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一直以來都是困擾教師的一個問題。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知識繁雜的學科,對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學習素養均有著極高的要求,同時具有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智力發育的重要作用,又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始終是基礎教育最為關注的課程。但是隨著年級的增加,初中生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難度越來越大,教師教學也遇到了更多的挑戰,尋找更加適合新教育環境和學生新學習需要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微課手段由此走進師生視野。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手段的優勢分析
(一)優化教學形式
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運用微課的優勢,能夠優化教學形式,這實際上也是微課創新教學的首要目標。在微視頻支持下實現教學形式與方法的優化,整體課程活動能夠為教師帶來更多的新鮮感,一改傳統教學的枯燥、沉悶狀態,教學有效性也就有了更多提升的機會。
(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將微課運用在初中數學課程活動中,教師可以進一步退出“主導”角色,引導學生自主觀看微視頻并分析其中蘊藏的數學知識。這意味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是更加自主的,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素養均可實現更好的發展,這也是新課改提出的學科教育新要求。
(三)加強思維培育
運用微課可以加強對學生思維的培育。微課的主要特點是將知識進行濃縮展示,這一“濃縮”需要以嚴謹的思維為支持。對學生來說,通過分析“濃縮”內容探究數學知識,他們需要不斷地對微視頻中嚴謹的數學思想展開研究,這有助于其思維深化。
二、微課教學融入初中數學活動的具體策略
(一)課前提供素材,促進學生預習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學生只有對學科知識有足夠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運用微課引導學生提前預習數學知識,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反之,如果學生并未提前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做出足夠的了解和準備,直接在課堂上接觸陌生內容,他們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熟悉新知,這無形中造成了時間和精力的雙重浪費,必然會影響教學有效性。而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之所以會不盡如人意,就是因為大多數師生忽略了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這提醒初中數學教師想要將微課的積極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同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質量,有必要將微視頻運用在課前準備階段,提前向學生提供以“介紹新課內容”為主的微視頻素材,要求并鼓勵他們提前預習新知,共同為課堂高質量學習做準備。這樣一來,學生對新知更加熟悉,課堂學習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學習效率與效果均會迅速實現質的飛躍。
(二)關注新知導入,調動學習熱情
除課前準備之外,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和效果,尤其是課堂導入能否有效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直接關系著整體教學活動能否順利推進。這意味著教師將微課手段運用在初中數學課程活動中,還需要適當地將其與課堂新知導入結合在一起,借助趣味微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事實上,這也是傳統教學經常會忽略的一個教學環節。在傳統模式下,教師經常會直接向學生講授知識,并不會過多地在新知導入環節融入趣味元素調動學生知識探究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對課程活動產生了厭倦、乏味之感,其后續學習和成長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以新環境為背景、以新目標為方向,教師有必要加強微課在新知導入環節的創新運用,融入趣味元素,幫助學生在動態導入中更多地了解新知,提升其深度學習興趣,調動其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如此,學生的知識探究興趣、熱情更高,他們的學習效果自然會更好。
(三)還原應用情境,促進深入思考
情境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初中數學創新教學的核心手段,能夠為學生創設更加真實的學習情境,促進其知識探究和運用,微課與情境教學的結合,可以進一步發揮情境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分析和理解。也就是說,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運用,還可以與情境教學結合在一起。這也就衍生出另一個問題:何種情境才更適合初中生的數學學習?這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科知識本質的分析。但縱觀當前初中數學微視頻與情境教學的結合發現,大多數教師忽略了對學科本質和情境特征的分析,導致盲目制作情境視頻、盲目在微視頻中融入數學應用情境元素。這在無形中降低了情境教學和微視頻積極作用的發揮,影響了學生學習。因此,教師在該過程中一定要以分析數學本質為基礎,結合其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特點,科學還原學科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情境,構建形式更新穎、內容更豐富的生活化情境教學模式,以學科知識的應用情境促進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深入思考。
(四)講授重點、難點,解決學習疑惑
促進初中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是初中數學落實微課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務,這要求教師必須在微課與初中數學的融合中,結合微視頻能夠濃縮知識點、針對性呈現重難點知識的優勢,盡可能幫助學生及時、高效地解決數學困惑。但是縱觀當前初中課程教學來看,大多數教師并未深入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并分析他們的發展需要,并未設計合理的、以“答疑解惑”為主的微視頻,這直接影響了微課的“展示重難點、突破學習瓶頸”的積極作用發揮,最終影響了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全面把握。這意味著教師有必要以促進初中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為目標,加強對學生學習瓶頸和學科知識難點的分析,將對應學科知識體現在微課中,設計以“答疑解惑”為主的微視頻,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疑惑。這樣一來,學生的疑惑不斷被解決,突破學科思考瓶頸,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思維均實現不同程度的提升,整體教學也是高效且高質量的。
(五)延伸課外內容,豐富學生學習
初中數學高質量學習離不開對教材內容的拓展講解。這一拓展教學過程也離不開微課的支持。也就是說,教師還需要在微課教學中融入拓展教學思想,設計以“拓寬學生學習空間、豐富學生學習內容”為主的微視頻,以此延伸學生數學學習,促進他們對課程內容更全面地了解和更廣泛地運用。事實上,以往初中數學教學之所以無法達成預期目標,就是因為部分教師忽略了對教材內容的拓展延伸,只是一味地圍繞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學習,將他們的數學探究和思維局限在了一個狹小的范圍內。這再次提醒了初中數學教師,想要在微課教學模式下促進學生對學科知識更高質量地學習、更全面地把握,有必要在微視頻中呈現課外學習素材,適當地將拓展元素與微視頻進行整合,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進行拓展學習。如此,學生接觸并思考更多的學科知識,他們的思維在不斷地拓展思考中變得嚴謹,也能對數學形成全面、客觀的認識,這均有助于其在學科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六)重視總結鞏固,助力知識整合
即便初中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記憶方法,但面對復雜的數學內容,難免還是會出現遺忘知識的可能,需要及時總結所學知識并鞏固數學思維。此時,微課的創新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將微課與思維導圖教學手段進行創新運用,利用微視頻的動態功能展示知識脈絡結構,依次引導學生回憶課堂所學內容并跟隨微視頻指導總結知識,能夠在極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系統掌握。也就是說,以促進學生學科學習、整合課堂知識為目標,教師還可以嘗試利用微課手段帶領學生總結課堂所學內容,幫助他們整合知識并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這樣一來,先通過微課加強對所學內容的總結鞏固,再借助對微視頻邏輯的回憶在頭腦中建立更清晰、系統的知識脈絡,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更加扎實,整體教學效果也更好。再者,進一步優化微課在課程教學總結復習工作中的創新運用,教師還可以在課堂運用結束后將微視頻發送給學生。如此,學生即便是在課后,也可以隨時通過回顧微視頻復習所學內容,實現強化記憶和持續學習。
(七)創新學生錄制,培養數學素養
新課改越來越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認為只有讓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才能更好地促進其學習與發展。這意味著,融合微課和基礎數學教學,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關注,引導他們主動探究微課與學科知識的融合。但調查當前初中數學微課教學的具體情況可以發現,大多數教師并未形成“讓學生主動探究微課與學科知識的融合”的意識,始終在把控對微視頻材料的運用,這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在微課模式下的數學學習體驗,同時對其深度學習形成了限制。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微課的作用,促進初中生數學學習和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有必要鼓勵學生創新錄制微課視頻,要求他們自主錄制以“講數學知識”為主的微視頻。這樣一來,學生錄制視頻的過程,既是自主探究學科知識的過程,也是感受微課積極作用的過程,其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也更容易發現微課的魅力,提升在微課模式下探究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出現的新型微課教育工具具有短小精悍、運用便捷的優勢,將其運用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可以優化傳統教學模式,讓師生學習煥發新的生機,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促進其思維發展。初中數學教師應積極轉變刻板的教學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微課工具的運用,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結構,以便促進初中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幫助他們實現在該領域長久地發展。
注:本文系2020年酒泉市教育教研課題“初中課堂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理念的實踐研究”(課題批號:JQ[2020]GHB24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曹麗華(1972—),女,漢族,甘肅敦煌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教學研究、學生管理、心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