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成
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中采用有效的策略與方法,幫助學生克服語文學習困難。如在教學中開發學生的智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是培養學生興趣、改變學生學習困難、促進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因此,針對學生語文學習困難這一現象,筆者想從以下幾點進行闡述。
一、加強識字教學,扎實學生的基礎
識字析詞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和基礎,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語文成績,輕松學習,并愛上語文學習,改變語文學習的困難,教師就要從具體的內容入手,加強對學生的識字教學,奠定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
首先,識字提速,降低難度。據調查,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要認識的漢字達1600~1800個,這對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毋庸置疑,低年級學生要認識的這些漢字,也是保證學生學好中年級、高年級語文的基礎,是語文學習最好的開始。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語文學習的困難,就要擺脫過去認寫同步的識字教學,讓學生走出枯燥的認一個、寫一個的識字學習模式,采用在閱讀中、生活中、交流中、學習中識字的靈活方法,不但能讓學生放下識字學習的負擔,自然而然地學習積累漢字,還能極大地提高學生識字的速度,降低識字、析字的難度。
比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帶領學生學習時,碰見陌生的字引導學生注音就好,不要強迫學生會讀、會認,同時又要會寫。只要給陌生的字注上音,學生在閱讀中就會在潛意識里產生記憶的渴望,等到寫字學習的時候,學生很快就能記住這個字的寫法,從而達到會讀、會寫、懂意并會用的目的。
其次,加強對學生的寫字指導。筆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現,雖然在每一個漢字的識字過程中教師都會給學生教某個字的書寫筆順,但是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還是不按筆順來寫。這樣寫出的字不但不好看、不工整,還會影響寫字速度,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等。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寫字的方法,如握筆、筆順等,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握筆、錯誤書寫,這樣既能提高他們的寫字速度,又能讓學生寫出一手漂亮、工整的字,從而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提高他們的識字速度。
再次,培養學生識字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小學生要學習、識記的漢字有三千多個。保證每一個學生對這些字能認、會寫、會用,僅靠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結合生活中的學習,才能達到目標,夯實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改變學習困難的現狀。所以,筆者認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采用一些有趣的識字方法或者激勵手段,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才能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速度。如教師可以在班級設置識字小明星、識字大王等;還可以用一些順口溜、兒歌等方式,教學生識字、認字等。這樣就能激起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認字、識字的愿望與欲求,也能極大地增加學生的識字量,為他們學好語文創造條件。
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拓寬學生視野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是因為閱讀、發現閱讀世界的豐富性才愛上語文學習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也要充分利用閱讀這一教學平臺,讓學生通過閱讀的豐富性、靈活性等輕松走進語文世界。
比如,給學生建立班級讀書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影響學生,讓學生不自覺地拿起書來讀,從而打開閱讀的大門,久而久之愛上閱讀,在閱讀中收獲知識,增長見識。教師可以利用一定的經費給班級選購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也可以讓學生不定期地把自己看過的書拿來放到圖書角與同學們分享等。只要有各種各樣的讀物擺在學生眼前,再加上教師的鼓勵、引導以及同學間的互相感染、影響,學生就會愛上閱讀,并通過閱讀提高自己的認識與理解能力,提升自己的語文成績,積累語文知識,擺脫語文學習的困境,從而輕松學習,快樂成長。
三、通過口語交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是很多學生提高語文成績的障礙。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寫作對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要結合新時代的教學理念,運用自己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與語言,改變寫作教學的現狀,解除學生對語文寫作學習的恐懼,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寫作水平。小學生由于知識基礎的原因,對寫作有恐懼心理很正常,但是他們天性愛說,喜歡交流。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充分利用每個單元后面的口語交際,讓學生先說后寫,實現對語言邏輯與語言素材的積累。
比如,關于學生的安全教育,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指導,再讓學生分組收集安全材料、咨詢家長、請教安全教育教師等,為口語交際的學習做準備。口語交際這樣的學習過程,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寬學生視野,也能通過交流中的語言組織鍛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積累語言素材,從而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創造條件,讓學生全面擺脫語文學習困難提高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