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睿

在哈佛大學讀書時的奧巴馬
法學院、商學院和醫學院,美國三大高薪職業導向的研究生院,到底哪類更強?
如果僅從畢業生的平均收入來看,法學院可能并不占優勢,但它源源不斷地向政界和商界輸送人才,其畢業生把持著在國會、白宮和聯邦最高法院層面的話語權。這樣看,法學院的綜合影響力又可謂是獨樹一幟的。
美國法學院與政界的關系到底有緊密?彭博社曾統計過,兩年前美國40%的國會議員(54%的參議員和37%的眾議員)曾就讀于法學院。哈佛法學院、耶魯法學院以及哥倫比亞法學院,為美國政界輸送了最多的人才。
從歷任總統的畢業院校來看,拜登是在雪城大學學習法律,奧巴馬在哈佛大學學習法律,比爾·克林頓在耶魯大學學習法律,尼克松在杜克大學學習法律,而羅斯福在哥倫比亞大學也是如此。

杜克大學法律系出身的美國總統尼克松

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的博士畢業生卡瑪拉·哈里斯
高盛、輝瑞、家得寶等公司的CEO,都擁有法學院背景。
必須承認,美國的法學院涌現出太多的領袖人物了。希拉里雖然不是美國總統,但影響力也不容小覷—她同樣畢業于耶魯法學院。卡瑪拉·哈里斯作為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的博士畢業生,在畢業后成為了縣代理檢察官,并在十年內從縣級機關人員,成功晉升為加州的總檢察長,后來又贏得2016年參議院選舉和2020年大選,成為了美國首位女性副總統。
從法學院與政界的聯系來看,一個好的律師可被視為一個好的棋手。他們用法律視角處理政治問題,運籌帷幄,指點江山。尤其對于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而言,各級法院有著獨立地位,法學院畢業的政府人員,因而可以在法律事務和重大決策中擁有話語權。
除了畢業生進入政界,法學院還為律師事務所、公司內部團隊和非營利組織提供法律人才。法學院的教育回報也是顯著的。在美國,即使是排名較低的法學院的畢業生,通常在畢業后12年內,也能獲得六位數(10萬美元以上)的年收入;而排名較高的法學院畢業生,通常年收入超過17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法學院的同儕們也可以在商界表現出色。由于傳統的商業學位往往忽略了法律和商業日益復雜的交叉點,有著法學院教育背景的人才可以彌補缺陷,并提供全面的法律和商業指導。
研究法律與商業互動的法學院學生,可以預測公司的法律需求,并理解法律法規如何以積極和消極的方式影響企業。商界對法律的需求及其所提供的普遍高薪,吸引法學院學生進入商界施展抱負。2010年時有相關統計顯示,美國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如高盛、輝瑞、家得寶等公司的CEO,都擁有法學院背景。

哈佛商學院
這些高層管理者擁有較強的法學院人脈,并將其與商界進行交換以及互通。隨著更多的法律人才進入商界,法學院也加強了與商界的聯系,從而進一步擴大影響。
這個循環的關鍵一環,是法學院對校園外實習以及培訓的改進。如今很多美國法學院,會在大學生的最后一年或是假期時,要求學生進行法律相關的實習。部分法學院得益于地理優勢,會提供與大型企業的實習合作機會,從而讓學生有機會在畢業前得到在商業領域的鍛煉。在課堂外,學生可以參加交易和談判的會議,與雇主和校友建立聯系,并參加與商業相關的仲裁和辯論。這樣,美國商界的復合型人才(法律背景與商業技能相結合的人才)日益增加。
而相比法學院在政商兩界“通吃”,美國商學院與政界的聯系是從近代開始的。
1900年,達特茅斯學院的塔克商學院開始培養學生攻讀商科碩士學位。大約10年后,哈佛商學院授予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但直到一個世紀后,經過佛羅里達州兩次重新計票、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美國才有了第一位擁有MBA學位的總統—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小布什。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哈佛商學院2017年的MBA畢業生進入政府的比例,比2016年翻了一倍。而2018年的哈佛商學院就業報告顯示,2017年的該學院畢業生中,有4%進入政府或非營利組織就業,有2%擔任政府職務。
無論是競選公職、加入政府部門或公共部門擔任管理職務,抑或是在政治領域創辦公共公司,美國商學院的人才逐漸在政界嶄露頭角。像達特茅斯學院的塔克商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哈斯商學院,畢業生從政的比例都在逐漸提高,從而加強了其所在學院與政界的聯系。
而在商界,美國商學院的影響力更是直接且龐大的。有商業咨詢機構的報告顯示,美國約有1/3的500強公司CEO擁有MBA學位,比如黑巖公司的CEO勞倫斯·芬克,畢業于加州大學安德森管理學院;運通公司的CEO史蒂芬·斯奎利,畢業于曼哈頓學院的奧馬利商學院。最出名的商學院人物,則是蘋果公司的CEO蒂姆·庫克,他畢業于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
而以哈佛商學院、賓大沃頓商學院為代表的知名商學院,以及它們的校友會和精英俱樂部,都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人脈資源。不少美國知名公司在招聘時,以商學院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為維度,篩選應聘者的簡歷。
2019年美國醫生薪酬報告,顯示美國醫生平均年薪高達31.3萬美元。

賓大沃頓商學院
另外,商學院不同的教學模式,也成為了其吸金能力突出的一點。哈佛的案例研究教學方法,邀請學生將自己置于面臨真正商業問題的企業高管的立場,并利用同學們的不同觀點和身份,來尋找解決某問題的方案。
根據國際非營利性商業學校組織GMAC的統計,美國公司的畢業生基本起薪,中位數為11.5萬美元。作為世界上收入最高的MBA畢業生,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畢業生,在從商學院畢業3年后,可以預期平均基本年薪約為16萬美元。與此同時,哈佛商學院和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畢業生,預期基本年薪約為14.8萬美元。
美國的法學院與商學院,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學生申請與就讀,但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醫學院也在美國有著獨特的競爭優勢和需求敞口。
在疫情前,知名醫學網站Medscape根據對30多個專業近2萬名醫生的調查,發布了2019年美國醫生薪酬報告,顯示美國醫生平均年薪高達31.3萬美元。而且,即便是薪酬水平較低的醫學專業,絕大多數醫生(62%~84%)在面臨重新選擇職業的機會時,仍然愿意當一名醫生。
根據威斯康星州荷晶大學的統計,美國的醫療保障行業受到新冠疫情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美國勞工統計局預計,醫療保障相關領域將增加260萬個崗位需求。其中,執業護士、職業治療助理、物理治療師助理,是最熱門的幾大崗位。這些崗位要求正規的醫學教育背景,并要求擁有國家級別的醫療執業證書。然而,在2021年,只有28337名畢業生具有美國醫學院背景。
這樣的需求和供給不對等,讓醫學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領域。佛羅里達州奧蘭多骨科醫學院的創始院長兼首席學術官羅伯特·哈斯蒂博士說,進入醫學院之所以顯得如此困難,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們對醫療保健的工作越來越感興趣,這導致醫學院申請激增,醫學預科生則面臨愈發激烈的競爭。
在申請劇增下,有時合乎條件的醫學院申請者也會被拒之門外。哈斯蒂說,被醫學院拒絕的醫學預科生經常需要重新申請,有些人甚至花費數年時間,試圖拿下知名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美國現階段在政治、經濟和醫學領域的變化,對于上述三類學院的競爭能力影響不一。校友資源、人脈網絡以及教育專業性,成為了學生進入這些領域的主要考慮因素。在未來,這種趨勢可能會逐漸固化,并使得美國的學校與政、商和醫學界的聯系更為緊密。
責任編輯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