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月蓮
近年來,我國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將新的教育理念引入課堂教學中。數學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關鍵課程,其教學環節和學生發展都是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隨著小學數學教育理念的不斷充實,應用意識這一概念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培養小學生的應用意識也日漸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任務之一。
一、通過多媒體創設相關情境,增強應用意識的滲透
教學離不開教學情境的創設,對于學習經驗不足的小學生來說,學習數學這種抽象化和理性化的知識,更需要借助相關情境來實現。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或應用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中的“認識鐘表”時,教師就可以播放一段動畫視頻,展現辦公室電子鐘、臥室鬧鐘、教室掛鐘、手腕手表等不同場合、不同形式的鐘表,讓學生快速地辨認出時間。這樣利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可謂獲益頗多,教師不僅打破了教室與現實生活的時空界限,還調動了一年級小學生的興趣。最為關鍵的是,小學生從小就會養成認真看鐘表的好習慣,認識到鐘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會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教師巧用多媒體來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關鍵在于教師要利用好學生的心理,根據學生的愛好去創設合適的情境。如此一來,數學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會更深刻,學生也能在相關情境的引導下進行自主的交流和探索,可謂事半功倍。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抽象知識直觀化,助力學生應用意識的養成
數學知識的抽象性使許多小學生對其望而生畏,而無法深入了解數學知識及其背后的含義,應用意識的培養可謂無源之水、空中樓閣。因而,教師要盡量將抽象的小學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具體,若能在此基礎上為其增添一絲生動性,那對于小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更大有裨益。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抽象知識的直觀化這一目標,教師也要利用好多媒體技術的這一點,為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養成創造良好的條件。想要用多媒體技術將復雜、難理解的小學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容易理解,教師需要分兩步進行設計和處理。首先,教師要用多媒體技術實現數學教學的直觀化,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十分關鍵的前提。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抽象的理論知識時,可以同時用多媒體演示相關理論的內涵,幫助學生同步理解。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中的“比例”時,教師可以用視頻演示不同比例的物體,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比例的內涵。其次,只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養成還需要習題的鞏固。教師既然應用了多媒體技術將抽象變為直觀來幫助學生理解,也要在學生理解、掌握之后再由直觀回歸抽象,具體的做法就是通過習題對學生進行檢驗和鞏固。教師在設計習題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實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設計的習題還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樣一來學生的問題意識也能夠得到增強。有了問題意識后,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也會得到提升,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也會有質的提升。例如,同樣是學習與“比例”相關的知識,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建筑工程,讓他們接觸現實生活中與比例相關的例子,這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善用多媒體建造數學模型,強化學生的應用意識
在多媒體這一大環境下,許多受限于現實條件的教學手段都可以得到實現。尤其是數學課程很多時候需要教師構建相關的數學模型,多媒體技術就增強了構建的可能性。教師在構建數學模型之前,要依據教材內容聯系現實生活,創設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練習,然后引導小學生盡可能地從具體問題中概括出相關規律,在此基礎上再構建相關數學模型。但是,模型的成功構建并不是最終目的,數學模型只是實現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用所學的知識去進行歸納或演繹推理,然后讓學生能夠自己對數學知識做出合理、科學的解釋,進而使學生的建模思維得到強化,建模能力得到增強。學生具備一定的建模能力后,數學應用意識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時,學生會接觸到“百分數”這一概念,也會學習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其中主要是以“商店打折”這一主題和相關情境讓學生深入學習百分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或特效建構現實生活中商店打折的相關現象,通過讓學生計算不同商店打折后的價錢去選擇最合適的一家商店,讓學生明確學好百分數能夠做到精明購物。在此基礎上,學生就可以建構起百分數在具體生活中的應用意義。通過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身臨其境地去感受不同場合中數學的應用過程,提高學生進行知識遷移的水平,在學會遷移的基礎上,學生的應用意識也會逐漸得到強化。
四、通過多媒體搭建數學學習平臺,增加應用意識的培養途徑
多媒體不僅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多變、靈活的環境,同時還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媒介。多媒體能夠彌補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弊端,能夠實現學生的自主和學生之間的互助,同樣也可以搭建不同的學習平臺,為學生應用意識的養成保駕護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盡可能多地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源,完善和充實數學教材這一知識載體。教師所利用的資源不僅要緊扣各年級段的數學教材,還要控制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換言之,教師通過多媒體找到的資源要能夠被小學生接受,這也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前提。
例如,當下有許多自媒體網站或平臺是關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這樣的網站通常會更新最熱的新聞,這些新聞可以與數學知識點相結合。因而,教師要利用多媒體選擇這些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更貼近現實生活的教學資源。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在這些平臺上學習。教師可以推薦給學生或家長相關的公眾號,讓他們及時關注并每天瀏覽。現在還有許多小學教師實現了作業布置和批改平臺的網絡化,運用“作業小管家”等小程序給學生布置作業或批改作業。這一點的好處是作業能夠以各種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而非僅僅局限于口語和書面文字。教師可以在布置作業時插入一個生活化的動畫,創設生活化情境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業,這對于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養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六年級的數學教師若想布置與“生活中的百分數”相關的作業,可以在作業平臺上給學生組建小組進行角色扮演和交流討論。教師創設不同的關于購物的題目,將學生平均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扮演賣家和買家,然后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樣一來,不僅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激發,百分數的現實生活意義還會在學生的心中變得更加鮮明。
五、妙用多媒體實現教學評價多元化,促進學生應用意識的增強
教學評價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它對于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專業成長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評價得知自己前進的方向,教師可以通過評價明確自身的不足。在多媒體的大環境下,教學評價的多元化會更加順利。因為多媒體環境能夠讓學生在看到學習結果之外還能夠看到學習的過程,每個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投入也能夠更直觀地反映出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變化。利用多媒體技術去開展教學評價,不僅是對教學評價環節的完善,還是對多媒體技術優勢的一種凸顯。
例如,多媒體技術能夠使教師批改作業和批閱試卷的過程更加自動化,同時也更加順利。例如,有許多小學數學教師用電子書包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和試題的正確率,還能夠對全班學生的試題情況進行統計,更直觀地了解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水平,進而通過整體的應用水平去反思其應用意識的養成狀況。在了解了學生的應用水平之后,教師接下來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也會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有的放矢。考試往往比作業更能反映出學生的整體應用水平,教師通過多媒體統計學生某類題型的掌握水平,在此基礎上改善自己的應用意識培養計劃。總之,在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過程中,教學評價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一個環節,但教學評價對學生應用意識的養成同樣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綜上所述,對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絕非一件簡單的事,它往往需要花費教師許多的精力,還需要教師在培養的道路上不斷地摸索和改進。然而,應用數學才是學習數學的目的和真諦。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有了意識才會真正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因而,教師要利用好多媒體技術所創造的良好環境和帶來的便利條件,還要時刻注意與學生的日常實際生活相結合。學生只有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其應用意識才能得到真正的增強,而多媒體可以為感性認識的獲得創造便利的條件。
注:本文系2021年度漳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意識的策略研究”(立項批號:ZJKTY2112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