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姣
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增添了色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已經成為輔助教師教學的必要工具。教師們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展示詳細的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高效課堂。
多媒體技術教學是將圖片、文字、視頻、動畫、音頻集于一體的教學方式,它可以突破時間、空間乃至邏輯思維的限制,將課程內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給學生。它可以潛移默化地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下面筆者將借助自己平時的教學實例,談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理運用。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新課時,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學生的注意力就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這節課就相當于已經成功了一半。情境教學符合低齡學生的年齡特征,順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引發學生想象,為充分挖掘學生的大腦潛力創造了條件。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8、7、6加幾”的課堂導入時,筆者借用學生們非常喜歡的運動會賽跑比賽進行導入,選擇6女7男共同參加比賽,運用電腦分別突出顯示女生和男生的數量,進而讓學生回答“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比賽?”,以此開啟學生學習8、7、6加幾怎么算的求知欲。
再如,教學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筆者將這一板塊的主題圖片制作成動畫,為學生展示動態的校園生活畫面,讓學生帶著“老師讓我們觀看這個動畫,是要學什么新知識呢?”這樣的疑問進入到課堂,巧妙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打破時空的限制,還能化繁為簡,使教學內容由抽象轉向具體,有效展示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比如,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厘米和米的認識”第一課要求學生理解“一拃”和“一庹”的概念。如果采用傳統的授課方法,讓學生單一地從書本上觀看和理解這兩個古代的長度單位,學生會很無趣,記憶也不深刻。為此,筆者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將“一拃”和“一庹”的丈量過程制作成Flash,學生在新鮮與興奮中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三、活化課堂教學內容
數學學科具有嚴謹性和抽象性的特征,很多知識和內容學生不容易理解。而多媒體教學具有動靜互化,化枯燥死板為活潑有趣的特點,可以輕松解決學生理解能力不足與數學抽象性的矛盾。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一課時,筆者以一個聯歡會表演的Flash貫穿整節課。在Flash中,小朋友一男一女圍成一個圈是規律,聯歡會的彩燈一藍一紅是規律,小朋友手中表演的樂器一琴一鼓還是規律,學生在被動畫吸引的同時,對規律也有了深刻認知。
四、充實課堂容量
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媒介猶如哈利·波特手中的“魔杖”,讓課堂教學千變萬化!如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一課,單憑書中的插圖學生無法實際感知立體圖形的特點,如果讓學生使用學具,課堂會不容易控制,學生也可能不知道如何細致觀察。但是通過電子白板與計算機的相互作用,可以將立體圖形進行360度旋轉后展示給學生,然后再讓學生觀察實物,既節約了時間,又充實了課堂。同時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放大鏡功能對立體圖形進行伸縮,讓學生對立體圖形的特征了解得更加深入!
總之,多媒體課堂教學具有豐富的感染力,能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