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

2022年3月1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印度,稱將加強日印合作。3月30日,日本國際協力機構與印度政府簽署投資40億日元協議,幫助穩定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電力供應。
據印媒5月21日報道,日本已提供34.2億美元資金,協助穩定位于孟加拉灣東南方向海域的印度海外聯合屬地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電力供應。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強推“印太戰略”合作,試圖構設制衡中國的“海上鏈鎖”的背景下,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因其特殊的地理區位優勢與重要的地緣戰略價值,成為美日等國意圖加以利用的“戰略支點”。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由572座島嶼組成,連接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其最北端距離緬甸僅有22海里,最南端距離印度尼西亞90海里。從地圖上看,該群島扼守了馬六甲海峽西側的海上通道,其陸地面積雖僅占印度陸地面積的0.2%,但卻涵蓋了印度約30%的專屬經濟區,是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海上要沖,被外界稱為印度的海上“東方門戶”。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便已著手開發該群島,但鑒于印尼、馬來西亞等周邊國家對其在該群島部署軍力感到擔憂,外加彼時印度經濟發展不良與政府效率較低,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印度對該群島的開發都較為謹慎。進入21世紀后,印度的“大國雄心”日趨顯著。2001年10月,印度在該群島首府布萊爾港成立了安達曼—尼科巴三軍聯合司令部,這是印度首個且目前唯一一個戰區聯合司令部,負責東印度洋海域和馬六甲方向的聯合作戰,及在該群島專屬經濟區內實施海上偵察、人道主義援助等行動。
2014年后,在“東向行動”政策指引下,印度在該群島的軍事能力建設顯著加速,意圖強化自身的海洋戰略競爭優勢,應對所謂“中國威脅”。因此,該群島越發被印度視為其在印度洋北部海域的“戰略支點”,印度在此建有多個軍事基地,并部署了“遠東海軍艦隊”、陸軍旅級作戰部隊及海上巡邏機、直升機和戰斗機等裝備。按照印軍構想,到2022年底,該群島的軍事基地應可容納30余艘軍艦(包括一艘核潛艇),部署先進的蘇-30MKI戰機、P-8I“海神”反潛巡邏機及各類運輸機等。若此構想得以實現,該群島將成為印度扼守印度洋戰略通道的“關隘”,并成為印度對“印太地區”進行力量投送的“跳板”,因此印國內也將其稱作“不沉的航空母艦”。
近年來,隨著美西方對“印太戰略”投入的加大,日本與印度在構建地區合作、聯手制衡中國方面的互動也持續升溫。日本一直對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所具有的軍事價值抱有濃厚興趣,但受限于日本憲法,日本只能“借船出海”。
早在2016年,日本就曾和印度討論在該群島實施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聯合項目,據媒體披露,其中還涉及利用印度在該海域布建的偵測傳感設備,提高對海洋尤其是水下態勢的感知。2020年9月,印日簽署《相互提供物資與勞務協定》。根據協定,印度武裝部隊和日本自衛隊可為彼此提供補給及運輸服務,同時,不僅印度可使用日本位于非洲東北部吉布提共和國的軍事基地設施,日本也可使用印度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設施。日本投資該群島,聚焦于提升其基礎設施水平,尤其是清潔能源方面的基礎設施水平,比如日本擬在2024年前在部分島嶼安裝蓄電池以實現穩定供電,減少該群島對柴油發電的依賴,以幫助印度在2070年前實現凈零碳排放的目標等。但這些看上去很“綠色”的合作,背后蘊含的是日本海外戰略“野望”。通過對該群島的不斷投資,日本可持續深化與印度的合作,且從長遠來看,這些投資還能為日本與印度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合作創造有利環境,并有望將該地區變為未來日本可借用的戰略資產。
然而,印度對外開放建設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并非僅為打造軍事堡壘,而是為建設融合安全與發展、開放與自立的綜合體。借助該群島有利的地理環境和地緣條件,印度可積極開展在海洋安全和經濟發展領域的合作,抬升印度作為地區海洋事務領導者的地位。
從軍事安全合作的角度看,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對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三國都有很強吸引力。在美軍眼中,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建立基地有利于其對進出馬六甲海峽的中國船只進行監視,并彌補美國在位于印度洋中部迪戈加西亞島與新加坡的兩座軍事基地之間軍力部署的短板。此外,印度與美日等國在聯合偵察監視領域的合作共享正在深化。該合作包括將印度在該地區的海底監測和傳感設備與美日“魚鉤”監視網絡(SOSUS,專門用于追蹤潛艇)進行聯合,監視印度洋及南海地區的潛艇活動情況。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現階段印度與美日澳的關系堪稱“熱絡”,但這并未讓印度對這三國徹底開放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由于印度對保持“戰略自主性”十分敏感,其對美西方國家的進入仍抱有一定戒心。
從海洋公共安全合作的角度看,近年來,印度牽頭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及周邊開展了一系列海上演練:一類是以印度軍警為主的人道主義救援演習;一類則是除美日澳三國外,泰國、新加坡、印尼等國也參與的海上安全演練,例如兩年舉行一次的“米蘭”多國海上聯合演習等。與此同時,印度還同印尼、泰國等國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展海上聯合巡邏和訓練。此舉有助于印度在國際上樹立“海上公共安全產品供給者”的正面形象,也利于淡化周邊國家對其在該群島擴充軍力的疑慮。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印度加大對該群島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也有振興旅游業,加速地區經濟發展的目的。2015年,印度政府曾要求航運部和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管理局將該群島建設成具有戰略價值的海上樞紐,尤其要把布萊爾港、卡爾尼科巴島打造為海運中樞,成為可與新加坡或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相媲美的競爭性港口。2018年,莫迪訪問該群島后進一步啟動了包括建設海底互聯網電纜在內的項目。同年,印度還與印尼成立聯合工作組,推動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與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部薩邦港之間的合作。
總之,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在推進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方面很有潛力。但是當前,印度方面需警惕美西方冷戰思維的滲透。印度若能從地區經濟建設和構建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出發,將該群島的開發建設與周邊發展融為一體,把地緣政治的對抗思維轉化為合作共贏的發展思維,才有可能真正給這片島鏈帶來繁榮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