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克斌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為初中物理課程的改革提供了契機。本文主要針對如何有效地將現代科學技術與初中物理知識相融合,激發學生對物理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等問題進行探析,希望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現代科技融入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
物理這門學科具有實驗性很強的特性,如果在教學中一味地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會打擊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而且只會給學生留下刻板的印象,阻礙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探討。而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和物理教師進行及時的交流互動不僅可以很好地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而且可以在溝通和探討中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的挖掘和理解,讓學生從“灌輸式”的物理教學中解脫出來,從被動地接受物理知識轉變成積極地探索物理知識,主動投入初中物理學習中。
(二)有利于打造多元化初中物理課堂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科技開展教學有利于打造多元化的物理教學課堂。在多元化的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開展高效互動的物理課堂教學,易于培養學生較為全面的物理知識體系和較為完善的物理思維邏輯。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初中物理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教學方法進行積極改革,打造優質的初中物理課堂,可以提高初中物理課堂的有效性。
(三)有利于為初中物理教學增添樂趣
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正在蓬勃發展,他們活潑好動。而物理知識的抽象和煩瑣大大掩蓋了它的趣味性,學生會覺得物理知識枯燥難懂,失去學習的欲望。這時教師針對教材內容,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生動、有趣的教學,可以非常好地激發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探究氛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對物理知識充滿求知欲,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而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學習、探究物理知識,使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具體,易于接受。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運用也會更得心應手。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有很大的局限性
初中物理教師更加注重物理理論知識的教學,沒有在探索性教學中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不重視對初中生的探究性教學。這種情況導致在物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對物理知識缺乏深入探究,只是讓學生按教師講的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對基礎知識的記憶,沒有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探索空間。學生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跟著教師的要求學習,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的物理思維被禁錮。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索,學生只能死板地接受知識,無法進行拓展性學習。
(二)物理實驗教學設備不足
許多物理理論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所以要想提高學生對初中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探究。但是,在許多初中物理實驗中,實驗設備和器材存在很大的問題。很多學校對初中生的實驗教學不夠重視,因此不愿意在實驗室的建設中投入足夠的資金,學生數量遠大于實驗器具的數量,這就導致很多學生沒有動手操作實驗的機會。而且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探究性實驗,而是直接進行講解,單純根據例題對物理理念進行解釋。
(三)學生缺少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深入探究物理知識是培養學生物理學習方式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初中生對待物理學習的態度存在很多問題,在學習和探究中缺乏主觀能動性,缺乏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對物理知識缺乏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因此并不能很好地通過自主探究來達到培養物理能力的教學目標,學生物理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三、促進現代科技融入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課前制訂精準的教學目標,保證課堂的高效性
科學技術進入課堂,為課堂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也給教師帶來了一些困擾。復雜多樣的科學技術課件讓學生分不清教學重點,教師教學思路變得混亂,導致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沒有明確的目標,教學沒有效果,物理教學效率無法提高。所以教師要保證每一堂課都有精準的教學目標。教學時,教師對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需要突破的教學重難點等教學問題都要有確切的計劃,教學目標要精準,教學重點要明確。所以,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現代化教學中,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將現代科學技術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通過科學的實踐和探究,引導學生進行物理探索性知識的學習。
例如,八年級下冊第六章“常見的光學儀器”的教學。這一章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凸透鏡的成像和成像原理,確定好教學目標會便于接下來的教學進程。在利用科學技術讓學生觀看視頻素材時,學生的注意力會集中到視頻教學上,面對視頻中的多個物理知識感到眼花繚亂,對教學重點不能很好地把握,為了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什么才是學習的重點,教師要優化課堂結構,精練課堂語言,提煉課堂重點,明確地告訴學生教學重點是學會成像原理,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這樣的教學更有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物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和現代化的各種教學工具,從各個方面為初中物理教學帶來不同程度的便利。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當中引入一些相關的網絡知識,使初中生可以更加輕松地理解較為難懂的物理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還可以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隨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
例如,八年級上冊第五章“光現象”的學習,這一章的知識較為有趣,但是也比較抽象,如果學生只依靠想象去學習光現象是比較困難的,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利用科學技術尋找一些關于光現象的視頻素材,可以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觀察到不同情況下的光現象,更好地理解光是如何傳播的,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是如何形成的。通過對視頻素材的觀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更充分。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結合一些新的信息技術來提高教學水平,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尋找一些優秀教師的講課視頻,讓學生進行網課學習,擴展學習的平臺,享受到更好的學習資源。
(三)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教師可以利用科學技術為初中物理教學帶來便利。但是,調查發現,在許多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引入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性,課堂教學缺乏實驗性、互動性。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物質世界的尺度、質量和密度”時,教師往往會覺得物體的尺度和測量方法是非常簡單的內容,沒有必要去重點學習,其實不然,教材中每一個環節都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或許這個內容是簡單的,但是它和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是緊密相關的,教師可以從這個簡單的環節入手對其他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如利用科學技術幫助學生從物體長度的測量出發,深入物體的質量和密度上的學習。在初中物理的探索性教學中,教師的教育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所以教師要根據教育實際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樹立新的教學觀。在現代科學技術與初中物理相結合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加強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創建情境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驅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物理與其他語言類的學科相比比較枯燥,學生往往沒有主動學習的興趣,所以,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師關注的重點。而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找到了有效的解決方法。初中物理課程應該結合信息化發展趨勢來進一步完善教學手段。只有學生有興趣學習物理知識,才能主動融入課堂。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物態及其變化”時,教師可以利用科學技術尋找水結冰,然后蒸發成水蒸氣,及固體直接變成氣體的視頻,將這幾段視頻作為課程導入視頻供學生觀看,激發學生學習這一章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固體為什么會變成氣體?液體在什么情況下會汽化?帶著這個疑問投入接下來的學習中。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得到的知識記憶也會更加牢固,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課堂的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壓力。
總之,在現代科學技術與初中物理課程相融合的過程中,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教學手段,多引入一些新鮮、有趣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對初中物理學科的興趣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