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英



【摘要】目的:明確人性化護理模式應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方法:納入2020年8月—2021年10月進入本院進行治療的110例手術患者進行試驗,將其選入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實施一般護理,研究組開展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手術配合度、SAS和SDS評分、睡眠質量、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患者手術配合度比對照組高(P<0.05),有差異;護理前,研究組和對照組的SAS和SDS評分比較(P>0.05),無差異;護理后,研究組和對照組的SAS和SDS評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組比對照組更低(P<0.05),有差異;研究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顯著比對照組更好,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有差異。結論:給手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后,可以促使患者的手術配合度和睡眠質量有所提升,改善其生命體征,緩解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模式;手術室護理;價值
Application value of humanized nursing mode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LU Ying
Peoples Hospital of Haiyuan County, Zhongwei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Zhongwei, Ningxia 755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clarif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humanized nursing mode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Methods: A total of 110 surgical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from August 2020 to October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experiment,and they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55 cases in each group;General nurs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umanized nurs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study group.The operation cooperation degree,SAS and SDS scores,sleep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surgical cooperation degre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Before nursing,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nursing,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decreased,but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After implementing humanized nursing mode for surgical patients,it can improve surgical cooperation degree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improve their vital signs,alleviate adverse emotions,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Humanized nursing mod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The value of
臨床中的很多疾病都需要通過手術來治療,手術可以幫助患者根除疾病,降低復發率;手術室是醫院中不可缺少的科室,但是很多患者對手術有恐懼感,其配合度很低,不愿意進行手術,因此應該為其開展科學的護理措施使手術可以順利完成。手術室護理質量會關系到治療效果,所以,為了提升手術效果、幫助患者緩解負面情緒,本次針對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實施效果進行討論,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0年8月—2021年10月進入本院進行治療的110例手術患者進行試驗,將其選入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5例。研究組,男31例,女24例,年齡17~73歲,平均年齡(43.27±7.35)歲,其中普通外科手術13例,骨科手術患者15例,婦產科手術患者17例,泌尿科手術患者10例;對照組,男33例,女22例,年齡19~75歲,平均年齡(43.64±7.28)歲,其中普通外科手術患者14例,骨科手術患者16例,婦產科手術患者14例,泌尿科手術患者11例。納入標準:患者均要行手術治療;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有完整的病例資料。排除標準:中途退出者;無意識、無法交流、精神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兩組患者手術類型、性別等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一般護理措施,主要是告知患者手術的注意事項等。研究組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①手術前:在手術開始之前,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應該及時對患者的基本信息、身體情況、心理狀況進行了解,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病情、文化水平對其及其家屬開展宣教工作,告知其疾病、手術的相關知識和手術室的情況,提升患者及家屬的認知程度,使其可以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很多患者在手術前會因為害怕做手術或者擔心手術結果不理想,導致出現各種不良情緒,所以,護理人員需要耐心地幫助患者,通過良好的交流技巧和患者進行溝通,給其講解一些手術成功的案例,鼓勵患者放寬心,使其可以調整好心態,積極地面對手術[1]。②手術中:在進入手術室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進行陪同,這樣可以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緩解緊張情緒;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將手術室的溫、濕度調節好,讓其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中進行手術。若患者需要在清醒狀態下進行手術,其很容易感到心理不安,護理人員可選擇轉移注意力的方式,避免患者太緊張影響手術進度;若患者在睡眠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應該密切監測其各項指標。③手術后:在手術完成后,幫患者換上干凈的衣服然后將其送至病房,告知家屬術后的注意事項,定時巡訪患者病房,咨詢有沒有不適癥狀,若出現不適癥狀要及時進行處理,降低護理風險[2]。④其他護理:手術期間患者需要注意飲食,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類;也要指導患者用藥,了解患者的用藥過敏情況,叮囑其按要求用藥等;并且應該告知其預防并發癥的方法和重要性,避免發生并發癥影響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1.3.1 患者手術配合度:分為很配合、配合、不配合,100分滿分,分數越高表明其配合度越高,手術配合度=很配合率+配合率。
1.3.2 SAS和SDS評分:利用焦慮(SAS)、抑郁(SDS)評分量表對患者的情緒進行評估,低于50分為正常,超過50分為存在焦慮、抑郁情緒,分數越高為情緒越差。
1.3.3 睡眠質量:用匹茲堡睡眠治療指數(PSQI)評估患者的睡眠情況,共7個條目,包含入睡時間、日間功能、睡眠質量、藥物、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各項維度;各0~3分,合計0~21分,分數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好。
1.3.4 護理滿意度: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請患者打分,最高100分,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85分為滿意,超過85分為非常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配合度對比 研究組患者手術配合度比對照組高(P<0.05),有差異,見表1。

2.2 兩組SAS和SDS評分對比
護理前,研究組和對照組的SAS和SDS評分比較(P>0.05),無差異;護理后,研究組和對照組的SAS和SDS評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組比對照組更低(P<0.05),有差異,見表2。

2.3 兩組睡眠質量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顯著比對照組更好(P<0.05),有差異,見表3。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有差異,見表4。

疾病治療可以選擇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通常手術的療效更好,但也有風險,所以很多患者都對手術存在恐懼、害怕的心理;也有很多患者對手術的認知程度不高,常常只關注負面信息,比如擔心手術結果不理想,導致在手術前會產生抗拒、害怕的心理,這些情況均會影響到手術的效果[3]。所以,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需要給患者實施護理,幫助其完成手術。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提升,很多患者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通常臨床給患者實施的是一般護理措施,但一部分患者對一般護理的效果很不滿意,患者的配合度很低,所以,為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療效,醫院需要給患者實施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4]。
一般護理更加被動化,是以護理流程對患者進行專業的指導,但是其效果很一般,并不能滿足手術患者的護理需求;為了順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醫院應該進一步改進護理模式,應該注重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而人性化護理模式是現在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護理模式,其更加科學、全面、細致,目前已受到了很多醫患人員的認可,應用價值比較高[5]。本次研究中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了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后,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手術配合度比對照組高(P<0.05),有差異;護理前,研究組和對照組的SAS和SDS評分比較(P>0.05),無差異;護理后,研究組和對照組的SAS和SDS評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組比對照組更低(P<0.05),有差異;研究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顯著比對照組更好,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有差異;表明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更佳。人性化護理模式是通過給患者的生理、心理、術前、術中、術后等方面提供細致的護理服務,在手術前給其進行健康宣教,講解疾病的內容,手術治療的好處等,提升患者的認知;也會給其實施心理干預,幫助其緩解心理壓力,使其可以樹立積極的治療心態,積極配合手術;手術的過程中幫助患者提升手術的舒適度,監測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做好護理準備,方便出現問題及時處理;并且在手術后給其飲食指導、講解用藥各注意事項,給其講解預防術后并發癥的方法,促進病情盡快康復。通過護理人員的合理輔助對于手術的質量有很重要的作用,對病情的康復具有積極的意義。
根據以上所講,給手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后,能夠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和睡眠質量,改善其生命體征,減輕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茸,劉轉,田玲.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貴州醫藥,2020,44(11):2.
[2] 何素云.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健康之友,2020(5):215-216.
[3] 劉明璐.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家庭保健,2020(14):198-199.
[4] 王晶.人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傷殘醫學,2021,29(14):2.
[5] 牛曉敏,王麗萍.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按摩與康復醫學,20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