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竹 張振強
摘要:文章針對就業創業能力培養方式展開充分探究,首先簡要介紹了目前企業用人具體標準,其次分析了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現狀,然后闡述了企業對優秀人才的主要需求。最后圍繞著增強學生基礎能力、完善就業指導工作、增加學生實習機會、打造專屬職業精神、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五個方面,主要探討了從企業用人角度出發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以此充分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為教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企業用人;就業創業;基礎能力
現階段,在對學生教育過程中,就業創業能力培養也是主要的教育內容之一,為了讓學生在未來發展中,能夠進行良好就業創業,教師應當從企業角度,對就業創業形式以及具體需求進行分析,明確企業用人標準。繼而在培養就業創業能力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詳細的培養方式,制定合理的培養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使其快速適當企業工作環境,有效促進學生良好發展。
一、目前企業用人具體標準
各個領域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均有不同的發展目標,企業內部的具體工作內容以及發展方向也均不相同,每個企業有著相應的用人標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優秀人才,以此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為此,企業通常會根據實際發展情況以及用人需求,繼而招收相關人才。并且,企業用人標準較為嚴格,用人標準相對較多。
第一,專業能力。該標準也是企業招收人才的首要內容,高水平的專業學生能夠更好適應工作環境,并可在面對問題時,積極解決工作問題,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當學生具備較強的能力,可為企業發展提供較大幫助,逐漸提升企業的發展水平。
第二,合作精神。在企業用人過程中,對人員之間的合作精神更加關注,企業的良好經營通常依靠員工之間團結合作精神,有助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從而可有效使企業的規模逐漸擴大,為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
第三,行動力。該項標準直接關系到員工的效率,具備較強行動力的員工,其在工作中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相關任務,具有較高的辦事效率,有助于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
二、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現狀
企業在用人過程中,通常會招收大量的畢業生,以填補空缺崗位,確保企業能夠順利經營。同時,在高校辦學過程中,也不斷注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通過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可有效對學校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繼而在高校中,通常開展就業創業課程,不斷培養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讓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創業形勢進行深入了解,并對就業創業的方式進行充分掌握,以此使學生在畢業后找到合適的工作,充分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但是,在對學生進行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無法發揮出能力培養的優勢,使其培養的效果不夠顯著,未能達到理想的要求。
目前,由于我國企業的用人需求量相對較小,崗位相對穩定,繼而為學生就業創業形成較大的難度。并且,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未能對當前行業進行充分了解,缺乏基礎能力,使其就業難度逐漸增大,在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逐漸減小,嚴重影響學生的發展。同時,在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未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致使學生對企業工作尚未了解,在各個方面均處于未知的狀態,從而影響學生的順利就業。并且學生在學校期間,缺少良好的實習機會,學校未能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條件,繼而使學生對工作環境以及具體要求不夠了解,無法快速適應工作環境,影響學生的工作效率,難以發揮出學生的實際優勢。另外,教師在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未能對企業用人要求以及相關標準進行詳細分析,從而無法了解當前的就業創業形勢,難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指導建議,導致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逐漸下降,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三、企業對優秀人才的主要需求
在培養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過程中,教師應當從企業用人角度,對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進行詳細分析,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通常圍繞核心力量,開展相應的工作。同時,在企業內部通常包含較多的工作崗位,每個崗位均需要相應的專業人員,以此能夠使工作得到順利開展。為此,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對人才有著不同需求,通過對企業內部的各項專業進行分析,企業通常需要專業的管理人員以及技術人員,尤其是在研發崗位中,對人員專業性有著較高的要求。并且,在企業招聘過程中,通過對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行合理評估,當其專業水平達到企業標準,以此將其錄用。在企業人才需求中,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逐漸對人才招聘越加注重。通過對企業整體用工情況進行分析,可了解到當前企業的人才培養需要較長的時間,大部分人才的工作經歷相對較少,但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該類型人才在企業中居于重要位置,屬于企業的骨干人才,其通常在企業中負責研發等專業工作,可有效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充分保障。同時,在企業內部管理型人才與技術型人才存在較大的差異。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通常由不同的部門組成,管理型人才可對各部門的人員進行管理,具有相應的決策權,能夠通過積極溝通交流,對企業內部組織進行適當的協調,并對企業員工做出合理評估,繼而展現出管理型人才的優勢。并且,在企業人才需求中,還包括非專業性人才,通過人員之間的合作,繼而完成相應的工作內容。此外,企業在招聘過程中,還會根據內部崗位的具體情況,以此選擇相適宜的人才,確保其技能、專業、經驗等均符合企業的規定標準,從而有助于人員的發展。在對企業人才需求的分析過程中,高校可逐漸完善對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內容,強化學生的專業能力,使其不斷了解當前企業的用人情況,由此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較大益處,培養出更多企業需要的人才。
四、從企業用人角度出發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一)增強學生基礎能力
在就業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當前企業的用人標準及用人需求對學生進行充分引導,促使學生了解現階段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明確企業在招聘過程中的實際情況,以此便于學生結合企業實際標準,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時,隨著我國教育不斷發展,畢業生數量逐漸提高,致使就業競爭力不斷加大,企業對學生的要求也開始增加。因此,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具有較高的技能水平。并且,在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基礎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水平,使其具備專業的素養。在就業過程中,需要學生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以此可有效符合企業的用人要求,在基礎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應當逐漸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并且,還應當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其在就業過程中,通過良好的表達,讓企業對學生自身的優勢進行初步了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良好形象,可讓企業對學生有著初步的印象。同時,學生還應當具備敏捷的思維方式,可對企業提問的內容以及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及時想出解決對策,以此可有效加深企業對學生的印象,有助于學生的良好發展。在就業面試過程中,學生還應當明確自身著裝的搭配,繼而充分展現出整體的精神面貌,能夠有效增加就業面試通過的概率。為此,基礎能力是培養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主要內容之一,教師應當對其加以重視,從各個角度出發,并對學生進行深入分析,提升學生的基礎能力,使其在日后就業中得到穩定地發揮,展現出學生的自身優勢,從而達到良好的培養效果。
(二)完善就業指導工作
教師在培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做好相關的指導工作,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其提出合理的建議,使其在就業中能夠快速找到發展目標,并通過各項考核,以此順利開展相關工作。因此,教師在實際指導前,應當對企業的用人需求進行全面分析,并對我國當前的政策進行充分解讀,了解相關政策對學生的優勢。并且,教師在就業指導準備工作中,還應當對人才市場進行深入調查,掌握目前市場中的具體情況,從而有效開展就業指導工作,逐漸強化教學質量。同時,在高校的辦學過程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逐漸對就業創業教學更加重視,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其合理安排相關課程,從而能夠讓學生了解當前就業現狀。教師在實際的指導工作中,應當與學生進行積極交流,了解學生對就業創業的具體想法,繼而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要求為其提供合理建議,使其在就業過程中得到良好的發展。并且,教師在進行就業指導過程中,還應當逐漸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條件以及方向,讓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做出合理選擇。教師通過對學生自身特點的掌握,對其進行有效指導,逐漸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避免學生在初入職場后對相關規定以及具體情況不了解,難以適應工作環境,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高校通過開設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有助于為學生提供較大的幫助,使其能夠提前對職場進行相應的了解,不斷減少學生的緊張心理,有效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從而有效推動學生的穩定提升。
(三)增加學生實習機會
高校在辦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就業創業能力,對學生未來工作有著較大的益處,繼而高校應當加大對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視。目前,在企業招聘過程中往往更加看重學生的實踐經驗,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通常需要大量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可快速適應企業工作,為企業發展提供較大的幫助。因此,高校在培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過程中,也應當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機會,高校需對傳統的課程結構進行適當的改善。在理論知識講解的過程中,還應當搭配相應的實踐活動,從而能夠讓學生有著進一步體驗,不斷增加學生的專業經驗,使其逐漸提高自身的能力。因而,在開展就業創業課程中,高校應當與企業進行充分聯合,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對企業內部進行有效參觀,了解當前企業內部的具體工作狀態,對企業工作環境有著初步的了解。同時,高校還應當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在指定的合作企業中進行實習,有效增加學生的工作經驗,對工作內容進行不斷適應,從而充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工作內容,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工作目標,使其明確畢業后的就業方向。并且,高校通過開展實踐活動,可為學生積累更多地經驗,繼而使其在就業應聘時,有著較大的優勢,并具有優先錄取的資格。此外,部分學生有著創業的想法,通過實習機會,也為創業的學生提供寶貴的經驗,使其對相關行業進行深入了解,并不斷積累創業資金,由此可對學生的就業創業有著較大的支持。
(四)打造專屬職業精神
職業精神也是企業用人的具體要求之一,教師在開展就業創業教學中,應當結合現階段企業具體用人狀況以及實際需求,從而為學生進行有效講解,讓學生及時了解當前企業的用人標準,對各個因素進行充分掌握。目前,在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學生缺乏職業精神,未能用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使其對工作要求與相關精神不夠了解。為此,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品質的重視,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使其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能夠以正確的態度看待相關事物,并做出合理的選擇,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精神,繼而可有效吸引企業的注意,充分滿足企業的要求,符合企業的就業標準。同時,在打造學生職業精神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選擇合理的教育方式。通過對學生的了解,以學生接受的方式開展就業創業教學,可有效讓學生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理解職業精神的具體內涵,有助于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逐漸增強學生的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使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對學生的日后工作起到較大作用,培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具有良好的發展優勢,拓展學生的發展途徑,使其在發展過程中更加清晰,明確自身的發展目標,有助于推動學生的整體發展。
(五)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在就業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起到關鍵性作用,通過教師的教學以及指導能夠為學生帶來較大的幫助,使其了解企業的發展形勢,明確當前企業用人情況,以此使學生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便于學生快速開展就業創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在就業創業教學過程中,對教師有著較高的要求,其應當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能夠對企業用人狀況進行準確分析,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合理的就業創業策略,繼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由此,高校應當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讓教師充分掌握就業創業的理論知識,并不斷拓展教師的知識面,使其能夠為學生的疑問做出良好的解答。并且,在培訓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夠對企業用人機制進行合理分析,并對當前企業用人情況有著自身的見解,以此可為學生提出合理化建議,對學生的就業創業起到較大支持。并且,還需要教師具備正確的觀念,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也可使其具有正確就業觀念,充分展現出教師的優勢,滿足學生能力培養的需求,符合高校教育的標準,促使學生在就業以及創業中均能得到良好的幫助。使其在發展中,獲取有效建議,避免學生在就業以及創業中出現較大的問題,對學生的發展產生較大影響,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較為重要,是重點的工作內容之一,要求教師應當對其加大重視。在整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需從企業用人的角度出發,結合企業的用人標準以及用人需求,繼而合理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并對學生進行合理分析,從而為其提供相符合的建議,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滿足企業的各項用人標準,解決能力培養中出現的問題,繼而使學生在就業創業中獲取較大優勢。
參考文獻:
[1]蘇冬梅,劉潔晶,任金忠,等.基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研究[J].現代農村科技,2021(09):75-76.
[2]蔣田喜.美術類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與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研究——以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分析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22):82-85.
[3]張一卉.高校貧困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與實踐——以揚州大學商學院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1(07):190-192.
[4]馬浩浩,顧水英,剡曉旭,等.地方師范院校非師范專業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研究與實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10):75-78+81.
[5]譚建偉,梁婷雯,王建東.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影響路徑研究──以重慶市為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1(08):58-64.
(作者單位: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