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琪

近期,一則“全家染幽門螺桿菌,父親查出胃早癌”的新聞登上了熱搜。
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生存能力極強。2021年底,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發布第15版致癌物報告,新增8種致癌物,幽門螺桿菌首次被列為明確致癌物——消息一出,社交媒體上幽門螺桿菌“恐慌”陣陣襲來。其實,早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就將幽門螺桿菌定義為一類致癌物。
隨著資訊的傳播和科普的推廣,防治幽門螺桿菌成為共識,市面上可以居家檢測的產品也豐富起來。
走訪線下藥店或搜索電商平臺,可發現目前在售的幽門螺桿菌自測產品售價幾十元至上百元不等,其自測原理大致可分干化學法和膠體金法,采集樣本又可分唾液、糞便和牙垢等。
這些產品檢測方式各不相同。除去樣本的區別,有些檢測產品需要用戶下載相應客戶端,上傳相關檢測結果,然后通過個人賬號獲取結果;有些檢測產品不需要空腹,有些則對檢測前的限制條件比較嚴格。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就像發燒感冒一樣,需要反復排查和預防,不是治療一次就可以一勞永逸,定期常規性檢測十分必要。”
這些產品的相似點在于,都可通過在家采集樣本放入指定試劑內,等待一段時間即可獲取結果;說明書通常注明:“僅可作為醫生的臨床診斷參考,若為陽性需要前往醫療機構做進一步的檢測確診。”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幽門螺桿菌檢測市場規模為73.1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86.6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大眾健康意識加強,以及胃癌早篩的推廣和普及,未來幽門螺桿菌篩查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其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口口、糞口和水源途徑傳播。《中國居民家庭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專家共識( 2021年)》指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主要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成年后相對較少。
為什么成年人不容易被傳染,目前還沒有定論。一般認為是成年人胃部環境已經穩定,對新來的幽門螺桿菌有更強的抵抗能力,以及成年人的手衛生習慣明顯好于兒童。
2011 年開展的一項關于北京、廣州和成都3座城市3491名涵蓋幼兒、青少年不同年齡段的調查顯示,年齡為1―3、4―6、7―9、10―12、13―15、16―18歲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分別為0.6%―4.9%、5.6%―9.7%、3.9%―7.1%、8.6%―12.1%、6.2%―17.2%、13.0%―33.0%。2014年開展的一項關于上海地區1634例進行內鏡檢查的兒科患者的調查顯示,年齡為小于3、4―6、7―10、11―18歲不同年齡群體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分別為24.6%、27.2%、32.9%、34.8%。
《中國居民家庭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專家共識( 2021年)》認為,兒童在家庭內部獲得感染,感染源可以來自于家庭內所有成員,但最主要的感染源是父母——父母均感染幽門螺桿菌者,子女感染率為69.34%。父母之外,家庭中年齡相仿的兒童之間也容易傳播幽門螺桿菌,且常常表現為哥哥姐姐傳染給弟弟妹妹。傳染風險較大的還有祖母和外祖母等,這也大致體現了家庭成員跟兒童接觸的親密程度。
此外,生活環境和習慣、文化水平、社會和經濟地位、家庭規模等也影響幽門螺桿菌的傳播。
關于幽門螺桿菌的檢測方式,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胃腸內科副主任醫師馬連君表示,“不建議居家檢測”。
“相關產品良莠不齊,準確性存疑。尤其是對于有胃疼、口臭等胃炎相關癥狀的人群,建議他們盡量去醫院做呼氣檢測。”馬連君講解道,例如采取唾液為樣本的檢測產品,其原理為檢測幽門螺桿菌產生的尿素酶,但口腔內其他細菌也可以產生尿素酶,有可能導致結果假陽性。因此,不推薦自我檢測,以免耽誤病情。
“采集標本的質量,試劑的保存方式,個人的手法,以及檢測前的一些生活禁忌,都可導致檢測結果的不準確。”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季鑫說,從全球范圍來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在45%至50%之間,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相對全球高一些,感染率在55%左右。
以前,很多人覺得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如果沒有嚴重癥狀就可以不治,但現在,國內專家多數認為應該盡早治療。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制定的《第六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非根除治療部分)》亦強調,有感染的人群都要殺菌。
“幽門螺桿菌應該及時治療。如果不做治療,幽門螺桿菌會損傷胃黏膜、胃上皮細胞,會增加急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是胃癌的發病風險。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罹患胃癌的概率要比沒有感染的人群高10至15倍,及時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季鑫稱。
他強調,家庭如果沒有分餐的習慣,一個人檢測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后,其他家庭成員的及時治療很重要。對于有兒童的家庭,6歲以上的兒童即可和家人共同治療,以避免后續持續性的交叉感染。感染者在接受治療1至2周后即可停藥,停藥三周后復查,恢復陰性后2至3年內仍需進行常規性檢測。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就像發燒感冒一樣,需要反復排查和預防,不是治療一次就可以一勞永逸,定期常規性檢測十分必要。”季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