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素質教育持續推進背景下,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立足素質教育,對學生展開引導式名著閱讀教學。當前,閱讀在人民群眾生活中的作用越發重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也具有極高地位。我國對教育領域展開改革,制定了全新的課程要求,要求語文教師注重豐富學生的閱讀數量,為學生講授閱讀技巧,引導學生對名著進行有效閱讀。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引導式名著閱讀的有效對策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名著閱讀的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唯有學生自身對閱讀產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因此,語文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比如,將一些多媒體內容加入學生名著閱讀的過程之中。很多名著的內容在影視劇中都有體現,通過對多媒體視頻的觀看,引發學生對其中的內容產生興趣。如某一部電影之中涉及了名著,以故事情節作為興趣出發點,學生對電影的愛好會促進學生對名著產生好奇心。如此,學生就會想要對名著進行了解,這就促進了學生對名著進行閱讀的行為。學生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也能夠以自身的興趣為動力,以認真的心態來進行名著閱讀。
以人教版語文教材為例,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朝花夕拾》時,可以通過互聯網為學生搜索有關視頻,視頻內容可以為《朝花夕拾》這本書中的內容,也可以是有關背景的視頻。通過現代化信息設備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對《朝花夕拾》這本書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與理解,可以充分了解作者生平,進而對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及核心思想有一個基礎的認知。
(二)提高對學生的督促效果
在初中階段,學生初步形成人格體系,在此階段,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而且大多數學生非常好動,對一些枯燥乏味的學習和事情都缺少耐心。在此種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的任務安排,學生不愿花時間。因此,語文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綜合素養能力,為學生推薦適合的閱讀內容,督促學生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定期開展名著閱讀活動,教師要在各個階段對學生進行提醒和督促,幫助學生進行長期有效的閱讀,避免學生遇到乏味的內容就放棄名著閱讀。
(三)促進學生課外進行名著閱讀
在初中階段,教師為學生推薦適合的名著時,可以是課文相關內容,也可以是課外名著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性格特征相結合,為學生提供適合的名著,這才利于學生的閱讀。有些學生喜歡故事情節,有些學生喜歡科技發展,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對名著產生不同反應,如果給學生安排同一類名著閱讀內容,就會有部分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影響閱讀效果。促進學生進行課外名著閱讀,可以從大量的名著中篩選學生喜歡的且較有意義的名著進行閱讀,學生在閱讀這些名著的過程中會受到其中內容的吸引,逐漸增強對名著閱讀的興趣。如此就不需要教師進行強制性的要求,學生就會以自身的興趣和愛好作為閱讀的出發點,積極主動地開展名著閱讀。
二、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語文教師應當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開展名著閱讀,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對學生開展閱讀能力的培養,不但滿足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還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其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其振.試析初中語文教學如何開展引導式名著閱讀[J].課外語文,2021(24):140-142.
[2]王麗平.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開展引導式名著閱讀[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2):15.
[3]楊梅.探究初中語文教學如何開展引導式名著閱讀[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2):10.
作者簡介:祁虎林(1980—),男,漢族,甘肅通渭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