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我國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幼兒德育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環節之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在各個區域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要發展幼兒的自尊、自信,引導幼兒學會遵守規則,形成穩定的情緒情感,學會用心靈去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基于此,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如何在游戲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成為備受關注的課題。本文結合具體實踐,作如下幾方面研究。
一、結合幼兒興趣特點,營造良好德育氛圍
“耳濡目染,不學以能。”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要注重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游戲中,與教師、同伴進行有效的互動,感受游戲活動的快樂,讓身心得到真善美的滋養。
比如,在大班語言區域游戲“樹真好”中,教師首先進行環境布置,在語言區的墻上掛上了幾十幅樹的圖片,在教學開始用多媒體出示了一棵大樹,與小朋友們展開互動: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樹嗎?為什么喜歡呢?老師的提問引起了小朋友們回答的興趣,“我喜歡樹,因為夏天走到樹下會感覺很涼快!”“我喜歡樹,因為春天有很多樹會開出漂亮的花朵”……小朋友們紛紛說出自己對樹的喜愛后,教師又說到:“啊,樹真好,那我們怎么來保護樹呢?”小朋友們又大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學習完了散文詩《樹真好》之后,教師又讓小朋友們來回憶:鳥媽媽和小鳥是怎么贊美樹的呢?它們可以在樹上干什么?幼兒通過模仿來表達對樹的贊美,表達了自己對樹的熱愛……教師總結:樹不僅保護環境,綠化空氣,還給人類的生活提供資源,帶來了便利……樹真好!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環境,并與幼兒展開自由、民主、快樂的交流,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同時,還滲透了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教育,也使幼兒對接下來的詩歌學習充滿了期待。
二、通過角色扮演游戲,培養美好道德情感
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角色表演游戲是幼兒十分喜歡的游戲形式,幼兒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促進其交往能力,也擁有了實踐社會道德行為的機會,可以從多個側面了解社會,學習正確處理人際關系,這是角色游戲的獨特優勢。幼兒扮演角色的過程中,也感受到角色的責任、義務等。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需要遵守行為規則,勞動者所應具備的優良品質等,培養了美好的道德情感,比如,在學習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后,教師總結說,孔融差不多和我們一般大的時候,就懂得分享、謙讓,我們也要向他學習,尊敬師長,與自己的兄弟姐妹、幼兒園的小伙伴友好相處,有好東西和大家一起分享。然后教師創設情境,讓小朋友們來表演在公交車上給老奶奶讓座的情境,通過這樣的表演,強化了幼兒對正確行為的認知,體驗到良好的行為帶來的快樂。再如,在角色游戲“社區醫院”中,小朋友們在表演之前,一起商量分配角色,如誰當醫生、誰當護士、誰當患者等。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主動配合,相互幫助,促進了良好交往關系的形成。
三、借助音樂游戲開展,陶冶幼兒美好情操
貝多芬說:“音樂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來。”在音樂游戲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因此,教師要在音樂游戲活動的開展中,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讓音樂情感滋潤幼兒的心靈,陶冶幼兒美好的情操,為幼兒健康成長提供精神養料。在音樂游戲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以如下幾方面為切入點。
(一)在音樂游戲中進行倫理教育
倫理教育是幼兒德育教育的基礎,通過倫理教育幼兒才會知道,人與人之間應該遵守的行為規則,才會成長為一個文明有禮的孩子。比如,在歌曲《我的好媽媽》的教學中,教師首先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桌子、小椅子、茶杯、媽媽頭像掛飾等游戲材料,并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進入游戲情景:小朋友們,你們的媽媽每天都很辛苦,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媽媽下班回到家,你在干什么?你會對媽媽做什么表達你的愛?通過這樣的提問和觀察圖片,使幼兒初步感受歌詞的情感。在學習了歌曲后,教師引導幼兒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知道要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歌曲強烈的感染力,使幼兒在美好的情感體驗中獲得心靈的滋養。
(二)在音樂游戲中滲透幼兒愛國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幼兒園教育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是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教育。在音樂游戲中滲透政治思想教育,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興趣,可以獲得理想的效果。比如,在歌曲《大中國》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創設了“說說我們的大中國”游戲,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說說自己知道的中國,然后,教師教唱歌曲,并讓幼兒跟著音樂自由創編動作,跟著音樂跳起來,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歌曲唱完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你們覺得做一個中國人光榮嗎?為什么?請你說一句祝福祖國的話好嗎?經過這樣的歌曲學習活動,每一個幼兒的心田都播下了一顆熱愛祖國的種子。
(三)在音樂游戲中滲透勞動教育
在幼兒德育教育中,勞動教育十分重要,因為培養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勞動能力,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勞動態度,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等,可以為幼兒幸福美好的人生奠基。在幼兒喜歡的音樂游戲中滲透勞動教育,無疑比不厭其煩的說教更有效果。比如,在音樂游戲活動“勞動最光榮”中,教師首先讓幼兒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然后提問:歌曲里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呢?你們想學習歌曲中的哪一個?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他們是如何勞動的?然后,讓幼兒隨著音樂來模仿喜鵲、蜜蜂等的勞動。隨后,教師給幼兒講述“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含義, 并一起做游戲“我也來勞動”。教師提問:小朋友們長大以后,你們也都會成為光榮的勞動者,那么,你們想做什么呢?請你們來選擇一個代表自己理想的勞動工具吧, 然后讓幼兒伴著《勞動最光榮》的歌曲,做著自己理想的職業的動作。
四、挖掘體育活動優勢,有效融合德育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強調,幼兒體育與健康教育目標明確,在提升幼兒體質,促進智力發展的同時,還要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幼兒園教師在幼兒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中,要深入挖掘開展德育教育的優勢,讓德育之花在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中,精彩綻放。
(一)培養幼兒勇敢面對困難的品質
教師在體育游戲的開展中,可以結合幼兒的行為能力、心理特點等創設一些相對困難的情境,引導幼兒積極面對,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勝利,感受成功的愉悅,培養幼兒勇敢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品質。比如,在“墊子上的游戲”中,教師請幼兒各自選取一塊墊子,在上面感受墊子的柔軟之后,再讓幼兒發揮想象,自己找出更多的玩法,并一個個表演出來,然后教師讓幼兒把墊子緊挨著排列起來,做助跑跳遠等。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在幼兒對玩墊子有了初步的體驗后,教師又引導幼兒通過變化擺放方式,增加活動的難度,使幼兒在進一步的探究中,掌握更多的鍛煉方法,不僅鍛煉了身體,也進行了思維的體操,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幼兒勇敢面對困難的品質。
(二)培養幼兒規則意識
體育游戲開展中,首先要制定游戲規則,這是體育游戲順利開展的保證,因此,教師要與幼兒一起制定游戲規則,并使幼兒在遵守規則的過程中,增強規則意識。
比如,在體育游戲“小青蛙捉害蟲”中,教師首先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去幫助小青蛙捉害蟲,然后讓幼兒觀察游戲場地,介紹游戲規則,告訴小朋友們在小青蛙經過荷塘的時候,碰見兩個在一起的荷葉,要雙腳跳過去,單個荷葉的要單腳跳過去,要不荷葉承受不了你的重量,你就掉水里了,這樣就不能參加捉害蟲了。然后請一名幼兒和教師一起示范游戲,讓幼兒了解游戲的方法及規則。在游戲開展到最后,教師又組織了競賽游戲,給幼兒講述游戲規則后,各個小組進行捉蟲比賽,這樣的游戲通過多個游戲規則的設計,有效增強了幼兒的規則意識。
(三)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小孩子喜歡游戲,但更喜歡游戲的成功。”幼兒在體育游戲中獲得成功后,會產生發自內心的愉悅,產生積極的情緒,樹立自信心。
比如,在板凳游戲中,教師首先讓幼兒玩穿過森林,再玩過斷橋,在這個環節中,有的小朋友說,老師我不敢走。老師鼓勵說:沒關系,勇敢點看別人是怎樣走的,然后老師牽起小朋友的手說,來我們一起過去吧。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走過了斷橋后,產生了信心,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烏龜爬的游戲環節。
五、提煉德育教育素材,開展美術游戲活動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美育的最重要任務是教給兒童通過周圍世界的美、人際關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摯,并在此基礎上確立自己的品質。”在幼兒園美術游戲活動的開展中,教師要善于滲透德育教育,讓幼兒學會用畫筆表現真善美。
(一)聯系生活滲透感恩教育
幼兒的美術作品所表現的內容與生活聯系十分密切,從中表現出他們對自我、他人以及社會道德范圍的理解。教師在美術活動中,要注意引導幼兒從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創作素材,表現美好的情感。
比如,為了培養幼兒的感恩之心,教師給幼兒播放了清潔工掃地的視頻后,提問幼兒:小朋友們從視頻中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想一想,如果沒有這些勤勞的清潔工,我們的城市將會是什么樣子呢?為了表達我們對清潔工的感謝,我們一起制作一張賀卡好不好?在小朋友們制作完成后,教師又播放了歌曲《感恩的心》,讓小朋友們將自己的作品呈現出來,共同欣賞,并說出一句感恩的話。
(二)結合幼兒自身體驗,加強環保教育
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環保教育需要以幼兒的自身經驗為切入點,讓幼兒通過美術活動,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比如,在“我是環保小衛士”美術活動中,教師給幼兒設計了制作保護環境宣傳牌的任務。活動開始,教師首先帶領幼兒來欣賞幼兒園內的景色,然后,教師和幼兒一起搜集了很多照片,有環境被污染的照片,有大自然的美景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又引導幼兒來做圖片展,并在展出的過程中與幼兒一起討論:照片上這些地方美嗎?我們應該怎么熱愛美麗的大自然?我們怎么做才能保護環境呢?如果碰到有人破壞環境,我們應該怎么辦呢?由此,引導幼兒思考環保畫展制作的方法。幼兒的環保意識在與教師的交流中,也逐步得到強化。
(三)通過美術活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美術活動是幼兒十分喜歡的游戲活動,幼兒園中有很多教育活動都可以借助美術開展。
比如,在美術活動開展前,培養幼兒細心準備材料的良好習慣;在作畫過程中培養幼兒有序作畫,專心致志,不大聲喧嘩,不亂涂亂畫的良好習慣;在作畫完成后,培養幼兒有序整理習慣等。再如,在集體創作中,培養幼兒學會謙讓合作,養成關愛別人,對自己、對別人負責的習慣等。
綜上所述,幼兒園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工程,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每一位幼兒教師都要結合各類游戲的特點和幼兒德育需求,深入挖掘德育素材,創新性地開展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游戲活動的方方面面,有效達成德育目標,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