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尕芳
在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游戲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教育模式,是指教師利用多樣化的體育游戲策略來完善教育過程,使學生在有效參與游戲的同時,達到增強身體素質、培養體育素養的目的。近幾年,隨著現代教育模式的變革,體育游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逐漸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不容忽視。
一、體育游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在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體育游戲教學可以顯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是因為體育游戲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教師在營造對抗性等多種游戲環境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有序參與其中,并通過游戲結果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保證教育目標實現。
例如,在“正步走”訓練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比賽的方法創設游戲場景,將全班學生平均分為若干個小組之后,教師選擇小組內正步走姿勢最標準的學生為組長,帶領本小組學生練習正步走。在為每個小組學生提供約20分鐘的練習時間后,再通過小組比賽的方法,分別從正步走姿勢、口號等幾方面進行評價。為強化游戲效果,體育教師在比賽期間可以引入“懲罰”機制,例如,評分較低的小組學生需要為全班級同學獻歌一曲等。在游戲開始后,教師為每個小組學生的正步走錄制視頻,并在下課之前選出游戲比賽的“勝利者”;而對于正步走比賽游戲中表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練習前后的對比視頻,通過視頻讓學生發現自己在正步走訓練下獲得的提升,最終形成自信心。
從教學效果來看,教師通過游戲比賽的方法選出游戲的勝利者,對于正步走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而言很容易形成自信心;而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感受到自己體育水平的進步后也可以樹立自信心,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
二、體育游戲可以緩解不良情緒
體育游戲在本質上屬于游戲與體育鍛煉的結合體,而在中小學教學階段,雖然學生未面臨高考的升學負擔,但是學生的不良情緒問題依然不容忽視,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適當運用體育游戲,可以將該教育模式作為舒緩不良情緒的一種重要手段。
例如,在體育游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兩人傳三球”的游戲,即將學生劃分為兩兩一組,學生相隔2~3米,面對面站立,兩人用3個球做原地的單手體側傳接球,要讓球不停運轉到規定時間,累加其傳球次數,次數多的組勝。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詳細的游戲規則,例如,三個球要保持運轉,不能有明顯的停頓等。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因為大部分學生并不具備籃球游戲經驗,所以在游戲中經常出現抓不到球、傳球不到位等情況,游戲表現不理想,使全班級同學哄堂大笑,游戲中充滿了歡聲笑語。或者教師也可以舉辦“兩人三足”游戲活動,在將兩名身高、體型相差無幾的學生組成小組后,將一人左腿與另一人的右腿用繩子綁上,在起點處開始出發,至對面標志處折回,返回至起點處,通過比賽的方法記錄每組學生完成運動的時間。在該游戲環節,部分學生因為配合效果差發生摔倒、踩腳等情況,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從教學效果來看,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游戲充分完善了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開心、快樂,可以降低學習壓力所帶來的不良情緒,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體育游戲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
目前中小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差的問題不容忽視,從心理健康的視角來看,團隊合作精神被認為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育教師重點關注的學生素養。在教學環節,教師可以依托多樣化的游戲模式來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養成主動團結同學的好習慣,提高綜合素養。
例如,在體育游戲中,教師可以引入“聽數抱團”游戲,要求學生在球場內跑動,教師隨機喊出一個數字,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按照數字抱團,在規定時間內未抱團或者成團后學生數量不正確的被淘汰。另外,體育游戲“網魚”也是一種常見的游戲,可將學校的籃球場作為“魚塘”,選擇若干名學生為“漁網”,其他同學為“魚”,“漁網”需要手拉手在魚塘內捕魚,被圍住的“魚”則又與漁夫手拉手去捕捉其他的魚,直至將所有的魚捉完。在上述游戲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游戲模式來增強團隊精神,在游戲中促使學生通過合作來取得游戲的勝利。這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在游戲開展之后,可以讓學生在潛意識中發現團隊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優勢,最終全面強化團隊合作意識和水平。
四、結語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合理運用體育游戲已經成為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因此,為強化體育游戲教學效果,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嚴格把握體育游戲的細節,并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完善教學流程,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最終達到預期教育目的。