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學生社團可以有效發揮體育、美育、智育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文章先分析當前小學學生社團發展的現狀,而后結合互聯網企業廣泛采用的OKR管理模式,探索小學學生社團長效、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OKR管理模式;小學學生社團;應用
作者簡介:盧辰儀(1988—),女,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天心島小學。
一、當前小學學生社團發展的現狀
小學學生社團是由小學生依據興趣愛好自愿組成,在專業教師指導下開展活動的各種文化、藝術、學術團體組織。小學學生社團是落實國家教育政策、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有益探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學校實施各項教育活動的重要途徑,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當前,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的通知》等國家政策對小學各類學生社團建設的鼓勵下,小學學生社團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同時,通過一些調查分析,我們看到,各地小學學生社團發展良莠不齊,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弱,社團制度不完善,社團活動內容隨意性強、活動成效低,社團定位不明確及社團文化淡薄等。受限于學校及教師的視野寬度、管理能力等關鍵因素,小學學生社團建設還未形成具有典型示范效應的長效發展機制,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多方面共同努力,以提升小學學生社團的建設效果。
二、OKR管理模式的基本原理與應用原則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成果法”,是當前互聯網企業用于目標跟蹤及其完成情況管理的一個管理工具和辦法,其能夠有效激發各層級向同一目標努力。OKR主要用于識別關鍵目標,并通過簡潔、量化的關鍵結果衡量目標的完成情況。“O(Objectives)”是目標,在描述上應當是定性且簡潔明了的,其主要回答的是“我們想做什么?”的問題;“KR(Key Results)”是關鍵結果,其描述必須是定量的,即KR應用數字說話,其要回答的是“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達成了目標的要求”這一問題。OKR管理模式可以提升組織的學習能力,激發全員獲得最佳結果。OKR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六個特點:一是易于理解,對象使用意愿強;二是能提升團隊應對變化的敏銳度和速度;三是可以促使團隊將時間和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四是提升各組織的協同度;五是增強團隊的敬業感與責任感;六是充分激發人們進行面向未來的思考。
小學學生社團有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具有鮮明的個性化、開放性和自主化特征,需要充分調動教師、家長、學生三方參與者的積極性,使他們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小學學生社團建設的需求與OKR管理模式特點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學校通過在小學學生社團建設中應用OKR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實現短期目標,喚醒三方參與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全員的參與度,顯著提升小學學生社團的實踐價值,最終提升小學學生社團的開展效果,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開展。
教師將OKR管理模式應用于小學學生社團建設時要把握以下五個原則。
一是自上而下設定。OKR管理模式實施的關鍵是使團隊達成一致的目標,并通過層層分解,實現目標的上下貫通。企業在使用OKR管理模式開展工作時,流程通常是先制訂整個公司的目標,再制訂部門的目標,最后制訂基層員工的目標,甚至可以將上一級的關鍵結果作為下一級的目標。以小學社團為例,學校首先要明確整個社團的建設方向、戰略目標,以此作為制訂實施OKR管理模式的起點,然后明確某個社團的目標,最后制訂每一個學生社團參與者的目標,通過層層分解,實現目標的對齊和統一。
二是目標要有挑戰性。OKR管理模式的本質是一種目標管理工具,與具體的績效、晉升等是分開的,因為只有這樣,大家才會勇于制訂有挑戰性、有難度的目標。例如,一個學生常態的考試成績是60分,如果其下一次考試的目標成績只在60分左右,那么目標“O”就失去了意義。需要說明的是,得分過低并不意味著失敗,而是自我檢視與修正的機會,繼而找到改進的地方。總之,OKR的目標值設定要有挑戰性,而不是用于保底。
三是目標要有聚焦性。OKR管理模式拒絕過多目標,因為從本質上看,一個組織的資源是有限的,難以滿足所有的目標。OKR管理模式要求組織從長遠目標出發,將工作目標進行排序,舍棄次重要的目標,將目光和資源聚焦于當前最重要、最有戰略性的目標上,讓最重要的目標得到足夠多的資源投入。OKR管理模式改變了上級提出目標和任務、下級被動接受目標的形式。在OKR管理模式下,員工不是被迫接受目標而是主動制訂目標,具有自主性,因此更需要通過目標聚焦實現組織發展方向的一致。
四是符合SMART原則。有效的OKR管理模式應滿足管理學中的SMART原則(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ound)。“Specific”
是指明確性,要求目標必須是明確的,不能是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的,比如“提升社團成員表演能力”就不是一個明確的目標,而“參加一次市級以上表演活動”則是一個明確的目標。“Measurable”是指可衡量的,即關鍵結果必須是可衡量的,可用基線法、正向度量法、負向度量法等方法衡量,如“學生社區參與度從40%提升為60%”就是一個可衡量的關鍵結果。“Attainable”是指可實現的,OKR管理模式鼓勵人們制訂目標時堅持高目標引領,“跳一跳才能實現”,但同時也要考慮目標的可實現性,不能天馬行空地設定一個無法實現的無意義的目標。“Relevant”是指相關性,即學校整體的社團級目標要跟學校的建設方向對齊,具體的社團級目標要跟學校的發展目標對齊,個人目標要跟社團的目標對齊,以確保目標的聚焦性。“Time-bound”是指時限性,在實施OKR管理模式時,組織要有時間限制,如以周例會評估本周目標的進展情況,以季度為周期進行定期復盤。如果沒有時間限制,目標的制訂就失去了意義。
五是保持公開透明。公開透明是保持OKR管理模式有效運轉的關鍵。在OKR管理模式下,無論是企業高層還是基層員工,所有人的目標和關鍵結果都是公開透明的。上下同欲者勝,公開透明是保持OKR管理模式“上下同欲”的基本原則。通過在團隊內部保持公開透明,大家可以互相了解各自需要實現的關鍵結果,方便互相補位與支撐,還可以形成有效的監督與互促機制。
三、小學學生社團應用OKR管理模式的實施步驟建議
目前,OKR管理模式主要應用于以經營收入提升為主的商業領域,因此,學校在小學學生社團建設中應用OKR管理模式時,需要因地制宜,吸收OKR管理模式的核心內容與精髓,而非照搬照抄,死板應用。學校在小學學生社團中應用OKR管理模式,要先了解目標(Objectives)和關鍵結果(Key Results)的特征。
目標(Objectives):小學學生社團的目標應具備描述性、挑戰性和現實性。描述性是指小學學生社團的目標是該學生社團未來發展方向的文字描述;具有挑戰性的目標能鼓舞社團教師與社團成員向更高層次的活動目標邁進;現實性是指社團在制訂目標時,應使目標在具備挑戰性的同時考量現實的局限性,使目標不脫離現實,以免目標失去激勵性。
關鍵結果(Key Results):小學學生社團制訂的目標結果應具備可量化性、自主性和易跟蹤進展。可量化性表示關鍵結果能夠以數字或分值定義;自主性表示關鍵結果應該由社團教師與社團學生自主設定,自下而上;易跟蹤進展是指學生社團在完成關鍵結果的過程中應定期跟蹤相應活動的開展程度,以客觀的方式跟蹤工作進展。
在明確小學學生社團建設的目標和關鍵結果后,學校可以遵循以下七步。
步驟一:起草關鍵結果
目標是自上而下制訂的,而關鍵結果是自下而上完成的。這一過程需要通過量化的方式呈現,其核心是達成共識,喚醒參與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短期目標聚焦。學生社團可采取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頭腦風暴,討論本學期社團要完成哪些任務,并起草出1~3個定量的關鍵目標結果,如本年開展幾次大型活動、學會幾首歌曲等,可重點在以下三個層面開展頭腦風暴:首先,在學生層面,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理性思考與判斷能力,教師應進行有效的引導,通過游戲、活動、引導發言等多種具有趣味性的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社團關鍵目標結果的起草,達成群體共識。其次,在家長層面,學校通過召集社團學生的家長召開座談會,了解家長對學生參與社團的目標想法,探尋各位家長的真實目的,引導家長通過對關鍵目標結果的討論形成一致方向,爭取家長最大的支持與認同。最后,在專業教師層面,學校要結合學生和家長關于關鍵結果的頭腦風暴的結果,加強不同社團之間的橫向比較和互相借鑒,提升社團整體的認知度和行動的一致性。
步驟二:提煉共同目標
在達成關鍵結果共識的基礎上,社團負責教師應通過與學校職能領導的討論,提煉本社團的描述性的共同目標。在共同目標擬定的過程中,社團負責教師要平衡好目標的挑戰性和現實性。共同目標要有一定的挑戰性,以鼓舞社團朝著超越目標的方向邁進;共同目標還應有一定的現實性,不能脫離現實的考量,否則會挫傷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
步驟三:校準并定稿
為了確保學生社團活動的目標與學校的發展規劃相一致,初步確定的目標由社團負責教師提交給學校校準和討論,并由學校提出修改意見,根據校級領導的修改意見進行終稿匯總。
步驟四:公開發布
基于OKR具有透明管理、公開互促的特點,社團負責教師通過公開發布、定期復盤展示,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因此,確定的目標與關鍵結果要張貼在公告板上,并以各種形式向三個層面的參與者完全公開,激發大家朝著同一目標努力。
步驟五:擬定下一層級的OKR
社團負責教師公開本社團的目標及關鍵結果,讓每一位參與者都知道本社團的目標及關鍵結果。教師、學生和家長要根據社團的目標和關鍵結果,擬定自己每周、每月和每學年的目標和關鍵結果,并在社團內部公開,讓社團成員都能清楚地知道彼此的目標及關鍵結果。
步驟六:定期復盤、敏捷迭代
OKR管理模式的突出特點之一是敏捷性。學生社團需要對目標及關鍵結果進行定期復盤,檢查其進度,并依據外部形勢的變化,討論并調整目標及關鍵結果。比如,遇到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等特殊情況時,社團原本擬定的召開現場藝術節等活動無法有效開展,需要采用線上召開等方式開展。在這一過程中,關鍵結果雖然發生了變化,但是仍朝著原本的定性目標在靠近,這就是一個良好的執行過程。
步驟七:總結并形成下一個OKR
在一個周期的OKR執行結束后,社團需要再次召集三個層面的參與者進行總結復盤,逐項對照原定的目標和關鍵結果,找出執行中存在的不足和較好之處,重新審視定性目標及定量關鍵結果的有效性,集體研討新周期的目標及關鍵結果。
結語
德智體美勞的有機融合是開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小學學生社團不僅是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的重要載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探索了在小學學生社團中運用OKR管理模式的實施步驟,以構建小學學生社團建設的“目標及關鍵結果”體系,規范化社團建設,有序化社團的運作機制,打造精品活動和品牌社團,最終促進集平等性、多元性和差異性的魅力校園文化的形成。
[參考文獻]
杜爾.這就是OKR:讓谷歌、亞馬遜實現爆炸性增長的工作法[M].曹仰鋒,王永貴,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保羅·R·尼文.OKR:源于英特爾和谷歌的目標管理利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趙憲宇,張燁.推進中小學社團建設的一般意蘊及技術路徑[J].江蘇教育,2012(35):16-18.
周沖.中小學社團活動及體育、美育問題探討:中日比較教育視角[J].教育參考,2015(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