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明確提出“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在培養人的思維力、創造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課標提倡評價不能只是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的能力和素養。因此,試卷的命制要以核心素養為方向,以促進學生終身學習和符合社會發展為價值取向,提高試卷命制的指向性和實效性[1]。
一、試卷命制現狀
通常參加試題命制的教師都是從模仿和改編試題開始的,經過一番精雕細琢、反復推敲、一改再改,最后才變成一份試卷,不可否認這是方便快捷的好方法。但是想要一份質量較高的試卷就要保證信度、效度都要高,還要考慮試卷難度具有層次性并滿足一定的知識覆蓋率。這就需要命題人熟知試卷命制的目的、原則和依據,準確把握試卷命制的各項指標,這樣一份試卷的命制才有實效性。
二、明確考試目標,制訂命題規劃
根據考試大綱和教學目標,依據考試范圍和命題原則,制訂命題方案、設定具體計劃和雙向細目表(知識點、題型、題量、難度、要求),確定考查的重難點及其分配比例。
要考查哪些知識點必須根據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的要求和標準。命制試卷時要考慮知識點的均衡分配,不能出現同個知識點重復考查。因此,雙向細目表的編制顯得至關重要,列出要考查哪個知識點到什么樣的層次,設計什么題型,這樣能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地復習,也方便測試后的試卷講解,從而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試卷命制時體現“三新”,即材料新、情境新、問題新,不宜出現學生所熟悉的題材,防止出現“題海”戰術的不好風氣。
命制題目時應根據命題條件,抓住命題內容,切合命題實際,嚴選命題來源。題設素材不限來源,但要符合實際的學情和教情。出完一道試題,最好自己做一遍或在試卷命制完成后請他人模擬做題以檢查錯誤及時糾正,同時進行難易度測驗、估測分數等。在考試結束后及時進行質量分析,明確每一道命題的考查目的,分析考查結果的得與失,指出出現問題的原因,才能改進教學。
三、試題編制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貼近生活實際,感受情境再現
1.尋找熟悉場景
結合乘坐動車的真實情境,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提取有用信息,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僅考查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讀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2],而且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例1.明明和媽媽周末乘坐動車回老家辦事,16點39分發車,因天氣原因晚點30分鐘出發,動車什么時間出發?
2.創設真實情境
“五項管理”的落地減輕了家長和學生的學習負擔及壓力,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實事件,讓學生感受到國家的關心與關注,同時也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例2.基于“五項管理”的出臺,全國中小學普遍推遲了上課時間,其中明確規定小學生上課時間應不早于8時20分,相比于之前的8時,推遲了多長時間上課?
(二)關注綜合能力,重視素養考查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深度學習、核心素養”這些熱詞對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行為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多學科融合慢慢成為教學新常態。數學教學也力求打破學科邊界,和其他學科相互滲透、交叉融合,最大限度地體現知識的整體性,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滲透人文關懷,凸顯立德樹人
在試卷命制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社會、愛人民等教育,重視學生的習慣養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例3.浙江杭州將在2022年舉辦第19屆亞運會,其核心區域占地1543700平方米,約合? ? ?公頃,建筑總面積約是272萬平方米,改寫成用平方米作單位的數是? ? ?平方米。
(四)創設開放性試題,關注數學核心素養
解答就是學生根據試題的背景、信息,分析數量關系形成自己的理解再做出答案。但常規的數學題讓人感覺就是列算式,如果解答方式不局限于列算式,而是提倡通過不同方法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過程,這樣開放式的解答方式將收獲不一樣的個性化解答。學生更愿意積極思考,進而發散學生思維。
“雙減”背景下如何設計命題,落實核心素養始終是學生、家長關注的焦點之一。只要命題者在命制過程中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理解是否透徹,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思考,發展關鍵能力和提升核心素養,相信這樣的命題評價是全面、準確的,并具有導向性,能將數學學習引向深度,讓數學深度學習真正發生。
參考文獻:
[1]劉道萬.素養立意:小學數學試卷命制的范式轉型[J].新課程,2020(40).
[2]謝小琴.初中教學測驗改革現狀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彭惠玲(1990—),女,福建廈門人,于2018年9月入職廈門市翔安區金海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