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化企業管理中,會計是重要組成部門,能夠在當前信息社會下,科學優化并高效利用包括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在內的多元經濟信息,以此來促使企業實現管理目標,完成關鍵性管理工作。因此,為了能夠促使現代企業管理中會計職能定位更加清晰,本文對此進行了深度分析,并提出了現代化企業會計職能的拓展方向。
關鍵詞:現代企業;管理;會計職能
一、現代企業管理中會計職能的定位
1.會計的基本職能
會計作為經濟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職能就在于記錄豐富的經濟活動。無論是記錄經濟活動的目的、作用還是意義,都是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職能反饋。其功能和作用就在于提供真實可靠的經濟信息。現代企業管理下,會計細化為兩方面重要分支: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它們都是當前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不可忽視的重要子系統。財務會計主要是記錄企業的經營發展活動,及反饋相應經濟活動的價值,并對其經濟活動及成果施以系統描述。它能夠反饋出企業實際的生產經營現狀,并為企業的諸多決策提供輔助。通過系統化的信息分析,能夠顯著提高企業的經營組織實際生產經營能力,雖然對于已經完成的經營信息難以對其變動,但是通過研究企業會計的數據信息能夠適當的加強、改進、提高經營能力。企業管理會計主要通過系統研究企業經濟活動信息及諸多能夠反饋出企業未來經濟活動的信息,例如,預算分析與管理、投資分析、成本分析、新產品開發分析、企業經營效益分析、利潤分析等。因此,某種意義層面上而言,財務會計更是企業管理會計諸多信息的來源,因為管理會計所進行分析的資料,主要來源于企業財務會計的記錄。然而,在現實上,應將管理會計的重要作用發揮出來,其作用發揮也不是很理想。實質上,企業管理會計同財務會計、經濟活動分析、價值工程等理論、方法及實務工作的界限較為模糊。總體而言,企業會計的基本職能主要就在于對企業經濟活動的記錄,是企業經濟活動的反饋和記錄的衍生功能。雖然它是派生功能,但是也是企業會計功能的核心功能,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管理過程中的基本所在。
2.監督職能
監督的意義就在于督促并察看工作進行的過程,然而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最常使用的為督促和檢查之意,就是依照相關標準進行系統的檢查及催促。當然,檢查是獲取數據較為有效的手段,并且也同監督所需要的必要條件并無矛盾。會計的監督職能共表現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會計監督是對其經濟活動予以系統化監督。若是僅限于對其經濟活動予以實時記錄和反饋的話,此類監督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前文所述的意義。另一方面,會計監督對象是會計人員自身。因此,會計人員則要自覺遵循相關的法律政策,并持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不得任何形式的弄虛作假。然而,實質上這本是企業的人事部門、組織部門的職責。當然,會計部門也應該落實好會計工作,積極協助企業其他部門進行系統考核、績效評價等工作。并滿足當前經濟活動的管理及生產活動的管理,從而對其信息進行系統演繹及推理,會計則要對其活動進行計量、確認后再進行記錄。并在計量確認時也要利用相關尺度及規定將其進行鑒定和比較,并衡量其經濟業務。這并不能直接獲取到會計相應的監督職能,他們也并不具備概念上的邏輯關系。因此,由此可見,會計的監督,不僅更像是一種對其經濟業務活動的確認及計量,也是對企業經營活動及社會對其經濟活動的記錄從而進行的規范性要求。
3.控制職能
現代企業的會計是人造系統,因此,控制功能顯著。這種功能主要是指對系統自身進行系統管理的控制功能,并非超越自身以外因素對其進行控制的功能。系統自身的控制功能是科學調整系統運行狀態、保障系統得以安全運行的關鍵,因此它更像是一種系統保護性功能。會計系統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至關重要的子系統。但是它并非控制性子系統,難以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經濟活動施以直接控制的作用。因此,會計的控制功能也并非體現于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經濟發展活動的控制。事實上,在這種控制功能的作用,會計則更體現出會計記錄及統計對經營、經濟活動所提供系統性的控制信息。因此,以該意義角度而言,會計的控制職能,更像是監督管控職能的一種。會計信息系統嚴密、嚴格,涉及企業的諸多經營生產信息、財務流水信息等。因此,為了能夠保障會計信息的合理合法、真實可靠,財務會計的確認和記錄需要相關標準予以約束。例如出納雖然名義上是會計,但是該職位功能卻能有權拒絕一些財務支出,因此實質上是企業的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系統于企業而言,是一個分析系統,主要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財務會計的相關記錄資料進行分析,從而提供相應的決策建議方案,但是也并非執行和決策系統,它所提供的決策建議必須要經由相關決策者的采納,方可執行。總而言之,會計的基本職能在于經濟信息的記錄和反饋,因此具備一定的監督管控功能,它的控制職能突出體現于會計所提供的信息是企業控制的基礎,并非直接控制企業的經濟活動。
4.管理職能
無論是會計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個部門,或是企業經營管理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都具備一定的管理功能。這種功能主要體現于系統自身內部對其系統進行管理的功能,并非對凌駕自身以外的事物進行管理。會計的管理功能則主要體現于對其會計組織、會計人員、會計資料、會計工作的管理,但是這也并不認為這種管理職能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管理。通過相關研究表明,會計更像是企業的視覺器官,促使企業領導能透過會計信息,更加清晰的料及企業當前的發展狀況,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會計信息能夠對企業實質的經濟形勢提供更加真實、準確、清楚地反饋情況。若是單純地說會計參與到企業的管理,則得以成立。因為企業的勝場經營活動,并非企業管理負責人一蹴而就,而是聯合企業內部的諸多子系統,相互支持、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各個子系統都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或多或少的支持。
5.分析和預測職能
通過對其會計信息功能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會計活動具備一定的分析功能,若是不對企業的經濟發展業務員施以科學分析,將難以制成正確合理的會計賬簿和會計憑證,也難以編制出正確的會計報告,也將難以落實高效的會計記錄。因此,從該意義上來講,諸如此類的分析活動,都是同會計監督職能一樣,是會計自身的必要發展條件之一。立足于“三論”,對會計的信息系統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信息分析功能是信息系統的基礎條件,會計信息系統也同樣如此。從該意義層面上而言,會計的分析職能時會計反饋信息的科學要求,也是會計反映自身職能的更高要求。盡管在當前諸多會計的著作中,對會計分析方法有所提及,例如動態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圖表分析法、矩陣分析法、線性而分析法等。但是,這同現代數學科學所創新出來可利用的方法來講,還是太少了。會計與數學及統計則共同起源于計量,然而,數學理論性分析水平和數學邏輯性發展遠遠超過了會計自身。會計通過利用數學方法,將其予以系統化的分析和研究,相對于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及其他經濟類學科而言,相對落后。若是單純地表明會計的預測功能,過于強調會計信息利用的前瞻性,難以凸顯出會計信息同管理會計的實質作用,所以,還是要著眼于會計自身具有參與企業經濟決策的功能思想,強調會計自身的決策性功能。
二、現代企業管理下會計職能強化的三個方面
現代企業的重要特征就在于現代化科學管理,并且企業管理核心的財務管理具有籌集資金、投放、運用、收回及分配的功能,由此可完全體現出其核心地位。然而,如何將會計的職能在企業管理中萬群發揮出來,保障企業宏觀經濟信息活動和微觀經濟信息之間得到有效的溝通和協調,充分滿足企業諸多利益團體的需求,促使企業得到長期穩定發展,最終達到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是當代現代化企業管理中會計職能強化的重要方向。
1.強化核算職能
為了得以保障企業會計信息得以客觀性、實時性的記錄,真實的反饋出企業的實際經濟活動后額經營成果,提供企業未來管理中所需的財務信息,就必須不斷強化企業會計的核算職能,也是企業會計的基礎職能,它能在企業財務指標的構建、信息的分類及報告方面,充分滿足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對于資本保值、增值的需求,同時也能迎合社會廣泛的各級利益團體對企業了解的需求。
2.強化管理職能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也逐步構建形成,并在此形勢下,諸多類似于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競爭機制、風險機制的市場機制調節作用也到了充分發揮,企業作為當代市場經濟運行的主體所在,其經營業績、經營行為都會受到此類機制的約束調節。于任何企業而言,若是想要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立足于不敗之位,且迅速實現生產經營目標,就要不斷革新優化企業財務管理職能,革新產品質量,降低勞動消費。因此,為了能夠滿足這一標準要求,企業會計不僅需要提供足夠真實、可靠、完整、全面的核算信息外,也要將其生產經營的決策、預測職能完全發揮出來。例如,量本利分析法、價值工程法、概率分析法、現值指數法對諸多備選方案的周期性和經濟性進行系統化的分析論證,并編制形成決策會計報告,為企業諸多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足夠可靠有效的依據,更多元化的為企業管理提供服務。
3.強化會計監督職能
企業監督體系主要由兩方面構成,即為企業會計自我約束和企業會計對其他經濟活動的監督管控,著重對單位經濟過程施以會計監督。其中的外部會計監督,則主要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會計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施行會計監督,主要包括各級行政監督,例如稅務、銀行、證券、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監督。企業會計監督實質上是法律監督的一種體現,在當前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中,能夠促使其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和改革。為了能夠積極適應當前經濟體制下,會計監督體系隨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進而轉變確立,其目標也開始由維護國家財政財務利益,轉變為微觀主體利益。監督主體也開始由單一的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轉變為企業內外融合的多元化發展主體,構建形成多層次、多目標的監督體系。同時也要適當強化各個部門責任人的會計負責性,以此來促使會計監督更具有現實意義。
三、現代化企業管理中會計職能的拓展
1.會計輔助決策職能力度的拓展
縱觀當前時代,大數據信息化的巨大沖擊,會計的決策支撐職能得到了顯著強化。傳統會計職能更多的反映信息,即便將管理會計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但是也更多的是輔助管理的職能。于企業決策而言,會計管理和會計信息相配合能夠將其輔助決策職能的效用完全發揮出來,并以此來作為決策的參考。在會計傳統工作中,諸如此類的參考價值卻不夠明顯,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會計信息較為明顯的滯后性。然而,當前大數據、云計算時代的到來,會計工作通過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其予以系統化的搜集和整理,同時結合會計自身業務構建形成一套業財融合的機制體系,促使財務會計信息得以更加及時、準確、全面、精準地反饋出業務應用與決策需求的系統化分析。以此來最大程度上促使企業施行科學、全面的決策管理,進一步強化企業會計對于企業決策的輔助職能。
2.會計控制職能廣度的拓展
當前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能夠顯著強化企業會計的管控職能。其管控邊界的確定,取決于管控能力水平,尤其是當前相關業務部門對管控作用的不同認同程度。以企業成本管控為例,它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傳統的企業會計職能方面,它更多地側重于企業成本核算,即便適當地進行相關的成本管控和成本分析,但是深受數據來源渠道、關聯數據缺乏、分析不夠綜合、實時性不夠等因素的影響,會計對其成本管控的職能也將難以得到充分能發揮。在現代化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可以積極利用智能軟件、云端數據庫對其予以綜合性的分析整理,這樣不僅能夠將企業成本管控中的詳細數據信息準確法分析,并且也能科學整合同內部成本控制相關的外部信息,尤其將其上下游供應鏈的成本信息,甚至競爭對手的成本狀況,都能參考。以此來能夠更加提高企業會計成本管控的可信度,以此來逐步拓展企業管控職能的效用。
3.會計預測職能精度的拓展
現代化時代下,大數據會顯著強化企業會計的預測職能。在實際中,會計職能被人忽略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過于的整理并整合歷史信息,即為通常而言的“向后看”。雖然傳統會計職能中也有一部分的短期預測職能,但是它更為主要的是對歷史信息進行系統化分析從而提出規律性、合理性的建議。深受會計信息數據獲取渠道的限制,會計數據同會計信息時長導致會計信息反饋不夠實時且準確,導致會計信息短期預測的準確度較低,參考價值也不夠。當前時代的會計職能,會積極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綜合歷史數據信息、業務具體數據,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發展,及市場供需施以足夠系統性、全面性、針對性的分析,不僅能夠有效及時發現企業管理短板,也能及時對其予以修正,甚至也能更好地對企業成本控制、資金安全、銷售提升方面提供更為準確的預測。
4.會計評價職能強度的拓展
縱觀企業傳統的績效評價,可以發現它更多的是將企業運營財務指標施以定量化的評價。一方面它能通過財務指標將其進行橫向、縱向的對比。另一方面,鑒于諸多非財務指標更為側重于定性,因此它將難以予以更加客觀的評價和比較。平衡計分卡在在當今財務績效評價中的非財務指標逐步應用起來,但是鑒于非財務指標更科學的融合企業實際,將其定量指標予以人為化拆解,并綜合運用相關信息進行企業的績效評價。然而,在企業會計實務中,指標計算復雜性降低了準確度,顯著影響到了平衡計分卡的運用效果。同時,它也顯著削弱了會計的評價職能。但是,當前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會巧妙融合會計數據和業財信息,構建起綜合系統,以此得以顯著提升其數據獲取速度,提升其契合度,在財務指標的設計和實施上施以更為復雜多元的評價體系。
四、結語
總而言之,現代化企業管理中,會計是其重要組成,在當前信息化社會下,通過將其財務會計信息進行合理的優化及利用,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標,科學地輔助企業決策。因此,企業會計職能的定位,從單純性記錄監督企業的經濟活動,走向全方位的綜合性管理,是促使企業實現生產經營、財務管理雙重目標的必然要求,同時更是實現國家利益、維護企業利益,提高社會利益的必然途徑。
參考文獻:
[1]亢亞峰.論現代企業管理中會計的職能定位[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
[2]余在敏,亓俊國.現代企業管理中會計職能的定位[J].消費導刊,2010.
[3]王艷秋.會計職能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強化措施淺析[J].中國科技財富,2010(6):1.
[4]董紅.人力資源會計的定位及其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
[5]歐陽海巖.強化現代企業管理中會計職能的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
作者簡介:梁植莘(1990.06- ),男,漢族,重慶璧山人,碩士,經濟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