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在生命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的當下,學校要高度重視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生物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與時俱進,更新教學方式,在教會學生課本知識完成教學大綱的同時,引導學生領悟生命的可貴之處,教會學生尊重和愛護生命。在教育學生時,教師必須關注生命教育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意義。在新時代背景下,生命教育不僅包括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還包括讓學生了解自己身體的發展動態。這一方面,教師除了在生物學課堂上,還可以通過家庭、學校的有機配合,三者協作,共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生命教育,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推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推進,初中階段的生命教育成為教育學者關注的課題。初中階段,將生命教育有效滲透到生物學課堂教學中,可以使學生對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會將生命教育進行得更加深入。在生物課的課堂上,教師除了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也要讓學生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學校開展生物學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會學生認識生命,這個教學目標與生命教育的教學目標有著共通之處,所以在生物教學中,有機地滲入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推行生命教育,能讓學生對人的生命與自然的動態變化過程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能通過系統的學習讓學生深入理解生命教育的內容,并將生命教育融入自身的生活實踐。
二、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生物教學中,很多教師依然擺脫不了傳統教育方式的枷鎖,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依舊單純地注重教材上的內容和重難點,將每節課的大部分時間全都用在知識點的教學上,教學只為完成教學目標,而忽略了對學生來說非常鮮活的生命的講解。單純的生物生命的概念教學,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不利于在生物學教學中對生命教育的滲透。
三、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有效滲透的策略分析
(一)結合實際生活制訂教學內容
要想讓初中學生更加快速、準確地理解生物學課本上的知識,并了解生命教育的意義,教師需要不斷地鉆研教材、理解教材,并將生命教學與教材中的內容完美結合到一起。初中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和相對深刻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師在制訂教學內容時,除了依托教材中的教學資源以外,還可以結合實際生活、結合學生以后的生活經驗,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物和生命之間的關系,理解生命的可貴。例如,教師在教學“食物鏈”這一內容時,可以用學生經常通過視頻所看到的非洲草原上的動物做例子,或者用我們身邊的一些生物做例子,從而使學生對食物鏈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師在講授此內容時,如果單純地依靠教材,是很難幫助學生理解的。對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枯燥、無趣的生物鏈知識通過動畫、視頻類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從而記得更加扎實。教材內容教授完畢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價值,通過學生的回答,進一步闡釋生命的意義,從而使學生對相關的教學內容理解得更加準確、深刻。
(二)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在生物課中,實踐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在具體實行實踐教學時,可以帶學生走進大自然,讓學生找一找大自然中都有哪些“生命”,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感受植物的姿態神韻,從而感受到生命的價值。教師也可以帶學生去動物園觀察動物,讓學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三)通過課后作業滲透生命教育
教師要擺脫那些枯燥的生物學概念,對生命的意義進行探索,待到再上課時,教師可以選出代表來說一說,通過觀察與思考所得到的感悟,通過共同分享使學生感悟到生命的真諦。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物學課堂上滲透生命教育,是當下十分重要的一個教育舉措。教師一定不要被傳統教育所束縛,重課本知識而輕生命教育,而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在初中生物課中滲透生命教育,讓生命教育貫穿學生的成長始終,使學生學會尊重生命、愛護生命。另外,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與課程相關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生命教育的教學活動中,進而領悟到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