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消防安全的重視度也日漸提高,但是相對于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我國人民對于基礎消防設施的總需求遠遠高于當今社會上基礎消防設施的總供給,關于消防方面的零售產品明顯在市面上供不應求,而且消防管理機制的建設與消防設施的安裝方面還是相對薄弱,消防安全的管理人員專業素養有待提高。自從國家消防安全工作被歸納到應急管理部后,就意味著我國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所以為我國消防執法提出建議和監督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消防監督執法;消防執法改革;消防管理措施;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消防安全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聯系十分密切,所以消防部門做好基礎的消防管理并完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至關重要。從目前來看,我國消防工作制度的改革,使其背后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也逐漸被修改完善,但是根據實踐經驗來看,我國目前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下面將對目前的消防執法工作所存在的問題加以闡述,并提出一定的改進完善建議,希望可以進一步明確消防安全問題中的各方面職責并推動我國消防事業不斷前進。
一、當前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消防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雙隨機、一公開”系統單位庫有待完善
目前“雙隨機、一公開”系統的單位庫是從消防監督管理系統的單位庫直接導入并建立的。而消防監督管理系統中的一般單位存在數量龐大、信息不實、情況不詳等問題。例如大型商業綜合體中的小商鋪也都在數據庫中,其中一些商鋪早就搬遷、關門,但是系統依然會隨機抽取這些單位作為檢查對象,導致監督人員撲空。此外,單位庫中各單位的類型、規模、火災危險性差別很大,如果按照相同的概率隨機抽取,雖然公平公正但不一定科學合理。
2.隨機抽取單位分布不合理,影響工作效率
“雙隨機、一公開”消防監管信息系統對監督執法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分配,雖然體現了隨機原則,但也出現在同一片區域的幾家單位分別由不同的監督員檢查,或同一監督員被分派到轄區各個角落的檢查單位的情況。對于一些轄區面積及跨度較大的地區,路途耗費的時間較多,執法工作效率易受影響。
3.監督員工作責任心有所下降
過去監督員分片包干,一旦發生較大火災事故,監督員往往會成為被追責的對象。因此監督員基本能夠履行監管責任,熟悉轄區單位基本情況,長期跟蹤督改轄區內的重大火災隱患。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模式后,部分監督員對重點單位的日常監管有所弱化,認為反正不是自己檢查的,即使出了問題也不會追究自己的責任。此外,開展“雙隨機”檢查后,監督員對檢查對象的歷史情況并不了解,僅靠檢查前查閱歷史資料和現場一兩個小時的檢查很難全面掌握單位消防管理的實際情況,對消防設施的監督檢查疏于表面,并沒有對單位管理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展開深入追究,增加了火災事故的發生概率。
(二)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亟待提高
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已經不再拘泥于過去的傳統模式,消防安全法律法規的完善成為促使消防監督執法更加正規化、專業化的重要基礎。首先,盡管消防安全管理監督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是目前我國的消防安全管理執法工作效率依舊未得到有效提高,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更不能滿足人們日常的生活生產需求。其次,消防監督人員流動較為頻繁,導致整個消防監督團隊的工作狀態不穩定,相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也未能滿足工作需求。再次,消防安全行業對于法律、化工、建筑甚至水電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極大,但是這一空缺又遲遲不能填補到位,就導致消防監督團隊在進行執法監督工作時對于那些需要高技術手段高技術含量的工作難以勝任,專業不對口導致工作人員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的工作。最后,消防監督執法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能采取公平公正客觀的執法手段,這是由于我國目前制定的有關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規未能很好地框定消防執法人員的工作職責,導致消防監督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態度較為隨意,仲裁權過于自由,在不同的人為因素、環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的影響下,執法人員會做出有失公正的判斷,最終使得消防監督機構與被檢查單位互相不信任,工作配合度降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消防監督機構的信譽度造成嚴重損害,使未來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不能順利進行。
(三)對已告知承諾的公眾聚集場所后續管理存在問題
為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和消防執法改革,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市場主體創新活力,消防部門正式實施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告知承諾制。雖然這項制度使得整個商業環境得到一定優化,也基本解決了部門商戶難以開店的問題,但是這些經營者對于消防安全知識理解不夠透徹,各個場所的實際營業情況、設施情況也不盡相同。由于新型制度要求公眾聚集場所辦理消防安全檢查手續,所以按照消防標準對營業場所進行建設和裝修也成為經營者所面臨的一個大難題,如果裝修完畢后消防監督部門進行抽查時檢查出問題,再按照建議拆卸重修難度就會很大,而且部分場所由于一些特殊情況,也很難按照消防標準進行合格的建設裝修。
(四)住建部門與消防部門的工作協調機制不夠健全
自建設工程審批工作移交住建部門以來,由于智能劃轉,目前存在許多未經審核備案擅自施工的現象,特別是裝修工程尤為突出。建設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住建部門無力進行消防安全方面的監管,導致在工程建設施工中存在大量的先天性火災隱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修訂以后,住建部門與消防部門未形成信息互通機制,消防部門對住建部門新審批通過的單位數量和情況沒有全面掌握。同時,通過住建部門審核驗收的建設工程也沒有及時向消防部門或者公安部門移交,存在建筑工程失控漏管的可能性。
二、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改進措施
(一)進一步修改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督機制
目前,“雙隨機、一公開”的消防監督機制雖然從本意上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由于實際操作有一定的難度,導致這一機制在實踐過程中不能完全發揮作用,所以應該針對這一系統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及時加以調整改進,比如消防救援機構應積極與公安、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建立數庫共享機制,構建消防監管信息大數據平臺,對行業、系統及區域的火災風險進行預控和預警。消防大數據平臺還應結合重點消防安全單位戶籍化管理系統,針對單位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和生產經營合法性、日常落實消防管理、火災的發生、受到的行政處罰等情況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此外,還應健全完善“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規則。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消防監督檢查規定》規定街道及公安派出所對一般單位依舊負有監督檢查的職責,應合理制定一般單位的抽查比例,避免抽查過多的一般單位增加消防救援機構監督執法人員的工作負擔。也要對該機制的抽查系統進行重新設計,使其可以隨機抽取不同單位,避免造成一個單位被反復多次抽查的局面。
(二)全面提高消防監督執法人員的專業水平
我國消防監督執法工作效率常年無法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執法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夠,職業素養不高。為了順應當今時代發展的趨勢以及消防安全行業所追求的專業化、高水平化和技術化,消防部門必須抓緊提升消防監督執法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消防安全工作的質量取決于執法人員的職業素養,在要求各部門人員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之外,也應該利用工作之余去學習有關知識,彌補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消防部門也應該采取更多措施,比如加大對執法人員消防知識的培訓力度,及時督促執法人員根據工作內容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熟悉該職業的具體業務,還可以定期開展知識交流會,讓專業知識儲備較多的執法人員在會議上傳授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學習方法,并及時對執法人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進一步提高大家的學習效率。
(三)在公眾聚集場所設立消防安全服務問詢臺
在各個公眾聚集場所實行告知承諾管理機制的同時,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將消防安全相關知識印刷成冊,在確保內容豐富全面的同時,語言也要盡量通俗易懂,保證大家都能容易理解并掌握這些內容。還可以建立一些消防安全服務問詢臺,使公眾聚集場所的商戶在建設裝修營業場所時有問題就可以及時咨詢,并做出改進措施,避免后期檢查不合格出現大面積拆修重裝的難題。
(四)建立一套完備的信息共享體系
消防審驗職能移交住建部門后,消防安全源頭監管的主動權從消防部門剝離,如何通過嚴格的事中、事后監管來倒逼源頭監管責任的落實,需要相關人員深入思考和積極應對;為了和住建部門的配合更加完善,便于消防執法工作的順利進行,應該制定一套完善的協作方案,將各個部門的職責以及工作內容加以明確,并利用當今社會發達的互聯網技術對不同部門以及行業的信息進行歸納整理,使其能夠更加便捷地進行信息共享,為未來消防安全管理系統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消防執法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由于不能適應新的體系,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消防部門應對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不斷加以完善和改進,將消防監督的職責落實到每一處,促進我國消防安全行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小璇.淺談深化消防執法改革背景下消防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化工,2020(03):127-129.
[2]徐志強.淺談如何加強當前消防監督執法工作[J].江西化工,2019(03):234-235.
[3]陳家鋒.淺析當前消防監督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與創新,2017(02):83.
[4]何正勇,劉平.新時期消防監督執法存在不足地方及改進[J].低碳世界,2019,09(08):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