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納 沈旻倩 齊璐璐 馮穎

健康謠言:經常流清水鼻涕一定是感冒了,鼻涕多了咽下去也沒事
對于反復流清水鼻涕甚至伴有噴嚏、鼻癢,常于換季或聞到粉塵、花粉容易發生,但沒有咽痛、咳嗽等癥狀的,最常見的疾病是過敏性鼻炎。
反復流涕或者流黃膿涕,多見于過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和急慢性鼻竇炎,如果一直將鼻涕咽下去可能會反復刺激咽喉部,導致慢性咽炎、鼻后滴漏綜合癥和咳嗽的發生。因此,如果出現反復的鼻涕增多、倒流應及時就診,治療原發病。
健康謠言:都是鼻子不通氣,鼻炎與鼻竇炎就是一回事兒
鼻炎和鼻竇炎還真不是一回事。鼻炎和鼻竇炎同為黏膜的炎癥,但兩者的發病部位不一樣,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層的炎癥,而鼻竇炎是指鼻腔兩側鼻竇黏膜的化膿性炎癥;但兩者又有一定聯系,如感冒又稱急性鼻炎,當炎癥在鼻腔表現為鼻炎,在鼻竇則表現為鼻竇炎,同時兩者又常常同時發生,鼻炎時常會有輕度的鼻竇炎,鼻竇炎分泌物刺激鼻腔也會引起鼻炎。
健康謠言:耳屎要經常自行清理
耳屎學名叫做耵聹,是我們外耳道皮膚腺體的分泌產生,它能保護外耳道的皮膚組織。因為外耳道皮下就是軟骨,容易破損,所以適當的耵聹產生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另外,頻繁掏耳屎極易引起外耳道皮膚破損,出現炎癥。如耳屎沒有影響聽力,那么不需要經常掏,如果影響到聽力了請至正規醫院就診處理。
健康謠言:戴助聽器會使聽力越來越下降
如果按照正規流程選配和調試的助聽器一般不會引起聽力有很大的下降,這就像近視眼佩戴眼鏡一樣,要根據聽力在各個頻率上的下降情況進行精準調試,才能得到良好的輔助聽覺效果。
健康謠言:頭痛醫頭,耳鳴治耳
這是我們容易發生的誤區,其實很多鼻腔鼻竇的疾病也會引起頭痛,如急性篩竇炎、蝶竇炎、額竇炎及蝶竇真菌感染等。耳鳴是一個多因素的復雜疾病,除了內耳聽覺細胞的損傷外,大腦的血供不足、心理因素等都是引起耳鳴的原因。
健康謠言:潤喉含片是“糖”,可以多吃幾粒
潤喉含片是藥,不是糖。潤喉含片是能在口腔內溶解的藥片,為了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常常加入色素、糖等成分,導致人們覺得沒病時也可以當糖吃。其實含片不能當糖吃,經常含服會使黏膜血管收縮,黏膜干燥破損,導致潰瘍的形成。
健康謠言:咽痛多是感冒引起的,一般沒事
感冒引起的咽痛多為急性咽炎,通過休息、清淡飲食和適量服用感冒藥可以自行好轉,但是咽痛的原因還有很多,如常見的化膿性扁桃體炎和扁桃體周圍炎引起的咽痛,多為細菌感染,需要及時就醫使用抗生素,否則會引起局部膿腫形成,進而出現頸部膿腫的可能。另外,還有一種更要命的咽痛是由急性會厭炎引起的,我們聲門上的“蓋子”發生紅腫了,如不及時就診,腫脹持續進展遮蓋了聲門會引起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健康謠言:近視了,就不會得老花眼
老花眼,又稱為老視,是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晶體逐漸硬化、彈性減弱,睫狀肌的功能逐漸減低,從而眼的調節功能逐漸下降,出現閱讀等近距離工作困難。可見,無論近視與否,老視都會發生,一般于40~45歲開始。屈光狀態會影響老視癥狀出現的遲早,即遠視較早發生老視,近視較晚發生。而且近視度數可抵消一部分老視度數,給人以“近視不發生老花”的錯覺。
健康謠言:流鼻血了,一定要45度仰頭望天空
鼻出血時要避免頭后仰,防止血液流向鼻咽部,咽下過多血液會導致誤吸引起窒息,后期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出現嘔吐甚至應激性潰瘍。鼻出血時頭盡量前傾,將兩側鼻翼壓向鼻中隔起到壓迫止血,并可以冰敷出血側頸部促進血管收縮,并盡快至醫院就診。
健康謠言:兒童使用“鼻用激素”一定會產生不良反應
門診上常用的鼻用激素有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布地奈德鼻噴劑等,雖然此類藥物成分屬于激素,但本身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也是美國診療指南的推薦用藥,一般三歲以上的兒童使用都是比較安全的,不需要談激素色變。鼻用激素主要是局部吸收,全身吸收的濃度很低,全身副作用也很小,是安全性很高的治療方法,跟全身使用激素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建議根據醫生意見使用,個體化用藥。
健康謠言:乘飛機時耳朵悶、耳朵痛不是病
這是負責你耳內壓平衡的咽鼓管出了問題。當飛機在起飛和下降時艙內壓力改變,正常的咽鼓管功能可以調節耳內壓力平衡,不會出現耳悶、耳痛。當咽鼓管功能異常,如急性鼻炎、鼻咽炎導致的咽鼓管炎癥等發作時,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發生耳悶、耳痛,嚴重的還會引起中耳炎。如果這樣的癥狀頻繁發生,還要小心鼻咽部腫瘤的情況。
健康謠言:耳流液就是中耳炎
很多人認為耳朵流膿就一定是中耳炎,其實還有很多疾病也會引起耳朵流膿,如外耳道濕疹、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炎等。所以,出現耳流膿不要急著自己滴藥水,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針對性治療。
健康謠言:遠視,就能看得更遠
當外界的平行光線經眼的屈光系統后恰好在視網膜黃斑中心凹聚焦,這種屈光狀態稱為正視,即視物最清晰。而當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后聚焦在視網膜之后,即為遠視。所以遠視患者視遠不清晰,視近更不清晰。當遠視度數較低時,患者可以通過調節力增加眼的屈光力,使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獲得清晰的圖像。但由于頻繁過度使用調節,遠視者視疲勞癥狀會比較明顯。遠視可通過凸透鏡矯正。
健康謠言:鹽水洗眼能抗炎消毒
鹽水洗眼不能起到抗炎消毒的作用。生理鹽水(0.9%氯化鈉)沖洗結膜囊可以清除分泌物及結膜囊異物,緩解眼部不適,但無消炎作用。結膜炎仍需根據病因,對因、對癥治療。自配鹽水的濃度不合適、易細菌滋生等,不但不能抗炎消毒,甚至會帶來眼部疾病,須慎用。
健康謠言:眼睛紅就一定是紅眼病
通常所說的“紅眼病”指急性卡他性結膜炎,具有傳染性,“眼睛紅”是其比較具有特征的臨床表現之一。但“眼睛紅”是很多眼部疾病的臨床表現,包括結膜炎(包括過敏性結膜炎)、角膜炎、虹膜炎、鞏膜炎、球結膜下出血、青光眼等。眼睛紅、不適需至正規醫院眼科檢查,明確診斷,對癥、對因治療。
健康謠言:紅眼病看一眼就會被傳染
通常所說的“紅眼病”指急性卡他性結膜炎,具有傳染性,傳播途徑為接觸傳播。所以“看一眼”并不會傳染紅眼病。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洗臉盆、化妝品等,可避免傳染,防止疾病流行。
健康謠言:“網紅”眼藥水可以長期使用
“網紅”眼藥水的成分主要有維生素類、縮血管藥物、抗過敏類藥物、縮瞳劑等。縮血管藥物改善結膜充血的癥狀,抗過敏藥物可以止癢,縮瞳劑使視力暫時提高。短期使用可以改善眼部不適,但大部分眼藥水中含有防腐劑。長期使用,防腐劑會造成眼表損害,加重眼部不適。使用眼藥水前可以查看眼藥水成分,大多數眼藥水含防腐劑,長期使用均會造成眼表損害,所以最好遵醫囑使用眼藥水。
健康謠言:點眼藥水,點得越多,效果越好
人結膜囊的最大容積為20 mL,而1滴眼藥水約為30~40 mL。所以,只有半滴眼藥水可以進入眼部,使用眼藥水時,一次1滴足矣。眼藥水在結膜囊內每 min約排出15%,也就是需要5~6 min才能基本排出。所以,需要一次同時點用多種眼藥水時,為了使每個眼藥水都充分發揮作用,不同眼藥水之間需間隔5 min以上。
健康謠言:愛眼護眼,做做眼保健操就好了
眼保健操是愛眼護眼的措施之一,但愛眼護眼遠不止眼保健操。近距離用眼時,需注意合理的環境光線、正確的用眼姿勢、控制用眼時間等。青少年防控近視更需要保證戶外活動時間,合理飲食等。長期使用眼藥水(抗生素眼藥水、人工淚眼等)并不是愛眼護眼的措施,大多數眼藥水中含有防腐劑,長期使用含防腐劑的眼藥水會造成眼表損傷。
健康謠言:白內障只有年紀大了才會得
白內障分很多類型,最常見的為老年性白內障,多見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其發病率升高。但是其他白內障類型還包括先天性白內障、并發性白內障、代謝性白內障、藥物性白內障、外傷性白內障等。除先天性白內障,其余類型的白內障與年齡關系不大。眼部外傷、眼部手術、眼部疾病、高度近視、糖尿病、藥物使用等都可能加速白內障的發展。如有單眼或雙眼視力漸進性下降,需至正規醫院眼科檢查。
健康謠言:眼壓不高就不會是青光眼
有一種青光眼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即眼壓在正常范圍內,卻發生了視神經的損傷。高危因素包括高度近視、血壓異常(低血壓等)、血流動力學危象(如失血、休克等)、血液流變學改變(如高血粘度等)、自身免疫疾病、周圍血管痙攣等。定期做眼睛體檢很重要,可及時發現眼部病變,包括早期白內障、視神經損傷、眼底病變等。有利于許多眼部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時也能對某些全身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提供線索。
健康謠言: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干眼癥
干眼的高危因素不單單為老齡,其他還包括女性、高海拔、糖尿病、翼狀胬肉、空氣污染、眼藥水濫用、使用視頻終端、角膜屈光手術、過敏性眼病和部分全身性疾病等。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兒童患上干眼癥,使用電子產品需注意用眼衛生,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