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梅 馮旭芳 徐敏娟
[摘要] “雙減”政策的實施,對基礎教育階段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班主任是一個重要的專業性崗位,中小學初任班主任由于工作經驗和專題培訓不夠,在班主任勝任力方面還相對欠缺,主要表現在學生管理的無力感、家校溝通的無效性、專業發展的無助感三個方面。本文以“雙減”政策下班主任專業成長的大背景為出發點,探索通過提升學生管理能力、掌握家校溝通技巧、善于班級文化建設、模擬答辯教育情境的培訓策略,提升中小學初任班主任的勝任力。
[關鍵詞] “雙減”政策;中小學初任班主任;勝任力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強調構建教育良好生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中小學貫徹“雙減”政策過程中,最具體、最繁重、最復雜的工作都需要由班主任落實。中小學班主任既是班級事務管理者、班集體建設指導者,又是學生健康成長引領者、家校社溝通聯絡者,是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落實的重要力量,地位特殊、責任重大。“雙減”政策的有效落實依托于有效的班主任專業化發展。初任班主任經過專業學習和培訓,使其專業知識由單一型向復合型發展,為其專業化發展奠定基礎。由此,對中小學初任班主任實施培訓,充分關注中小學初任班主任的工作生活和職業發展,強化中小學初任班主任隊伍建設,增強初任班主任工作適應性,對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見效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小學初任班主任勝任力培訓現狀
班主任勝任力是指班主任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協調學校、家長和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與影響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動機、態度、特質等方面的一系列綜合能力。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浙江省教育廳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受浙江省教育廳委托,2021年對全省400余所學校的515名初任班主任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培訓。參與培訓的中學教師 304人,占學員總數的59.03%;小學教師211人,占學員總數的40.97%。其中,女性學員比例占87%,男性學員比例占13%。每期5天封閉式體驗學習,采用專家講座、案例討論、經驗分享、教育情境模擬、總結手記、工作坊等方式實施。參訓班主任有數學、語文、英語、道德與法治等多學科老師。可見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學科范圍也在逐漸擴大,而不僅僅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主科。培訓分6期完成,每期都包含全省11個地市的學員。我們共計發放問卷515份,實際回收問卷303份。關于“學員擔任班主任之前是否接受過培訓的調查”結果如下(見表1):
可見,僅有50.5%的初任班主任在之前接受過班主任相關培訓,而49.5%的初任班主任在擔任班主任之前沒有接受過任何培訓。盡管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師范院校出身,掌握了最基本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知識,但是在從事班主任這個工作以前,對于班主任這個角色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知識較為欠缺。大多數師范院校的學生,特別是本科階段的學生,在校期間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班主任專業技能訓練,這是造成新教師難以勝任班主任崗位的重要原因。所以,加強中小學初任班主任勝任力的培訓是做好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前提。
針對曾經參加過班主任培訓的參訓學員,其具體參加的培訓級別情況顯示(見表2),參加過省級培訓項目的人數占比僅僅為5.88%,更多初任班主任的培訓僅僅局限于校級、片區和縣級的培訓。
對參訓學員期望培訓內容和目前面臨的問題進行調查發現(見表3),班主任面臨學生管理、家長溝通、班級管理、家校溝通等棘手問題。小學段和初中段初任班主任在期望培訓內容設置和焦點問題案例上有相同的訴求,但又存在一定差異。小學段初任班主任期望的培訓內容相對較廣,有學生管理、家校溝通、班級文化建設、自身素養提升等方面,而初中段初任班主任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學生管理問題,存在的問題相對集中。
二、當前中小學初任班主任勝任力缺失表現
對培訓學員調研可知,當前中小學初任班主任勝任力缺失的表現主要集中在面對復雜的學生群體時,呈現學生管理的無力感;面對復雜的家長群體,呈現家校溝通的無效性;面對崗位的專業性,呈現自身專業發展的無助感。
1.無力的學生管理
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以人為出發點。“人是目的”是教育學的根本法則。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要以人為目的,以人的發展為出發點。班主任每天面對個性不同的學生群體,會出現不同的教育困境。初任班主任在面對這些困境時如何有效運用教育智慧解決相應問題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但作為初任班主任,在面臨學生管理的困境時往往缺乏相應的經驗,導致在學生管理方面存在無力感。但現實是面對個性不同的學生,初任班主任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有資深班主任曾經說過,現在擔任班主任和以前完全不同,現在的孩子個性更加張揚,班主任必須主動調整自己的角色才能適應孩子的個性發展需要。
當前,初任班主任在學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生情緒管理、特殊學生管理和后進生管理等方面,小學階段主要圍繞多動癥和自閉癥孩子,初中階段則以抑郁癥學生、厭學、自殺傾向學生管理為主。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生,班主任工作更趨復雜。
2.無效的家校溝通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承擔的責任。有效的家校合作氛圍才能為學生發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但現實是家長的參與度普遍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家校合作的有效性。統計顯示,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認知偏差、自我本位、情感偏離是導致家校溝通障礙的主要因素。家長認知偏差體現在“家長不檢查作業,覺得這是學校的事情”。自我本位體現在“部分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特別看重,總覺得孩子在學校會受欺負,其實他自己的孩子表現往往是最差的”。情感偏離體現在“學生有說謊的習慣,而且規則意識極差,不遵守學校與班級規定,但家長又極其護短,欺負同學后又不承認錯誤”等。因為家校溝通的主體在溝通時存在著不同的需求,導致溝通中產生沖突,而在沖突解決的過程中,會受到認知偏差和個人情緒的卷入,導致溝通矛盾進一步升級。當初任班主任同家長之間呈現溝通障礙與沖突時,家校溝通的無效性就顯得更為突出。
3.無助的專業發展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班主任崗位是具有較高素質和人格要求的重要專業性崗位”,應由取得教師資格、業務水平高、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素質好、樂于奉獻的教師擔任。促進班主任專業發展是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目標要求。班主任專業化是教師專業化的一種特殊形式,而實現該目標必須從初任班主任專業發展入手。班主任專業發展有別于教師專業發展,有其特殊性。它是以教師專業化標準為基礎,逐步掌握德育與班主任工作的理論知識,經過長期培養訓練形成班級德育和班集體建設與管理的能力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學術地位、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職責的過程。然而在現實教育教學過程中,初任班主任面對班集體建設、家庭教育指導、家校溝通、特殊學生教育、學生學習、師生關系、與科任教師關系等一系列問題時往往還是表現得束手無策,即使盡力解決,結果也是不盡如人意。如果班主任職業生涯中缺少專業學習和專業研修,其工作只能處于低水平的機械重復狀態。初任班主任在實現班主任專業化道路上任重道遠。
三、中小學初任班主任勝任力提升的培訓策略
班主任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踐行者,在落實“雙減”政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初任班主任走專業發展道路的前提是必須經過專業的學習和專業的培訓。如果說師范生在校期間是專業學習的話,那么在擔任班主任后專業培訓必不可少。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班主任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成為“雙減”政策的宣傳者、落實者、推動者。初任班主任在當前“雙減”背景下實現自身專業成長,作為培訓機構必須不斷創新,探索新的培訓路徑,構建新的培訓體系,以適應當前不斷變化的師資隊伍建設要求。
培訓基于對學員的問卷調查和分析,以“今天,我怎樣做班主任”為主題,分設專題,包括“怎樣制定班集體建設目標”“怎樣填寫班主任工作手冊”“怎樣上班會課”“怎樣召開家長會”“怎樣進行班集體建設”等,圍繞提升學生管理能力、掌握家校溝通技巧、善于班級文化建設、模擬答辯教育情境四個環節展開設置。
1.提升學生管理能力
學生管理問題一向是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核心問題,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經調查統計,中小學階段學生管理問題主要體現在特殊學生管理、后進生管理兩個方面。初任班主任在學生管理方面經驗欠缺,對于班級突發事件應變能力不夠,經常導致處理結果不夠圓滿,明明用心處理,卻收效甚微。原因在哪里?有研究顯示,初任教師在對待學校工作、對待學生教育上存在情緒偽裝、情緒偏差和情緒失調三類困境,這些困境的存在必將對班主任的身份轉型產生不良影響。初任班主任沒有完全實現自身身份轉型勢必會在學生管理問題上面產生負面影響。作為培訓機構,在課程設置上可以邀請情緒管理、心理咨詢等領域的專家為初任班主任授課,讓其掌握一些特殊學生的心理輔導技巧,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有效提升心理輔導能力。初任班主任應當在專業理論指導下,根據班級的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實施教育與管理。另外還需要增加一些學生事件處理的科學與藝術方面的內容,讓初任班主任通過培訓后在對學生事件的處理上能夠做到游刃有余。
2.掌握家校溝通技巧
“互聯網+”時代的初任班主任要學會在繼承傳統做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家校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徑、新方法,提高家校合力育人的實效。有專家在提到家校合作策略中,建議進一步重視和加強家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強化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導培訓與實踐。家校溝通技巧的掌握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有效手段。學校與家庭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成為做好班主任的首要任務。初任班主任只有掌握家校溝通技巧,處理好和學生家長的關系,捋順家庭和學校兩者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關系,才能不斷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也為班主任工作創建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這也是實現家校合作育人的途徑之一。在培訓課程設計上,可以邀請家庭教育協會專家傳授理念,也可以邀請一線德育名師分享經驗。
3.善于班級文化建設
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當重視班級文化的創建,以此給學生創設一個積極、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有助于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初任班主任要把班級文化建設放在班級管理的首要位置,通過不同的方法將班級文化建設進行有效落實,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班級班會活動課程設計是實現班級文化建設的載體,初任班主任可以通過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技巧實現掌控班級全局的目標。在培訓課程設計上可以邀請一線優秀班主任介紹其班會活動課的開展模式和經驗。
4.模擬答辯教育情境
教育情境模擬是指班主任模擬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一系列環節,主要考察教師的心理素質、基本素養、教育智慧、語言表達和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師專業發展中具有很強的使用價值,即教學價值、科研價值、素養價值。教育情境模擬是班主任基本功比賽的重要一環。班主任基本功比賽已成為促進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助推器。初任班主任勝任力的提升直接反映在教育情境模擬過程中,它直接反映教師的基礎積累和基本技能水平。初任班主任經歷了理論熏陶、經驗分享之后,最后環節設置教育情境模擬。每個班分組進行情境模擬、頭腦風暴、上臺展示、專家點評。專家設置問題情境,讓學員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案例中,呈現教育情境,接受專家點評,學員從中獲得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高菊. 90后小學班主任勝任力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2]朱麗萍.助力新手班主任成長的頂層設計[J].江蘇教育,2018(47).
[3]王嘯.教育人學內涵探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1).
[4]黃正平.班主任基本功比賽:內容、特點與價值——以長三角地區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為例[J].教育科學研究,2016(09).
[5]齊學紅.“國培計劃”:推進班主任專業化的國家力量[J].教師發展研究,2020(03).
[6]田國秀,曾亞姣.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情緒困惑——基于情緒勞動視角的教育民族志考察[J].教師教育研究,2021,33.
[7]戴育紅.廣州市中小學家校合作現狀與對策研究——基于班主任問卷[J].教育導刊,2018(08).
[8]陸早才,趙憲宇.教育情境模擬處置題的設計與實施[J].上海教育科研,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