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其 胡青玲 吳國獻
摘 要:鄉村電商直播已經成為促進鄉村創業就業、提高當地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的新動能。但當前鄉村電商直播技能人才培訓卻面臨過度聚焦于直播“網紅”、職業培訓體系尚不健全、缺乏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對應的系統化培訓等問題。因此,通過對接行業需求、對標崗位要求、嫁接專業教學、連接校企平臺,開展規范化、標準化、高質量的鄉村電商直播技能人才培訓,可以解決鄉村電商直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鄉村電商直播技能培訓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鄉村振興? ? 電商直播? ? 技能培訓
課? ?題:本文系2021年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科學研究課題《一引二培五聯動:技工院校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1018)的研究成果。
為促進電商直播規范化發展和電商主播職業化轉型,義烏市積極推進 “十百千萬”工程,鼓勵職業院校開展專項培訓,打造電商直播人才培育和培訓中心。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作為義烏地區最具規模的職業院校之一,早在2016年就專門成立了電商學院,在電商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20年初,學校受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委托開發全國首個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和題庫,并組織開展首批電商直播行業從業人員技能培訓,成了電商直播人才培訓領域的先行者。
一、鄉村電商直播技能人才培訓存在的問題
為了促進鄉村電商直播的發展,不少地方政府努力開展電商直播技能人才培訓工作,進一步發揮鄉村電商直播在扶持創業、吸納就業、脫貧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當前鄉村電商直播培訓卻面臨過度聚焦于直播“網紅”、 職業培訓體系尚不健全、缺乏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對應的系統化培訓等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一是過度聚焦于直播“網紅”,缺乏對其他周邊崗位和配套崗位的人才培訓;二是職業培訓體系尚不健全,多集中于“即培即用”的短期培訓,缺乏針對從業者的長遠職業規劃;三是培訓內容呈現零散狀態,缺乏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對應的系統化課程和通用性教材;四是沒有形成面向受訓學員的考證、就業、創業一體化訓后服務保障。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電商直播技能人才培訓的實踐
從鄉村電商直播職業培訓入手,結合義烏市“十百千萬”工程的人才培訓要求,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與多家本地電商直播代理機構、小商品城、義烏市電子商務協會、鄉村基層政府開展合作,與派對文化集團合作在義烏市赤岸鎮共建“電商直播”定點培訓基地,實施新職業發展迭代下的“全鏈式”職業培訓模式實踐,為對接行業需求,對標崗位要求,嫁接專業教學,連接校企平臺,開展規范化、標準化、高質量的鄉村電商直播技能人才培訓提供了新思路。
(一)對標新業態新需求,確定“核心崗位”職業培訓
面向義烏本地的10家大型MCN機構、3家電商產業園、54家中型電商企業和226家鄉村中小型小商品企業開展了問卷和實地調研,確定電商直播的主播、場控、售后三類核心崗位,明確了面向鄉村市場經營戶、商貿企業和工業企業等開展電商直播普及型培訓,面向鄉村電商直播行業從業者開展專業化技能培訓,面向本地大專院校畢業生和大學生開展電商直播就業創業培訓的整體規劃。
(二)對接兩類平臺標準,設計“雙線交融”培訓課程
鑒于電商直播缺乏標準化、通用性的職業培訓課程,學校主動尋求與義烏市電子商務協會開展合作,對照目前電商直播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社交類平臺(以抖音為代表)和銷售類平臺(以淘寶為代表)技術標準,結合主播、場控、售后三類崗位要求,以電商直播主要工作流程為主線,開發“1+3”電商直播課程。“1”即“電商直播基礎”課程,是面向主播、場控、售后三類崗位的通用基礎培訓課程;“3”即“電商直播準備”“電商直播展示”和“直播售后服務”課程,是針對三類崗位開設的專門化培訓課程。
(三)嫁接專業教學模式,實施“三階遞進”分層培訓
學校依托自身在電商直播專業人才培養領域積累的寶貴經驗,將“分層進階”專業教學模式嫁接至職業培訓教學。根據本地市場經營戶、商貿企業和工業企業的普及性培訓需求,電商直播行業從業者的專項技能提升培訓需求,本地大專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培訓需求,在開展電商直播培訓過程中,實施從“基礎普及”到“技能提升”再到“就業創業”的“三階遞進”分層教學。
1.普及培訓:面向鄉村企業商戶
基礎普及階段培訓,主要采取培訓導師講解和現場體驗的方式,幫助受訓學員初步了解電商直播行業的發展現狀、未來前景以及主要崗位設置和技能要求,基本掌握社交類和銷售類直播平臺的操作規則。為了完成該階段培訓,學員需開通直播賬號,獨立完成一次直播銷售。
2.技能培訓:面向鄉村電商直播從業人員
技能提升階段培訓,主要采取導師講解和實操模擬的方式,幫助受訓學員明確從事崗位(主要為主播、場控、售后三類崗位)的主要職業知識、技能和素養要求,根據真實的企業項目開展案例分析和操作演練,提升專項職業技能。同時,依據職業能力考核要求,開展模擬測試。完成該階段培訓,學員需通過“電商直播專項能力證書”考核。
3.就業培訓:面向鄉村就業的大專院校畢業生
就業創業階段培訓,學校主要采取崗前培訓和創業指導的方式,幫助受訓學員了解掌握義烏電商直播行業的各類就業訊息和創業政策。在學員明確就業崗位后,提供上崗前的職業輔導。在學員確定創業方向后,提供創業平臺和專項指導,并有選擇性地提供項目孵化服務。
學校的培訓導師隊伍由專業教師和企業導師共同組成,專業教師主要負責知識和政策講解,企業導師主要負責案例分析和實操指導。
(四)連接產教融合平臺,實現“三位一體”服務保障
學校依托電商學院既有的培訓服務平臺和產教融合平臺,為培訓學員提供考證、就業、創業“三位一體”的訓后服務保障。
1.考證服務:線上線下相融合
2020年4月,學校受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委托開發全國首個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和題庫。在此基礎上,依托學校的培訓服務中心平臺,開發線上考證指南和專項培訓模塊,采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形式,面向義烏全社會提供證書培訓和認證服務。
2.就業服務:學員企業相對接
學校依托自身的電商產教融合聯盟平臺,整合匯集義烏多家大型MCN機構、電商產業園、中型電商企業和小商品企業的人才需求情況,開展企業員工定制培訓,定期發布就業崗位信息,組織開展專場招聘會,搭建受訓學員和行業企業間的對口就業渠道。
3.創業服務:校內校外共孵化
學校投入超過400萬元,在電商學院實訓平臺基礎上,建成占地面積達5 100多平方米的一體化直播產業服務中心,配備電商直播、短視頻拍攝制作、運營管理、人才培訓等多功能服務設備和設施,為學員創業提供強有力的硬件支持。同時,依托電商學院“5+1”工作室(“淘系、抖音、京東、拼多多、跨境”工作室和“視覺設計”工作室)既有的平臺資源和人才資源,為創業學員提供項目開發、方案設計、風險評估、創業指導、融資協助和跟蹤扶持服務。
三、主要成效
(一)人才支持:為義烏電商直播行業發展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持
2020年至今,學校共計開展短視頻、直播培訓30余期,培訓學員超過11 000人次,為義烏電商直播核心崗位輸送人才超過3 000人,受訓學員“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證書”考取率達到97.5%,成功協助孵化大學生創業團隊30余個。學員王琳燦被義烏頭部MCN機構簽約,學員張鵬獲評拼多多青年創業之星,學員駱景洋作為義烏電商直播典型人物代表兩次登上浙江衛視。
(二)標準樣本:形成電商直播“全鏈式”職業培訓標準化樣本
學校在開展“全鏈式”電商直播職業培訓過程中,主導開發了全國首個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和題庫,頒發了全國首批 “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教師團隊主編了全國首本“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培訓教材。在此基礎上,學校對“培訓項目、培訓教材、培訓考核、培訓基地、培訓方式”進行了“標準化”建設,形成了包括培訓指南、培訓課程、培訓資源、培訓服務在內的標準化操作樣本,為全省乃至全國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培訓提供了學習借鑒范本。
(三)示范標桿:助力義烏打造鄉鎮網紅電商直播基地示范標桿
2020年5月,學校在赤岸鎮設立“電商直播”定點培訓基地,面向赤岸鎮鄉鎮居民開設鄉村振興電商直播創業培訓班,組織舉辦了“直播赤岸”之醉美赤岸520系列活動,帶動銷售農產品總額超過百萬元。借助受訓企業和學員的創業項目孵化,學校以電商直播、短視頻營銷為輻射中心,協助推廣赤岸鎮的人文景點、農副產品和工業產品,助力本地制造業、農家樂等實體企業拓市場、擴內需,幫助鄉鎮企業實現電商化轉型,帶動鄉鎮居民創業,將赤岸鎮打造為鄉鎮級網紅直播示范標桿。
四、小結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新職業發展迭代下的“全鏈式”職業培訓模式,必將為鄉村電商直播專業人才培養、打通鄉村電商全產業鏈、鄉村電商直播助力鄉村經濟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文婧羽.鄉村振興下直播電商的發展路徑[J].中國外資, 2021(14).
[2]項凱. 農村電商直播之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效、問題及建議[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4).
[3]伍曉.鄉村振興視角下的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路徑研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12).
(作者單位: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