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楠
體驗式教學方法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使音樂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而且能夠讓師生關系通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達成“我-你”關系。因此,探討音樂課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是高中教師的重要課題。
一、體驗式教學法的含義
體驗本就是人在世界上的一種存在方式,而體驗的目的是通過實踐的過程來認識事物、感受事物。體驗式教學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學目標下,學生全面地分析教學內容,并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體驗式教學相比較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模式來說,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感受,更強調師生之間的交流模式。體驗式教學運用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體現在學生的行動和思考會得到有機的結合。在這種教學模式中,體驗是基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變成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對音樂進行觀察、概括和感受,不但有利于課堂中課程分析的順利進行,也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體驗式教學的重點在于大力發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進一步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體驗式教學法運用在音樂鑒賞教學中的作用
音樂鑒賞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鑒賞課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而且能讓學生在精神方面獲得更多的享受,進一步提升審美能力。體驗式教學運用在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音樂鑒賞課以老師為主。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但會讓學生在獲取音樂知識的效率上大打折扣。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到音樂鑒賞課中,充分保證了學習的主體地位,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和老師進行不斷的探討與交流提升對音樂鑒賞課的學習熱情,同時加深學習印象。
三、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一)學生音樂感知的心理特征
音樂包含著極為豐富的情感價值,音樂教學通過情感輸出讓聽者更好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體會音樂。音樂教學的特點之一是通過藝術活動激發學習者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以情感帶動學習者的學習熱情,進而讓他們從內心深處喜歡音樂,并愿意接受音樂教育。尤其是對于高中生來說,一方面,他們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還處于發展階段,身心情感等方面發育尚未成熟,在情感方面有著極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對音樂的看法和認知也處于發展中。在這一過程中,隨著接觸的音樂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廣泛,學生的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將得到大大提高,對音樂風格的認識也將有所改變,從最開始的主觀體驗逐漸轉化為客觀分析,并逐漸可以從更加全面、綜合的角度來理解和感知音樂作品。
(二)高中音樂教學理論
一方面,從教育政策的角度來看,體驗式教學主要是在傳統音樂鑒賞教學方法上所做出的創新,意在通過運用相關的教學工具和場景創建相應的音樂環境和營造合適的氛圍,以激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進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對音樂鑒賞學習的積極性,這是提高音樂鑒賞教學實效的一種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體驗式教學更強調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并且這種教學方式也會通過將學生帶入相應的情境、氛圍中來讓他們更好地理解音樂。因此,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中運用這種方式可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讓學生自覺地學習知識,并讓他們產生思維與心靈的共鳴,從而更加關注音樂背后的故事與情感。另一方面,素質教育理論也提出,在當下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探究式、啟發式等。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的應用正是遵循了素質教育的理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音樂鑒賞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四、高中音樂鑒賞課中體驗式教學法的實踐價值
體驗式教學法能讓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重復經歷體驗的機會,有效地重建或再現學習內容,進而更好地感知知識、構建認知、提高審美。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也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改變和創新,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同時,運用這種教學方法還有助于在情境體驗中更好地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從知識的接受者變為主動的學習者,進而在體驗中實現自身學習能力與音樂素養的綜合提升。當下的音樂鑒賞教學還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在應試教育的深遠影響下,高中教師、家長以及學生都忽視了這門學科,認為其并不是高考科目,所以如果花費過多時間在音樂學習上會占用“主科”的學習時間,進而影響到高考成績,因此,學生對音樂學習也明顯缺乏學習動力,甚至利用音樂課堂來學習其他科目知識,而音樂教師也聽之任之,在教學上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最終導致音樂課形同虛設。而將體驗式教學法應用于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可以充分凸顯“以音樂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則需要在課堂中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來為學生創設相應的音樂體驗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音樂,進而充分提高他們的音樂文化素養,為提高高中音樂教學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體驗式教學在音樂鑒賞課中的應用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強音樂鑒賞課的體驗感
音樂本身是一門視聽類課程,所以在高中音樂課鑒賞過程中,不能脫離有關教學工具的支持與輔助。在高中音樂課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展開音樂鑒賞的同時同樣需要利用新型的多媒體設備。在音樂鑒賞課上利用多媒體教學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喜愛程度,還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認同和認識。比如,在教授學生對一些流行音樂進行鑒賞時,教師可以針對相關曲目,利用多媒體設備先給學生播放一段MV。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在一種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習效果的提升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構建和諧互動課堂
教師不僅是課堂的主要設計者,而且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也有很大作用。教師要對學生有親和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清楚地認識到如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高中音樂解析鑒賞課中,教師在每個環節中所表現出的行為舉止、語言表達方式和思想感情的流露都會對學生的心理變化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需要增強自身的親和力,多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心理狀況,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相關音樂知識的教學。
(三)完善情感體驗
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教師只有找到適合學生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才能促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快速掌握新的知識?;诖耍處熢诮虒W過程中要因材施教。調查發現,高中階段,大部分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偏愛程度要高于其他類型的音樂,并且很多學生的時尚感要遠遠超過教師。然而學生對音樂鑒賞方面的認識還是很單一的,所以教師在高中音樂課鑒賞活動中要積極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在引導和鼓勵學生欣賞更多不同類型的優秀音樂作品的同時,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
(四)根據文學、歷史知識展開體驗式教學
在高中階段的音樂鑒賞課中,若想提升學生的整體音樂鑒賞水平,教師首先要懂得對音樂的教育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學會逐層深入展開音樂欣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由喜歡聽音樂變成學會“用心”去感受音樂。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滲透學生學過的文學、歷史知識,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在高中階段音樂課上被大家熟知的《白毛女》選段,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已經接觸過相關的課文,所以當聽到歌曲后,學生會回想起相關的人物情節以及人物的遭遇,這樣一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也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如此一來,教師在高中階段的音樂鑒賞課上利用體驗式教學方法也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樂鑒賞,就是把音樂作為基本對象,讓學生通過聆聽音樂來進一步感受音樂。學生在高中階段通過對音樂鑒賞的學習,不但可以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還可以激發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體驗式教學方法基于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在具體的實踐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個人需求,并且仔細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感世界。不難發現,影響音樂鑒賞的體驗式教學的因素還有很多,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