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麗
“五項管理”顧名思義包括五部分內容即手機、睡眠、讀物、作業以及體質管理,“雙減”政策主要是指減少作業量以及校外培訓。初中作為學生打基礎的重要時期,教師應采取科學的方式設計數學作業、加強學生讀物管理并優化作業批改環節等,在“雙減”“五項管理”的政策環境中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數學。
一、合理設計課下作業
課后作業對學生學習數學來講具有積極促進作用,但其也是增加學習壓力與負擔的主要原因。因此,數學教師應合理安排課后作業,使數學作業設計不但能提升學生應用能力,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實際數學問題,同時還要做到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初中數學大部分內容難度系數不高,高深的知識并未涉及,初中數學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幫助學生打基礎,促進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設計課下作業時,教師應首先基于基礎內容適當拓展,使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強化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其次,教師應設計具有針對性與目的性的課下作業。每節課學習的內容會有所不同,教師應根據具體的知識點為學生安排作業,同時還要遵循“少而精”的設計原則,提高作業質量、減少作業數量,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更進一步,數學教學效果也會有顯著提升。另外,這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實現學生的睡眠管理,為學生留足休息時間、緩解心理壓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加強讀物管理
讀物管理是“五項管理”政策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很多學校,課本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內容的唯一途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知識積累的途徑。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在現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閱讀有關數學研究方面的書籍,如《幾何原本》《如何解題》等,幫助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方式,使學生愿意主動探索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魅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習慣,同時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得心應手地學習數學學科。除此之外,學校也應加強圖書的建設,在校園中建立圖書館,在班級中建立閱讀角等,以此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不但可以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審題能力的提升,而且可以滿足“五項管理”政策以及“雙減”政策對教學的新要求。
三、全批全改
作業批改內容在“五項管理”“雙減”政策中也有了明確規定,要求教師要做到全批、全改。在以往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采用“課堂講、課下批”的方式,教師每天在作業批改上就會花費大量時間,由于工作量繁多,大部分教師僅會對答案對錯進行批改,對步驟的正確與否往往忽略不計,學生只知道對錯,卻不知道錯在哪里;而部分學生為了及時上交作業就會產生抄襲等不良行為,這些情況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教師應優化作業批改方式,簡單的作業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在完成后進行統一講解,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于課下作業,教師要全面批改,重點抓取易錯內容,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數學學習評價的重要部分之一為作業評價。“優、良、中、差”評語是大多數教師普遍采用的評價方式,導致學生更加在意評語等級,而忽視自我反思。為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優化:(1)增加評價形式,在作業評價中引入學生自我評價以及小組評價等,培養學生的自省意識;(2)定期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狀態等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3)增強評價的激勵性,使學生在鼓勵、表揚的氛圍中樹立自信,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成效。
四、結語
在當今社會中,學生從小就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其身心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五項管理”以及“雙減”政策的提出明確了教學任務,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積極落實相關政策,縮減課后作業量,給學生留足活動、放松的時間,緩解學生壓力,同時該政策對作業批改也提出了要求,教師應根據要求實現全批全改。另外在實際數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學生的讀物管理,引導學生拓展知識領域,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鄧祥君.探究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數學教育,2017(1):149.
[2]向云勝.改變觀念,與時俱進:初中數學教學中課業的“減負增效”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1(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