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浣麗
電影講述5個高中男生機緣巧合加入了學校意外組建的男子花樣游泳隊。5個人在克服教練意外事故、場地被搶奪、解散危機、訓練中屢次技術性失敗等等困難后,卻得知演出機會被取消了。隨后在整個團隊的通力合作下,他們展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男子花樣游泳表演,贏得現場喝彩,也實現了自我的超越。
影片中張偉、王子、陳銘涵、曲小東、高飛5人性格不同、喜好不同。一開始訓練,教練就意外落水,無法繼續指導他們,張偉因此被委以重托。在與游泳隊爭奪地盤時,看到高飛的優異表現,張偉心中產生了大大的疑問:“隊長,應該是他(高飛)那樣的吧?”確實,加入游泳隊是死黨曲小東慫恿的;平日里成績不好不壞,不像陳銘涵一樣科科優異;個人沒有什么突出的優點,不像高飛一樣有體育特長,魅力四射;這個隊長是教練隨意選的,自己也沒有王子一般的社交能力;連父母也嘲笑自己不可能當得好這個隊長,勸告自己退出訓練,專心學習。這一切好像都在暗示他:我平平無奇,憑什么當隊長?
青春期是發展自我同一性的階段,很多關于“我”的問題隨之而來。我們關注自己的外貌特征,也關注自我的能力發展和人格特質。我相信每個人都不愿意成為“普通”的人,但世界上大部分人恰恰都是平凡人。在張偉平凡的軀體里,閃耀著他渴望被看見、期待能突破自我的靈魂。在后空翻技術動作連續性失誤以后,教練故意用語言刺激他,“就你這樣還當隊長?你說你差成這個樣子,你有什么資格當隊長?”讓他回去想清楚。原本就不自信的張偉開始為自己加練,背著隊友們在訓練結束后繼續練習。因為內心的自卑和巨大的壓力,多次嘗試后依舊無法成功完成指定動作。在受到隊友高飛的攻擊時,他怒吼道:“我也想翻過去!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樣!”
看起來耀眼的高飛,其實也有內心的恐懼——拿到很多市區獎項,直通省體校,跑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績,卻依舊在省隊排不上名。于是他出現了趨避行為,不再接受比賽任務,故意讓自己受傷,用避免參加比賽的行為來掩蓋自己害怕失敗的內心。他認為如果自己是隊長,花游隊早就因為自己的害怕失敗而解散了。而張偉卻未曾逃避,而是努力地訓練,讓自己強大到名副其實。多少人在面對一兩次的失敗后,就放棄了自己,而張偉,卻在一次次的失敗后尋求新的突破,這難道不是努力的意義嗎?
青春期的我們非常容易陷入評價的漩渦中難以自拔,我們充滿疑惑,心生矛盾,既想一戰成名,又擔心自己能力不足,對周圍人的評價十分敏感。而現實中,我們很多人都像張偉一樣普通、平平無奇。但我們每個人都想成為閃耀的光,因為我們是充滿責任感的社會人,是不完美的但卻追求更好的自己,是渴望成功并且愿意為之付出努力的自己。如果因為質疑的眼光和失敗的經歷我們就輕言放棄,那再靚麗的日子也會變得黯淡無光。就像主題曲《普通》所寫的那樣,“哪怕是一場陣痛、一聲嘆息、一句嘲弄,再闖入茫茫人海中,做著平凡的夢。”在他人的評議面前,我們也要堅定追夢的信念。在平凡的日子里,去尋找不平凡的自己,是真正的英雄主義,也是青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