古國和韓國在農、林、牧、漁、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作。
(二)改善營商環境,提高外資利用效率
優質的營商環境可以提升招商引資成效,目前,唐山的營商環境需優化,市場準入、行政效率、服務水平、政策支持與東北亞合作窗口城市定位不匹配。因此政府應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商事登記、通關流程、監管模式等制度創新,通過推行負面清單、搭建外資企業服務平臺、提升金融服務功能等措施,引導已有的外資企業增資擴股、以商招商。瞄準日韓精準招商,壯大日韓招商力量。明確專人、專業機構負責面向日韓的招商引資工作,有針對性地主動對接,爭取更多大企業、好項目落戶唐山。
(三)提高唐山的國際化水平
唐山應堅持國際化思維理念,不斷提升城市的綜合水平、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城市配套服務方面,規劃建設國際化社區,配套建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設施,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配備中英雙語標識,設立涉外綜合服務站,增強在唐外資企業員工的融入感和歸屬感;在文化交流方面,積極承接國際性會議和活動,打造國際化品牌展會,不斷拓寬與東北亞國家的聯絡渠道。在產業結構方面,堅持工業做除法,服務業做乘法,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構建“高新輕綠”城市經濟新格局。
參考文獻:
[1]趙希鳳.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向縱深發展[N].吉林日報,2019-09-09(008).
[2]河北日報評論員.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 扎實推進“三個努力建成”[N].河北日報,2020-07-28(001).
(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